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之子石定忠最终怎样了?真的被活剐三千刀吗?

1856底,在杀掉韦昌辉和处死秦日纲后,洪秀全迎接石达开回天京。在众人拥护之下,洪秀全因时就势,封石达开为“电师通军主将义王”,由“翼王”变为“义王”。

不过,洪秀全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任用石达开,为掣肘石达开,洪秀全同时封自己的长兄洪仁发为安王,次兄洪仁达为福王。

石达开之子石定忠最终怎样了?真的被活剐三千刀吗?


而安、福二王心胸狭窄,眼光短浅,无能却又固执。

石达开对安、福二王理政表现的昏庸深为不满,对天王的猜疑更为不安,逐渐与洪秀全之间矛盾日益激化了,石达开最后被迫再次出走天京。

根据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稿》记载:石达开的亲信张遂谋曾向石达开献策“废天王于深宫,诛诸洪于列朝,然后请旨上帝……南面称制”,以架空进而取代天王洪秀全,但石达开则回答:“予惟知效忠天王、守其臣节”。石达开最终还是选择离开天京另谋发展。

1857年6月,誉满天国的翼王,公开布告:“重重生疑忌,一笔难尽陈”从天国总体分隔出去,远走高飞。“用是自奋励,出师再表真。”

石达开出走后,带走大量的天国生力军,天国面临的是朝中无将国中无人的局面。清军江南大营趁机再次围困天京,相继攻占九江、德江。

尽管石达开与太平天国主体分离后,策应并有助天国一臂之力,但是“既钝于渐、钝于闽,入湘后又钝于永、邙,钝于宝庆,裹协之人,愿从者渐少,且老。以为粮谷须携,子药须搬行,且疲于山谷之间。”(《骆秉章奏稿》)

1863年夏,石达开率数万之众,向大渡河进军,准备攻占富饶的两蜀之地,以实现平素占领长江上游的愿望。

石达开之子石定忠最终怎样了?真的被活剐三千刀吗?


5月中旬,石达开率众冒险深入越西山,直抵大渡河南岸的“紫打地”。当时大渡河北岸尚无官兵,但是当时已是五月,积雪开始融化,河水已经变得凶猛起来。从安顺场渡河点渡河,如果有二百条船,一千六百个熟练的船夫的话,一天还能渡一万人,但那地方很难摆下两百只船来。

石达开不得不在大渡河畔驻扎下来。

清军趁机在大渡河南北两岸增防,收买两岸一带的土司,用巨石木堵塞山路,切断了太平军的后路、粮道。

当时,石达开全军面临着巨大危险:前路阻于大渡河,左面受阻松林河,右面临悬崖绝壁。根据《越西厅全志》载:“(石达开)进为河水阻隔不得渡,退无得食,出队到各村各处买粮,山皆壁立。”

很快,聚集的清军开始对石达开发起围攻战。据清代黄彭年《黎雅纪行》记载:“不数日,越西州知并参将杨应刚率师扎铁宰口,阻其东路。总督骆秉章遣四川提督胡中和率师扎泸江北岸,安庆垻总镇唐汝耕率师扎洞河岸,知府秦步中率师扎杨四营。南字营游击王松林带勇千余扼其南路,王应元率藩守险要扼其西路,土司岭承恩带兵千余扼其咽喉。”

石达开军队受到了四面围攻,根据翼王在被捕后的自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杀马而食,继以树叶充饥,咀食尽。”“以箭缚书,隔河射投土司千户王应元”借路,“拜请土司岭承恩缓攻”,均失败。自知陷入绝境后,石达开只能投降了。据《黎雅纪行》记载:“四川总督骆秉章遣越西参将杨应刚,劝石达开解甲归田。谓大渡河天险,决无法渡,今既被围,请释兵柄,来共商善后。石达开见大势已去,不得已轻骑前往,杨乃设伏于凉桥,遂被擒。”

一起被抓的有石达开五岁的儿子石定忠。他的死法据说有很多种,比如最熟悉就是清军捉住后,再将他养大了也活剐三千刀,来源于骆秉章给朝廷的奏折:“其子石定忠现年五岁,例应监禁,俟及岁时照例办理。”

石达开之子石定忠最终怎样了?真的被活剐三千刀吗?


不过,这个说法难以让人信服,因为史书上没有这方面的记载,还有就是三年之后也就是1867年,骆秉章就去世了,哪里还等得孩子长大?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石达开都被活剐三千刀,骆秉章不会给这个孩子活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