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故事之—馬召傳說

黑河畔上的“夜明珠”

——神秘的流光

黑水河畔流傳著一個故事:在黑河東岸的金盆兒村對面(金盆村坐落在距離出山口不遠處黑河東岸,現已拆遷挪出山外),有一座神秘的小屋,每到夜深人靜之時,就有一道橘紅色的星光,閃閃爍爍,時亮時暗,徹夜不息,拂曉時才銷聲匿跡,當地人把它稱之為“夜明珠”。

小時候我就聽父親說過這件事,當時父親在黑水峪附近的崇實小學教書,那時我很小很朦朧,也不當回事,沒什麼記憶。七十年代初,我進山修築“0702”戰備公路的時候,多次去過金盆兒村,有幾次還在那兒留宿過。有一次,無意間問起這件事,村裡的老人饒有興趣地說,小石屋就在那個地方——他指了指隔河對岸的一爿隱隱約約的小屋子——夜明珠就在那個屋子裡!

一次偶爾的機會,我造訪了這座神秘的小屋子。

去的時候,我們一行三人,當時,“0702”還是茅路階段,工作比較鬆散。我們在老人所指的地方,找到了這爿被雜草掩映的小石屋。石室深有六尺左右,寬有四尺,很小很簡陋,可置一桌一床。石室的西南角有一小坎,坎下勉強可以放置鍋碗盆灶。

天晴的時候或者日出東方,屋內光線充足;到了下半晌,就昏昏欲暗了。至於“夜明珠”的事,在這裡根本找不到答案,也可能只是一個傳說。

原來,這石室是有來頭的,是東漢著名經學家馬融的書房。

馬融年輕時在朝做官,因派系之爭,他受到株連,被排擠出朝。馬融被貶出朝後,簡裝小行,西出長安,在朋友的幫助下,找到了這個遠離人間煙火的地方,決定靜下心來,熟讀經書,著書立說。為了避免外界干擾,他就在這處人跡罕至的地方,硬是用刀削斧鑿的原始工具,造了這爿小屋子。之後的時間,就在這爿小屋裡,“三更燈火五更雞”,面壁苦讀,終成大儒!

事情源於公元56年,當時漢光武劉秀駕崩,明帝劉莊即位。根據光武帝安排,劉莊立開國元勳伏波將軍馬援之女為皇后。後明帝劉莊駕崩,章帝劉炟即位,劉炟冊立馬皇后為皇太后。當時,馬氏家族作為外戚之家,權傾一時。然而好景不長,章帝劉炟是個短命皇帝,不到三年,就駕崩歸西。

古人有云:一朝天子一朝臣。劉炟駕崩,新登基的和帝劉肇和大將軍鄧騭交好,於是就冊封鄧騭的妹妹鄧綏為皇后。由於光武帝二十五年【公元49年】,伏波將軍馬援在征討武陵山民叛亂時,曾經和鄧騭意見不同而結怨。後戰事失利,鄧騭乘機對馬援打擊報復,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馬援之女馬皇后被罷黜而打入冷宮。

其後,馬氏家族的達官顯貴,以及在朝重臣,都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的殺,貶的貶,大小官員,概莫能外。馬皇后從侄馬融,時任東觀(朝廷藏書處)典校秘書,也受到株連,亦被罷官驅逐出朝。

然而馬融並非等閒之輩,他是漢初名將馬援的從孫,東漢儒家學者,歷任校書郎、郡功曹等職。他著述甚豐,文章等身。為官時忙於事務,被逐出朝後,正好給他了一個讀書學習的機會。於是隱居山野,鑿石造屋,潛心苦讀,歷經數載,終成大儒!

馬融的苦學精神,千古流傳,成為激勵後人學習的時代佳話!

這就是小石屋的來歷,而那道伴隨著馬融夜讀的,閃閃爍爍,時亮時暗的橘紅色的如豆的星光,當屬被人們神話了的“夜明珠”了!

據《後漢書·馬融傳》載,由於馬融在這爿小屋的苦學歷練,終成通儒。後著有賦、頌、碑、誄、書、記、表、奏、七言、琴歌、對策、遺令,共二十一篇。此外,馬融還注有《三禮》、《孝經》、《論語》、《老子》、《淮南子》、《離騷》、《列女傳》、《周易》、《尚書》、《毛詩》、《論語》、《孝經》等。除注經書外,他還外出講學,設帳授徒,弟子過千。無論是著書立說還是教書授徒,他建樹卓著,為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頁。

然而,世事茫茫難自料,時過不久,與鄧騭交誼甚篤的和帝劉肇,因沉迷酒色,短短數年,命歸陰曹。皇后鄧綏也只臨朝數年,就壽終正寢,鄧氏外戚就此畫上了句號。

後來安帝即位,馬皇后復出,原先被罷黜的官員紛紛回朝履職,各就其位。但是,只有東觀典校處的馬融卻遲遲未來就職。有道是“有人辭官不願坐,有人露夜趕科場”。原來,看慣了人情世故的馬融,對於封建王朝的爾虞我詐,相互傾軋,早已厭倦。他心無旁騖,一心只讀聖賢書,專注於研讀四書五經,著書立說,不願再去做官,因此未去京都長安城。

在馬氏家族中,馬融是馬皇后最青睞的一位侄子,他知書達理,學貫古今,俊才善文。是馬皇后最為得寵的左膀右臂。後經打聽,得知從侄馬融尚在周至山野,便立即駕幸其地(一說派使者前往),在黑水河畔的一個村莊(就是如今的馬召鎮——之前為馬召村)召見了馬融,命他立即進朝理事。至於馬融是否應召,這是後話。

“人過留聲,雁過留名”,由於馬皇后在此地召見過馬融,後代文人就用藏頭詩的修辭手法,取“馬皇后”的“馬”和“召見”的“召”,把這塊地方稱之為“馬召”;又由於馬皇后召見馬融之日是在秋末冬初的十月初十這天,後人為了紀念這樁盛事,就把這天定為一年一度的馬召古會。

原來如此!

神秘的小石屋,神秘的夜明珠!

原來如此!

馬召的得名,馬召的十月十五日古會的來歷!

小石屋名垂千古!飽學之士馬融,名垂千古!

注:我見到馬融石屋的最後一次,是在1970年初春。工程結束後,黑河攔水大壩修成,從此以後,“千尋鐵鎖沉江底”,馬融石屋已成水晶龍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