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武續寫《紅樓夢》,何罪之有?


作家劉心武舉七年之功,根據各類探佚成果和豐富的想象力,續寫了《紅樓夢》後二十八回。一石激起千層浪,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輿論大譁,各種聲音競相對壘,褒貶執詞涇渭分明,怎一個熱鬧了得!有人據此表示“十分期待”,也有人稱其為“譁眾取寵”。有人斷言“此舉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但也有人唾罵曰‘欺世盜名’。筆者在網上查了一下,這些褒獎和撻伐的聲音中,前者多是一些紅學愛好者和普通讀者,而後者大多是一些紅學家和權威的專業研究者。比如一位復旦大學的某權威學者就在其微博中稱“劉心武利用百家講壇這樣的強勢媒體,推廣其獨家妄言,影響極大。今又借勢發力,索性直接對原作動手了。未來之紅樓閱讀,必將打上濃厚的劉氏印記和氣味。黃鐘譭棄,瓦釜雷鳴,我等唯有捶胸而已。”這種聲音聽來似有一種悲壯之慨,給人的感覺好像劉心武續寫《紅樓夢》是一種大逆不道,是一種罪孽深重之舉。

果真有這樣嚴重麼? 作為一名普通的紅學愛好者,我要問,劉心武續寫《紅樓夢》何“罪”之有?其實, 兩百多年來,在坊間,有此宏願和心計者,豈止劉心武。自清乾隆以來,不少文人騷客都嘗試過續寫《紅樓夢》,但因功力不濟,無法與曹雪芹前八十回相媲美,因而這些續作難免有狗尾續貂之嫌。據記載,有關《紅樓夢》的續本名目,僅清代和民國時期的《紅樓夢》續作就有近100種。所續回目數量不等,內容五花八門,質量良莠不齊。其中續寫者之一的高鶚的40回續書,頗受坊間好評,因而得以認同而流傳開來,這便是流行至今的120回的《紅樓夢》通行版本。劉心武敢於“離經叛道”捉筆續寫,我看並非是一些正統紅學家所說的,其探佚的路數是“誤導”和“草率”。自2005年在央視《百家講壇》開講《紅樓夢》起,劉心武就踏上了他的“揭紅之旅”。在2006年出版的《劉心武揭秘古本〈紅樓夢〉》一書中,他就曾表示過,高鶚所續寫的《紅樓夢》後四十回內容和原著精神不符,並稱曹雪芹《紅樓夢》全本不是一百二十回,而是一百零八回,他打算重新續寫後二十八回。此後,劉心武便經過了七年的時間磨礪,這該需要怎樣的堅韌和執著!我曾認真讀過劉心武的《紅樓夢》續本。應該看到,作為一名頗具影響的作家,他的結構駕馭能力和語言功底都是不錯的,筆者在這裡試將劉心武續寫的新回目貼出來,由此可見一斑:八十一回 中山狼吞噬薄命女河東獅吼斷無運魂 九十五回 玻璃大圍屏釀和番 臘油凍佛手埋奇禍八十二回 謠諑四起官中大亂 封園閉戶膽戰心驚 九十六回潢海鐵網山虎兕搏檣林智通寺香魂斷 八十三回 史太君無奈大廈傾 金鴛鴦有志寧玉碎 九十七回 寧國府舊賬成首罪 榮國府新咎遭抄揀八十四回 平安州事發不太平 灑淚亭鶴唳難灑淚 九十八回 月落烏啼寒霜滿天 食盡鳥泣奔騰流散八十五回 暖畫破碎藕榭削髮 冷月盪漾絳珠歸天 九十九回 良兒誤竊真相大白 鳳姐掃雪痛心疾首八十六回 勉為其難二寶成婚 似曾相識枕霞出閣 一百回 獄神廟茜雪慰寶玉 攏翠庵賈芸感詩仙八十七回 椿靈抗旨遠走高飛 司棋殉情殃及池魚 百零一回巧姐兒遭騙臨絕地劉姥姥報恩如湧泉八十八回 薛寶釵藉詞含諷諫 王熙鳳知命強英雄 百零二回 傅秋芳妙計賺令牌 紅衣女巧言阻金榮八十九回 貪高位雨村昧良知 顧大局襲人舍聲名 百零三回 靚兒棄前嫌護靈柩 卍兒釋新怨守絕密九十回 蔣玉菡偏虎頭蛇尾 花襲人確有始有終 百零四回 哭向金陵鳳姐命斷 疾走江南寶玉神昏九十一回 霰寶玉晨往五臺山 雪寶釵夜成十獨吟 百零五回瓜州渡口妙玉獻身金山寺下悍王殞命九十二回 甄寶玉送回賈寶玉 甄士隱默退賈雨村 百零六回 空茫大地中秋詩否 白首雙星能聚幾時九十三回 衛若蘭射圃惜麒麟 柳湘蓮拭劍賞梅瓶 百零七回飢怡紅寒冬噎酸齏病枕霞雪夜圍破氈 九十四回 蘅蕪君化蝶遺冷香 枕霞友望川留餘憾 百零八回 神瑛頓悟懸崖撒手石歸山下情榜儼然

從這些回目來看,劉心武的研究是花費了心血也是有所創見的。不管日後如何對此評說,至少可以說他是嚴肅而真誠的。從這些回目可以看出,劉心武的後二十八回與高鶚的後四十回內容完全不同,其幾位主要人物的命運也迥異。例如賈寶玉在高鶚後四十回最終的命運是出家,而劉心武版的則是回到赤瑕宮,恢復神瑛侍者身份;黛玉的命運呢,她不是在寶釵成親之日病逝瀟湘館,而是在中秋之夜沉湖自盡;寶釵也不是獨守空房抱憾終生,而是染病後抑鬱而終。其他如王熙鳳、迎春等人物的命運也都與高鶚版大相徑庭。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支持劉心武寫紅樓續集不是說他寫得有多好,而是每個人都有寫作的權利。憑什麼這個權利就一定是紅學家的?即或寫出來是狗尾續貂也沒什麼,何況還不一定呢。”的確如此。寫作,是一個作家的權利,作品的譭譽,是人們的評說。對於任何一種文化現象,我們都應抱理性的態度給於寬容。時下,我們看得慣那麼多浮躁、粗淺、媚俗、卑劣的亂七八糟的汙穢品,怎麼就不能容忍一些高雅文化中雖不無瑕疵卻富於勇氣的藝術行為呢?我覺得,紅學家大可不必擔心因劉心武續寫了《紅樓夢 》,就可能會砸掉誰的飯碗,我們普通讀者也不必因劉心武續寫了《紅樓夢》而歡欣鼓舞。總之,狗尾續貂也罷,可與高顎比肩也罷,一團亂糟也罷,都不要緊的。我們應該有一個平常心就好,就像年年的春晚一樣,你可以把它當一回事,也可以不把它當一回事,不就得了。對待劉心武續寫的《紅樓夢》,人們既不要過分地苛責,也不要盲目地吹捧。藝術的評價沒有絕對標準,見仁見智,褒貶迥異,一百個觀眾就有一百個心目中的《紅樓夢》,對吧?

作者鍾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