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疫情下經濟增長預期

消費長期穩定增長

首先,消費已經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絕對主力,無論是消費佔GDP的比重,還是消費貢獻的GDP增速,都已經超過了50%。

其次,消費增長一直比較穩定,在過去的20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始終保持在8%以上的增速。而內需中的投資也是穩定經濟的重要發力點。

中國有三項投資,分別是基建、製造業和房地產投資,佔比都在1/3左右。

首先,基建投資增速有望回升到10%。

2019年,基建投資增速僅為3.3%,連續兩年保持在接近於0的歷史最低位水平。根據2020年前三個月提前下發的萬億地方政府專項債的投向結構,基建投資的比例已經升至85%。因此,通過新增1萬億的地方專項債和提高投向基建投資的比例,今年的基建投資增速有望達到10%

其次,製造業投資增速有望回升至5%。

在這一次的疫情當中,一方面暴露出來我們的公共衛生設施存在短板,同時各項科技助抗擊疫情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而醫藥和科技應該是未來投資的重點方向。

今年預計發行的特別國債,其主要用處應是投向醫藥和科技產業,例如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5G基建、特高壓、高鐵與軌道交通、工業互聯網等。

2019年,雖然中國的製造業投資增速僅為3.1%,但以醫藥、專用設備、計算機和儀器儀表為代表的醫藥科技產業投資增速高達14.6%。如果2020年增加1萬億的特別國債發行,並且等比例撬動2萬億的高科技投資,那麼即便傳統行業投資減少1萬億,也能實現1萬億的新增製造業投資,從而實現5%左右的製造業投資增長。

最後,地產投資保持零增。

對於房地產行業,房住不炒的基調沒有發生變化,因而不會出現類似於2015年的房地產政策全面放鬆。同時從貨幣的角度觀察,今年前兩個月的廣義貨幣M2增速保持在8%以上,貨幣的穩定增長意味著全國房價也難以出現大幅下跌。


2019年疫情下經濟增長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