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何自称“朕”, 史学家: 把“朕”拆开来看, 你就知道了。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前,人人都可以说“朕”,《说文》中解释:“朕,我也,阙。”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辞·离骚》也写道:“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不过公元前221年后,历代皇帝便用“朕”自称,其他人皆不可说“朕”,那秦始皇为何要自称“朕”,史学家:把“朕”拆开来看,你就知道了。

秦始皇为何自称“朕”, 史学家: 把“朕”拆开来看, 你就知道了。


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完成中国大一统的君王,因此他认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也是我国首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帝王,自称“始皇帝”,并且建立起了中央集权制。

丞相李斯则向始皇帝建议,将“朕”字作为皇帝的专属第一人称代词,从此也就只有皇帝能自称“朕”,其他人若是说“朕”,那便是谋反的意思,将会招来杀身之祸。

秦始皇为何自称“朕”, 史学家: 把“朕”拆开来看, 你就知道了。


朕取自繁体字“橎(舟灷)”,左边的“舟”即船,右边的“灷”,根据《五音集韵》的解释是“士恋切,音馔。火种也。”

意思是说,将华夏大地比作船只,火种在农耕文明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保管火种的人的地位通常在群体中是最高的,也就象征权力和地位,即“皇权”。

在封建王朝中,始终都是在宣传“皇帝位高权重”、“皇权至高无上”的理念,为了将皇权神圣化,秦始皇废除了谥法制度,不准下一代皇帝为前代皇帝定谥号,将皇帝的命称为制,令称为诏,印称为玺。

另外还有学者认为,秦始皇,赢姓,赵氏,名政,政与朕谐音。

秦始皇为何自称“朕”, 史学家: 把“朕”拆开来看, 你就知道了。


不过唐朝之前历代皇帝自称“朕”的情况并不频繁,多数情况是书面称“朕”,口头自称“吾”等,隋唐后,皇帝口头自称“朕”的现象就逐渐多了起来,清朝皇帝基本都是自称“朕”,皇权空前壮大。

清代中期,无论臣子的权势有多大,清代始终掌握着臣子的生死大权,年羹尧和隆科多作为雍正帝的左膀右臂,曾何等辉煌,但还是被雍正帝除掉了。清末,皇帝的权力即没有被哪个将军架空,也没有出现宦官乱政的情况,实权却是被慈禧太后牢牢掌握。

秦始皇为何自称“朕”, 史学家: 把“朕”拆开来看, 你就知道了。


皇帝除了用“朕”自称,还自称“孤”、“寡人”等,皇帝明明后宫佳丽三千,为什么又会有这样的自称?

秦朝前,国君多少情况下都是自称“孤”、“寡人”,这是一种谦虚的称谓,为

寡徳之人,因为中国古时讲究“以德治国”、“以徳配天”,秦始皇完成大一统后出现了“皇帝”的称号,自称“朕”,帝王就不常自称“孤”和“寡人”了。

秦始皇为何自称“朕”, 史学家: 把“朕”拆开来看, 你就知道了。


汉代时,诸王一般自称“寡人”,刘邦为汉王时,韩信为齐王时都是自称寡人,北魏、北周、隋朝时的诸侯王也常自称为寡人,唐朝后,自称“寡人”的现象就不常见了。

秦汉后,王爷以下的贵族通常自称“孤”,东汉末年纷争不断,自称“孤”较为流行。

秦始皇为何自称“朕”, 史学家: 把“朕”拆开来看, 你就知道了。


总的来说,随着历史的发展,皇权的加强,“朕”字的分量也就提高了,直到1912年清朝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