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重启了,然而很多人却永远回不到从前

武汉,从2020年1月23日封城到4月8日离汉通道全面开启,经历了不同寻常76天。这76天中,武汉由一座生机勃勃的大都市,变成一座充满病毒风险、被按下暂停键的“孤城”。

城市重启了,然而很多人却永远回不到从前

这76天中,这座近千万人口的城市,靠着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靠着那些仍在城市间穿行的普通劳动者,保障了人们正常的生活;76天的艰苦奋战,武汉终于战胜了新冠病毒的侵袭。8日零时,武汉用绚丽的灯光秀,庆祝了城市的重新启动!8日,关门多日的蔡林记等老字号小吃店,在媒体记者的见证下,接待了排着队的“吃货”们;武汉天河机场,也以喜庆的水门,庆祝解封后首架冲上云霄的航班。然而,经历这场疫情,很多武汉人的生活被彻底改变,或许,永远也难回归到从前......

4月初,某国有企业通过视频会议召开了动员会,员工分批陆续返岗上班了。位于武昌繁华地段的办公楼经过了多轮大消杀,入口大门安装了自动测温仪器,电梯口放着纸巾盒,食堂入口摆着免洗的消毒洗手喷剂,餐桌被挡板分隔四格,然而,还有人每天坚持自带餐盒.......人们发现,曾被确诊患新冠肺炎,3月中旬已报告出院痊愈的2名同事却一直没有来。

据说,他们多次联系人力资源部门,询问是否可以上班,答复是,先等等吧!不急,安心休息!已是公司中层的姚敏担心的事,终于印证了:人们还是害怕新冠肺炎患者,担心他们仍然是危险的病毒传播者。虽然确诊之初,她收到了单位领导和不少同事关心的问候,她为此十分感动。出院并多次检测为阴性后,她又及时向单位报告,向几个关系好的同事发送了检测结果,大家都在祝贺她。后来,手机上的“红码”也变成了“绿码”,她心想,我终于一切正常了!

然而,那些看不见的“另眼相待”,仍然是客观存在的......这些,比起确诊之初的恐惧、悲伤,住院时的痛苦、孤独相比,持续的等待,是更令人心灰的时刻,而且,才40多岁的她,或者,还有另一个40年的人生下半场,一场猝不及防的病毒,就让她本来一片光明的事业前途毁于一旦吗?

城市重启了,然而很多人却永远回不到从前

对于老武汉人周旺一家而言,这场疫情,让原本平淡过活的一家5口,突然失去了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正月初八,周旺老头(父亲)突然发烧,身体迅速恶化,勉强撑到医院排了很长时间的队,做了CT,显示肺部全是白色,在家吃了2天药,还是没撑过去。那时,他还没做新肺检测,不算确诊病例。

周旺的父亲原来是武汉一老国有企业内退的职工,上世纪8、90年代工厂辉煌时,3万工人的厂区,10万人的大社区,往往一家人都在厂里上班,周旺父亲从农村来到城市,凭着勤劳肯干,从临时工干成正式工,又成为技术骨干,内退前让周旺进了厂顶了职,然而,2013年,工厂改制只留3000人,其余全部都下岗了。

周旺的母亲原来在厂食堂上班,媳妇生了孩子后,婆媳二人就一直在家里带孩子。好在一家的小房子拆迁时,得了笔补偿,还建房是原来房子两倍大,一家5口,靠头老头每月5000多元的退休金,还算过得去。周旺偶尔也做点临时的买卖,只要打牌不输得太惨,也可以补贴下家用。父亲的去世,主要的经济来源一下子断了。周旺天天寻思着,疫情后,要做点事,可做什么呢?他偶尔走出小区,看着沿街门户紧闭的店铺门面,发呆......

城市重启了,然而很多人却永远回不到从前

有人说,能在一起渡过疫情期的,都叫“生死之交”。疫情期的封闭管理,让一家人更近距离更长时间密切地相处,有些矛盾会冰释前嫌,很多家人因此更加亲密。然而,也有一些人,在看清了彼此后,却选择了主动离开。

李佳与老公郭锐是大学同学,两人结婚11年,加上大学时相恋的2年,在一起已有13年了。李佳是一个事业单位的科级干部,疫情期间,她除了照顾一家三口的生活和孩子学习外,还下沉社区,当了一名党员志愿者,每天还坚持运动半小时、跟着网课学画画,在漫长的“假期”过得忙碌而充实。

而作为私企部门主管的老公,则是彻底闲下来,每天除了打游戏就是睡大觉,要不就抱怨政府这没做好,那不公平,对李佳在社区服务颇为不满,说她假惺惺图表现、可别把病毒带家里了,害了一家人.......李佳劝他趁闲时学点业务,或者学门技能,万一失业了有个退路,他说年纪一大把了,还学什么学,天无绝人之路,照旧每天黑白颠倒地过了2个多月。

李佳开始忍着,多次劝说无效后,心就慢慢冷了下来。她终于明白什么叫“三观不合”不宜为伍,她暗下决心,疫情一过就提出离婚。她知道,两人已无法回到从前的亲密和甜蜜,她希望有更精彩更有价值的人生,而他的每一次抱怨与讥讽,一次次更加坚定了她的决心,她不想与一个浑身负能量的人过完后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