反彈,乏力?A股探底機構覆盤來了

從2796到2838點,上漲1.50%。

這是本週(2020-4-13至17日)A股市場的走勢。

從3月19日的外圍衝擊下的最低點2647點,到4月17日2838點,上漲7.21%。

這是A股在最近一個月的表現,緩慢抬升,但過程反反覆覆。

一言以蔽之,最近一週,乃至最近一個月以來,A股震盪反彈,大盤展開了築底反彈的攻勢,市場反彈的趨勢逐步確立,但上攻仍乏力

在此階段,政策的重心和市場的投資邏輯已有所轉變。有機構受訪時認為,長線資金可買進,短線資金也無需過度擔憂。機構建議重點包括基建、消費、科技等領域。

A股探底反彈了?

今年以來,市場的波動主要由疫情發展為主導。

回顧第一季度,年初的市場風格延續了2019年下半年的科技成長脈絡,以5G產業鏈、新能源汽車、自主可控為三條主線。

2月3日春節後第一個交易日,A股大跌7.73%,隨後大幅上漲至2 月底,市場出現了第一個拐點。由於海外疫情蔓延,疊加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外圍股市巨震,美股10天4次熔斷,但在3月底至4月初,隨著各國大規模的貨幣和財政刺激計劃,海外流動性危機緩解,海內外市場開始逐步反彈。

目前國內全面復工復產,經濟在緩慢恢復,資本市場也正處於緩慢修復進程中。

總體來看,今年以來,A股已經兩次探明底部:

一次是2月4日中國疫情底2685,一次是3月19日全球流動性底2647。

此後,疫情衝擊下,全球金融市場風險偏好回升緩慢且反覆。這導致3月以來A股為上攻乏力,延續著慢長而反覆的震盪反彈。

值得一提的是4月1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2020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國內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前值增6%。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降15.8%,前值降20.5%。1-3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84145億元,同比下降16.1%,降幅較1-2月份收窄8.4個百分點(1-2月為降24.5%)。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下降1.1%,降幅比1-2月份收窄12.4個百分點。

一季度GDP數據不佳,已在市場預期之中,但是GDP越差越會增加逆週期調節的預期,靴子落地,疊加外圍市場逐步企穩反彈的提振,4月17日(週五)當天,大盤放量上攻,上演了一出利空出盡是利好的行情,三大股指悉數上漲,A股反彈的趨勢進一步得到了確認。

國信證券指出,過去一個月,市場主要關注的實際上並不是短期一個季度或者兩個季度的現金流衝擊,而是相對中期現金流穩定的品種。這種邏輯下,典型的就是醫藥和必需消費品板塊領漲,過去一個月,這兩個板塊的漲幅分別為14.1%和13.8%。

配置什麼?

接下來,投資的邏輯已改變,該怎麼配置資產?

“展望二季度,如果政策的重心從貨幣寬鬆轉向了財政刺激,那麼市場的投資邏輯也有可能會從‘分母端’轉向‘分子端’,即有可能從尋找極低利率下的盈利相對穩定品種,轉向尋找財政刺激下有景氣度大幅好轉的品種。”國信證券認為,

國信證券指出,在2020 年,後續財政政策將發揮積極的作用,考慮到目前房地產政策的特殊情況,基建、新能源車、5G 手機等非常有可能是廣義財政政策的重點方向。

博時基金建議,A股結構配置考慮兩條線索:一是受疫情影響較小或者受益於政策且業績較確定的行業,如必需消費、農林牧漁、醫藥、汽車、通信、基建產業鏈等;二是選擇低估值、高股息的防守行業,如電力、金融等。

海富通公募權益投資部總監周雪軍表示,配置上,可以重點關注逆週期調節政策對悲觀預期的修復,以及業績確定性更強的標的。在基本面上重點把握三點:

(1)內需,屆時逆週期調節相關的基建、地產均有望出現階段性表現,迴避外需相關標的。

(2)關注未來基本面確定性強的細分行業,包括醫藥和食品飲料等必需消費領域。但醫藥板塊估值目前偏高,需注意擇股和空間問題。食品旅遊等目前位於低位,但預計隨著經濟活動和居民消費能力的恢復,後期會逐步回溫,可以適當關注。

(3)科技成長板塊,較前期高點跌幅高達30%的情況下,目前股價已處於相對低位,但科技創新還是長期的發展方向。在海外疫情控制住之後,若後期風險偏好回升,可適當關注電子、半導體。

光大證券認為,當前A股市場估值所隱含的增速預期已低於經濟的長期潛在增長率,建議長線資金可繼續買進,短線資金也無需過度擔憂。

光大證券建議,配置上:

(1)繼續關注逆週期抓手的純內需標的,包括新老基建、汽車和地產;

(2)“數據強”出現之前,基本面確定性強醫藥和食品飲料等必需消費領域仍可關注。

(3)如果歐美經濟二季度出現休克,從供應鏈的角度,關注汽車等交運設備、化學化工、醫藥醫療設備、航空航天以及農產品領域補空缺可能。

(4)10年期國債利率較低,適當關注高股息板塊。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