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起,將加大農村巡查力度,村委幹部這些行為,村民可直接反映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這句話是對基層幹部工作的形象比喻,如果把各有關部門對農村工作的各項政策和要求比作千條線,那基層幹部就是那個穿針引線的人。

4月起,將加大農村巡查力度,村委幹部這些行為,村民可直接反映

村幹部是鄉村村務管理者和農民致富帶頭人,處在最基層、最末端。因此,村幹部的工作不僅非常繁重,也是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但同時,村幹部也因此擁有了不小的權力。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各項農業補貼、土地徵收、宅基地分配等事項的增多,農民的切身利益便在無形中與村幹部掛上了鉤。

因此,村幹部的作風至關重要。這些年,由於一些村幹部以權謀私、優親厚友,甚至出現了不少“蠅貪”現象,導致部分農民朋友對某些村幹部不信任,心有怨言和意見,進而直接影響到農村工作的開展。

4月起,將加大農村巡查力度,村委幹部這些行為,村民可直接反映

因此,為了有效治理農民身邊的微腐敗現象,國家一直在不斷加大對村幹部的監管力度。如這兩年大力開展的農村基層巡察工作,就是為了進一步規範農村基層幹部權力運行,規範農村“三資”管理,促進基層幹部轉變作風、廉潔自律。

在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特別強調指出,要進一步加大農村基層巡察工作力度。如果村民發現村幹部有以下4種行為,可以直接向巡察組反映。

4月起,將加大農村巡查力度,村委幹部這些行為,村民可直接反映

1、集體資產管理不善

什麼是農村集體資產?主要是指包括集體土地、山林、草地等資源性資產,以及村辦企業、學校、集體資金等固定和流動性資產。這些集體資產不是某個人的私有資產,而是屬於全體村民。

因此,如果村民有發現村幹部在管理集體資產的過程中存在徇私舞弊、佔為己有,或巧立名目、從中獲取利益,又或者因管理不善造成資產流失等,都可以向上反映。

2、侵佔截留各類補助補貼

近年來,國家對“三農”問題越來越重視、投入也在不斷加大,針對農業、農民的補貼就不斷增多了。但是由於大多數的補貼、補助等還需經過村幹部,這就讓一些作風不正派的人動起了歪腦筋。

他們不按規定和標準將這些補貼、補助發放給農民,而是侵佔截留作為村務費用,甚至通過虛報冒領、隱瞞等方式據為己有。隨著城鎮化的推行,會徵收一些農村土地,也有一些村幹部對徵收補償款壓住不發或侵佔截留的情況。

3、在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認定上報以謀私權

自國家開展扶貧工作以來,農村就成為扶貧攻堅的主戰場。

而關於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的認定都有嚴格的標準,力求做到公平公正。

但是,在具體的認定過程中,村幹部不可避免地成為重要一環。

4月起,將加大農村巡查力度,村委幹部這些行為,村民可直接反映

因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平時可以享受到一系列關於生活、養老、醫療等方面的專項補助政策。

但很多好的政策在村幹部手中直接被幹預攔截了。

所以,即日起加大農村村委監督巡查很有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