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達開之子石定忠最終怎樣了?真的被活剮三千刀嗎?

1856底,在殺掉韋昌輝和處死秦日綱後,洪秀全迎接石達開回天京。在眾人擁護之下,洪秀全因時就勢,封石達開為“電師通軍主將義王”,由“翼王”變為“義王”。

不過,洪秀全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任用石達開,為掣肘石達開,洪秀全同時封自己的長兄洪仁發為安王,次兄洪仁達為福王。

石達開之子石定忠最終怎樣了?真的被活剮三千刀嗎?


而安、福二王心胸狹窄,眼光短淺,無能卻又固執。

石達開對安、福二王理政表現的昏庸深為不滿,對天王的猜疑更為不安,逐漸與洪秀全之間矛盾日益激化了,石達開最後被迫再次出走天京。

根據羅爾綱《太平天國史稿》記載:石達開的親信張遂謀曾向石達開獻策“廢天王於深宮,誅諸洪於列朝,然後請旨上帝……南面稱制”,以架空進而取代天王洪秀全,但石達開則回答:“予惟知效忠天王、守其臣節”。石達開最終還是選擇離開天京另謀發展。

1857年6月,譽滿天國的翼王,公開佈告:“重重生疑忌,一筆難盡陳”從天國總體分隔出去,遠走高飛。“用是自奮勵,出師再表真。”

石達開出走後,帶走大量的天國生力軍,天國面臨的是朝中無將國中無人的局面。清軍江南大營趁機再次圍困天京,相繼攻佔九江、德江。

儘管石達開與太平天國主體分離後,策應並有助天國一臂之力,但是“既鈍於漸、鈍於閩,入湘後又鈍於永、邙,鈍於寶慶,裹協之人,願從者漸少,且老。以為糧谷須攜,子藥須搬行,且疲於山谷之間。”(《駱秉章奏稿》)

1863年夏,石達開率數萬之眾,向大渡河進軍,準備攻佔富饒的兩蜀之地,以實現平素佔領長江上游的願望。

石達開之子石定忠最終怎樣了?真的被活剮三千刀嗎?


5月中旬,石達開率眾冒險深入越西山,直抵大渡河南岸的“紫打地”。當時大渡河北岸尚無官兵,但是當時已是五月,積雪開始融化,河水已經變得兇猛起來。從安順場渡河點渡河,如果有二百條船,一千六百個熟練的船伕的話,一天還能渡一萬人,但那地方很難擺下兩百隻船來。

石達開不得不在大渡河畔駐紮下來。

清軍趁機在大渡河南北兩岸增防,收買兩岸一帶的土司,用巨石木堵塞山路,切斷了太平軍的後路、糧道。

當時,石達開全軍面臨著巨大危險:前路阻於大渡河,左面受阻松林河,右面臨懸崖絕壁。根據《越西廳全志》載:“(石達開)進為河水阻隔不得渡,退無得食,出隊到各村各處買糧,山皆壁立。”

很快,聚集的清軍開始對石達開發起圍攻戰。據清代黃彭年《黎雅紀行》記載:“不數日,越西州知並參將楊應剛率師紮鐵宰口,阻其東路。總督駱秉章遣四川提督胡中和率師扎瀘江北岸,安慶垻總鎮唐汝耕率師扎洞河岸,知府秦步中率師扎楊四營。南字營遊擊王松林帶勇千餘扼其南路,王應元率藩守險要扼其西路,土司嶺承恩帶兵千餘扼其咽喉。”

石達開軍隊受到了四面圍攻,根據翼王在被捕後的自述中,我們可以瞭解到:“殺馬而食,繼以樹葉充飢,咀食盡。”“以箭縛書,隔河射投土司千戶王應元”借路,“拜請土司嶺承恩緩攻”,均失敗。自知陷入絕境後,石達開只能投降了。據《黎雅紀行》記載:“四川總督駱秉章遣越西參將楊應剛,勸石達開解甲歸田。謂大渡河天險,決無法渡,今既被圍,請釋兵柄,來共商善後。石達開見大勢已去,不得已輕騎前往,楊乃設伏於涼橋,遂被擒。”

一起被抓的有石達開五歲的兒子石定忠。他的死法據說有很多種,比如最熟悉就是清軍捉住後,再將他養大了也活剮三千刀,來源於駱秉章給朝廷的奏摺:“其子石定忠現年五歲,例應監禁,俟及歲時照例辦理。”

石達開之子石定忠最終怎樣了?真的被活剮三千刀嗎?


不過,這個說法難以讓人信服,因為史書上沒有這方面的記載,還有就是三年之後也就是1867年,駱秉章就去世了,哪裡還等得孩子長大?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石達開都被活剮三千刀,駱秉章不會給這個孩子活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