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就是傾聽內心的聲音

“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精髓。今天我來談談什麼是“致良知”,如何在生活中“致良知”。

“良知”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孟子》: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良知”是人天生就具有的“道德觀”,就是《大學》中的“明德”,也是《中庸》中說的“本性”;

我在學習《心學》初期的時候曾經懷疑過這種說法。後來經過很長時間的切身體悟,才明白先賢們所說不虛。

我們先從孟子的“四端”說來談起: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辭讓之心,禮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我們走在馬路上,看到一個一兩歲的小孩在車來車往的馬路中間哭泣,尋找媽媽。大部分人都會毫不猶豫的把小孩抱到安全地帶,想辦法幫他找到媽媽。這似乎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但這就是“仁心,惻隱之心”存在的證明。我們每個人都有“惻隱之心,每個人都有“仁心”。

如果換做一隻貓看到這種情況,它就不會生起惻隱之心,這就是人與獸的區別。

當我們做了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被別人發現,臉會發紅,感到羞愧,這種感覺很是難受,於是下定決心,下次再不做這種"不義”之事。正是由於人有這種天生的羞惡之心,才會有“義”的產生。關羽“義薄雲天”,因為他有非常強的“羞惡之心”。

你喜歡吃油燜大蝦,聚會時,油燜大蝦端上來,但還有一個朋友沒到,大家都在等他,你一定不好意思先吃。這就是“辭讓之心”,基本的禮貌的開端。

我們身邊有很多人,誰真正對你好,誰是虛情假意,酒肉朋友,我們心中自然有數,這就是“是非之心”,也就是“智慧的開端”。

舉這些例子的目的,是說明我們每個人本身都具備仁、義、禮、智這些本質,而“良知”,就是“仁、義、禮、智”這些道德觀的統稱。

遺憾的是隨著我們的成長,後天的“小我“也就是”“私慾”產生了,我們這些本質被遮蔽了,或者由於生長環境等等原因,良知沒有被很好的擴充,導致短暫的沒有顯露,如烏雲遮住了太陽。但是,雖然看不到陽光,但太陽依舊存在。修身,就是剔除遮住太陽周圍的烏雲,讓陽光重新普照。也就是“復性”,迴歸我們的“本質”。

當我們面對一件需要作出抉擇的事情的時候,因為良知的存在,我們的內心是知道應該怎樣抉擇的。但由於私慾太重,我們很多時候會不按照良知的給出的答案去做,作出“違背”良知的事情。事情雖然過去了,但我們內心“獨知”的自責聲音卻不會消失,每當我們想起這件事就會感覺不舒服。如果我們通過“事上磨練”,練就遇到任何事,都毫不猶豫的聽從良知的聲音,拒絕私慾的誘惑,此時,我們就是在“致良知”。致良知,必須要落實在生活中,這就是修身。

今天就和大家談這麼多,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討論,關注“成明軒”,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