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的服務員為什麼總愛笑?

西貝的服務員為什麼總愛笑?

花了一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作者是一位深度商業作家,跟訪西貝集團和創始人4年時間,記錄下大量的人物與企業管理故事。但今天我要談的,不是書評和推薦,而是:人生的使命究竟是什麼?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也是我合上書兩三個小時之後,我忽然想到,如果有輪迴之說,人來到這一世總是在接力上輩子。這也就回答了我之前一直在問自己的問題,人這一生有和意義。看完書之後,我恍然大悟,我們來這一世就是為了認清自己。認清是個廣義詞,它被分為幾個階段:1)在用盡各種辦法體認;2)認出了自己的使命或方向,再用力去坐實它。那種感覺,如果用一句詩意的句子形容,大概就是:它認出了風暴。

在“認清”的路上,有些人年輕有為,很早就認出了自己的使命,並且開始去踐行,坐實,加強它。有些人沒有開這個竅,因此也不會痛苦,平平淡淡地幸福地過著平凡的小日子,這種感覺我想大概就是果子成熟前,要先長葉開花,可能要到下輩子或者下下輩子才能結果(也就是覺悟到使命問題)。而最痛苦的大概是,既不能全然享受平庸的人生,又在其中萌生了對生命意義的尋思,但苦於生活所迫,一邊為稻粱謀一邊想翻越迷霧把那個模糊的方向看清楚,可惜人生路不像航海,可以在快接近目的地時看得見港口或者嶼角的燈塔。

說回這本書,你會發現,對企業家、西貝的創始人賈國龍而言,早已實現財務自由,他的人生豁然開朗,目標像水落石出——好漢養千口,再升高一些來說,那就是做值得人尊敬的中餐標杆企業,讓世界每個城市、每條街道都有好吃的西北菜。

但是在他追問的過程中,也不是沒有經歷過失敗、走過彎路、交過學費,但他覺得值。西貝到今天有31年了,中間他們摸索過很多餐廳的定位,從“90%原料來自大西北”、“西貝莜麵村”、“地道西北菜”再到“烹羊專家”,為麥肯錫高昂的諮詢費(一週工作量麥肯錫收費80萬元),也為品牌定位大師特勞特公司支付千萬級諮詢費,但這些定位結果統統無效,它們看似正確,卻無法在西貝行得通。最後西貝還是回到了“西貝莜麵村”這個點上來。但是,賈國龍是一個卓越的有大格局的企業家,在這些成本面前他從無怨言,該付的錢一分不少,且發自真心地感謝諮詢公司。他覺得這是花大價錢讓自己認清自己。他說,辦砸一件事,怪給他出主意的人,這就是曾國藩所說的“庸人的常情”。他不是庸人。

賈國龍的西貝到現在開了300多家店,他自己賬戶上的錢並不像外界想的那麼多。而且他和合夥人妻子每年從自己的分紅利拿出8000萬用來給管理層發紅包,又規定企業高管年收入在千萬級、現金收入在1000萬的,要拿出50%來進入給員工發獎金的紅利池。他捨得分錢,“用合理的價值分配,橋東更大的價值創造”。作為老闆,這個才是最有力量的。“你不能跟員工說,你先幹,趕出來我再給你錢。用分利的方式分權、分責”。

他對諮詢師、廣告公司等供應商也好不摳門,他說自己有做建築設計的同學,最煩遇上砍價的老闆,“60萬報價想盡辦法摳成50萬,結果人家說不定就給你幹出20萬的活兒,你說傻不傻?”

掩卷思考,我發現他是因為看清了生命的使命,認準了方向,錢的目的就純粹了,那就是讓他走得更遠,抵達他生命的終極目標——“因為西貝,人生喜悅”。

生而為人,應當喜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