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故事之—马召传说

黑河畔上的“夜明珠”

——神秘的流光

黑水河畔流传着一个故事:在黑河东岸的金盆儿村对面(金盆村坐落在距离出山口不远处黑河东岸,现已拆迁挪出山外),有一座神秘的小屋,每到夜深人静之时,就有一道橘红色的星光,闪闪烁烁,时亮时暗,彻夜不息,拂晓时才销声匿迹,当地人把它称之为“夜明珠”。

小时候我就听父亲说过这件事,当时父亲在黑水峪附近的崇实小学教书,那时我很小很朦胧,也不当回事,没什么记忆。七十年代初,我进山修筑“0702”战备公路的时候,多次去过金盆儿村,有几次还在那儿留宿过。有一次,无意间问起这件事,村里的老人饶有兴趣地说,小石屋就在那个地方——他指了指隔河对岸的一爿隐隐约约的小屋子——夜明珠就在那个屋子里!

一次偶尔的机会,我造访了这座神秘的小屋子。

去的时候,我们一行三人,当时,“0702”还是茅路阶段,工作比较松散。我们在老人所指的地方,找到了这爿被杂草掩映的小石屋。石室深有六尺左右,宽有四尺,很小很简陋,可置一桌一床。石室的西南角有一小坎,坎下勉强可以放置锅碗盆灶。

天晴的时候或者日出东方,屋内光线充足;到了下半晌,就昏昏欲暗了。至于“夜明珠”的事,在这里根本找不到答案,也可能只是一个传说。

原来,这石室是有来头的,是东汉著名经学家马融的书房。

马融年轻时在朝做官,因派系之争,他受到株连,被排挤出朝。马融被贬出朝后,简装小行,西出长安,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这个远离人间烟火的地方,决定静下心来,熟读经书,著书立说。为了避免外界干扰,他就在这处人迹罕至的地方,硬是用刀削斧凿的原始工具,造了这爿小屋子。之后的时间,就在这爿小屋里,“三更灯火五更鸡”,面壁苦读,终成大儒!

事情源于公元56年,当时汉光武刘秀驾崩,明帝刘庄即位。根据光武帝安排,刘庄立开国元勋伏波将军马援之女为皇后。后明帝刘庄驾崩,章帝刘炟即位,刘炟册立马皇后为皇太后。当时,马氏家族作为外戚之家,权倾一时。然而好景不长,章帝刘炟是个短命皇帝,不到三年,就驾崩归西。

古人有云:一朝天子一朝臣。刘炟驾崩,新登基的和帝刘肇和大将军邓骘交好,于是就册封邓骘的妹妹邓绥为皇后。由于光武帝二十五年【公元49年】,伏波将军马援在征讨武陵山民叛乱时,曾经和邓骘意见不同而结怨。后战事失利,邓骘乘机对马援打击报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马援之女马皇后被罢黜而打入冷宫。

其后,马氏家族的达官显贵,以及在朝重臣,都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的杀,贬的贬,大小官员,概莫能外。马皇后从侄马融,时任东观(朝廷藏书处)典校秘书,也受到株连,亦被罢官驱逐出朝。

然而马融并非等闲之辈,他是汉初名将马援的从孙,东汉儒家学者,历任校书郎、郡功曹等职。他著述甚丰,文章等身。为官时忙于事务,被逐出朝后,正好给他了一个读书学习的机会。于是隐居山野,凿石造屋,潜心苦读,历经数载,终成大儒!

马融的苦学精神,千古流传,成为激励后人学习的时代佳话!

这就是小石屋的来历,而那道伴随着马融夜读的,闪闪烁烁,时亮时暗的橘红色的如豆的星光,当属被人们神话了的“夜明珠”了!

据《后汉书·马融传》载,由于马融在这爿小屋的苦学历练,终成通儒。后著有赋、颂、碑、诔、书、记、表、奏、七言、琴歌、对策、遗令,共二十一篇。此外,马融还注有《三礼》、《孝经》、《论语》、《老子》、《淮南子》、《离骚》、《列女传》、《周易》、《尚书》、《毛诗》、《论语》、《孝经》等。除注经书外,他还外出讲学,设帐授徒,弟子过千。无论是著书立说还是教书授徒,他建树卓著,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然而,世事茫茫难自料,时过不久,与邓骘交谊甚笃的和帝刘肇,因沉迷酒色,短短数年,命归阴曹。皇后邓绥也只临朝数年,就寿终正寝,邓氏外戚就此画上了句号。

后来安帝即位,马皇后复出,原先被罢黜的官员纷纷回朝履职,各就其位。但是,只有东观典校处的马融却迟迟未来就职。有道是“有人辞官不愿坐,有人露夜赶科场”。原来,看惯了人情世故的马融,对于封建王朝的尔虞我诈,相互倾轧,早已厌倦。他心无旁骛,一心只读圣贤书,专注于研读四书五经,著书立说,不愿再去做官,因此未去京都长安城。

在马氏家族中,马融是马皇后最青睐的一位侄子,他知书达理,学贯古今,俊才善文。是马皇后最为得宠的左膀右臂。后经打听,得知从侄马融尚在周至山野,便立即驾幸其地(一说派使者前往),在黑水河畔的一个村庄(就是如今的马召镇——之前为马召村)召见了马融,命他立即进朝理事。至于马融是否应召,这是后话。

“人过留声,雁过留名”,由于马皇后在此地召见过马融,后代文人就用藏头诗的修辞手法,取“马皇后”的“马”和“召见”的“召”,把这块地方称之为“马召”;又由于马皇后召见马融之日是在秋末冬初的十月初十这天,后人为了纪念这桩盛事,就把这天定为一年一度的马召古会。

原来如此!

神秘的小石屋,神秘的夜明珠!

原来如此!

马召的得名,马召的十月十五日古会的来历!

小石屋名垂千古!饱学之士马融,名垂千古!

注:我见到马融石屋的最后一次,是在1970年初春。工程结束后,黑河拦水大坝修成,从此以后,“千寻铁锁沉江底”,马融石屋已成水晶龙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