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往事:惠安石匠的1949(鄭妙玲)


惠安往事:惠安石匠的1949(鄭妙玲)


惠安石匠的1949


一切都是因緣巧合,2012年4月因為尋找外公的往事,丁毓玲博士邀請我一起加入臺灣成功大學關於“金門學”這個課題的研究。同一時間,泉州多家媒體連續報道惠安石匠鄭贊成、張贊南等共五六十人在1949年前往金門打石滯留下來並客死異鄉的消息。金門向大陸開放旅遊和自由行以後,這些石匠的後代開始苦苦尋找親人的墓葬,希望將親人的屍骨遷回家鄉安葬,讓親人魂歸故里。外公和惠安石匠有著同樣的遭遇,我開始關注報紙上關於惠安石匠後人到金門尋墓的報道,關注這些客死異鄉的石匠的命運。

惠安往事:惠安石匠的1949(鄭妙玲)

事實上,近幾年來,泉州、金門許多社團組織和熱心人土早已在兩地積極協助尋親工作。在泉州、金門兩地尋親活動中,能夠找到並且活著的大多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陸續找到了。而現在尋找的多是墓地,因為有些像我的外公、惠安石匠陳炳鄭贊成等人,在兩岸開放前就已經去世了。生前回不到故鄉,死後也全無消息,這讓他們的親人痛心疾首,因此尋找他們的墓葬成了後代迫切的願望。

僑鄉金門在1949年成為戰地前線之前曾經有過最為平靜的黃金十年,這期間從金門出去的海外華僑衣錦還鄉,在金門蓋起了一座座的洋樓。這些洋樓直到目前存在的還有13座,可見當年造洋樓的風氣甚盛。在金門我也曾有意識地觀察這些洋樓,大部分保存相對完好。金門在保護古建築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他們不僅有文字記載,相應的一些保護措施也很完善。

惠安往事:惠安石匠的1949(鄭妙玲)

金門華僑對公益事業如創建學校、起宮廟、建祠堂都是熱心參與,因此,,金門需要很多懂得建築的師傅。外公的好友盛升土在金門承包工程或蓋房子或建祖厝和宮廟,盛升土的祖籍惠安,他的爺爺在清朝末年因為家族械鬥而舉家遷到金門定居,並以打石建厝為生。

外公與盛家在這段時間的事業應該處於黃金階段,他一個人可以養活在蓮河的一家人。據母親回憶,有一年外公從金門回蓮河的時候,很多人跟著外公到家裡來,外婆忙著接待客人,一時家裡熱鬧非凡。

外公用自己的苦力在金門打拼的時候,他不知道還有一群和他一樣來自大陸的惠安石匠也在金門打石。儘管他們之前並不認識,但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後來的命運卻驚人地相似,他同樣在金門宣佈戒嚴的那一瞬間滯留了下來。

惠安地處東南沿海,自古惠安人因打石手藝精湛、吃苦耐勞而聲名遠揚。因為惠安石匠手藝都非常好,故男子多以外出打石為生,他們離開自己的家鄉到各地做工打石起厝。當年我家的老房子,也就是漁仔街的三層石頭樓房就是請惠安的師傅來蓋的。他們吃住在我們家,學徒包攬師傅中所有的雜活,比如洗衣服之類的。這是我記憶中對惠安石匠最初的印象,他們樸實、耐勞、能吃苦,還有因為勞動而散發出來的那股男子漢的氣息深深地吸引著我。

惠安往事:惠安石匠的1949(鄭妙玲)

長年在外以做苦力為生的惠安石匠一年當中只有兩個節日必須回家,一次是在農曆七月半,一次是在春節。這兩個節日對惠安男子來說是最重要的,因為惠安的鄉間流傳著“七月沒倒(回)沒祖(祖先),年兜(春節)沒倒(回)沒某(老婆)”的說法。意思是說,七月沒有回家的人會忘記祖先,春節沒有回家的人不能娶到老婆。

惠安石匠在閩南各地打石建大厝,地點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動的,哪裡需要蓋房子他們就會到哪裡,往往是工頭承包到一項建築後就會組織家鄉的石匠共同完成這個工程。當時到廈門泉州甚至金門的工地打石的石匠不在少數。

蔣介石在取得“金門戰役”的勝利後佔領金門,並把金門作為反攻大陸的前沿,金門大量修築軍事設施,需要一大批懂得打石的石匠。當時金門人不會打石的手藝,在惠安石匠沒有到金門之前,遇有國民黨軍方需要石頭時,就會拆掉民房取石頭。幾個小時一座房子就被拆得只剩下地基,百姓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房子被拆而流落街頭,生活苦不堪言。後來遇到大量需要石頭的時候,甚至連金門的同安碼頭也拆了,這個碼頭的拆毀,導致金門與同安的交通就此斷絕。我外公當年到金門謀生便是從同安碼頭上岸的,我不知道當他看到金門同安渡被拆,他會有多麼地傷心和絕望,同安渡的拆毀完全把他回家的路給斷了。

惠安往事:惠安石匠的1949(鄭妙玲)


廈門石工場打石的工人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惠安,1949年上半年,金門石工隊到廈門招工。惠安石匠鄭贊成、鄭元良、鄭生財以及徒弟張贊南一起在廈門石工場打石,他們得知金門石場到廈門招工的消息後大家便一起商量是否前往金門。大家認為離家不是很遠,工期短也就40天,最後決定一起到金門打石。惠安石匠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用自己的苦力賺錢,因此當包工頭對他們說要到金門打石,這些惠安石匠以為這40多天的工期相比其他工程來說是正常的,也都願意跟著去金門。

1949年9月24日,在惠安石匠工頭的帶領下,這些惠安石匠就這樣匆匆忙忙地離開廈門來到金門。他們甚至沒來得及和家人告別,只是匆匆留下口信就來到金門。

40天的工期對惠安石匠來說不會太長,和他們平時在其他工地所需要的時間差不多,更何況坐船也就是一兩個小時的航程。一般在這樣不太平的日子裡,惠安石匠的生活異常艱苦,只要有工做,再苦再累的活他們都會接受下來。

惠安石匠永遠忘不了9月24日的那一天。那天是農曆八月初三,這原本是一個普通的日子,但對惠安石匠們來說,這無疑是他們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天,這是他們的人生中最後悔的一天,這也是他們一生中命運發生重要改變的一天,因為他們在這一天來到金門。

惠安石匠鄭贊成、鄭元良、鄭生財、張贊南等人,他們到金門後就成為“廈門石工隊”的成員。“廈門石工隊”屬部隊編制,惠安石匠入編二等兵,他們分別駐紮在金城山前、烈嶼西口、夏興、中蘭等地。每位石匠每天要定量的塊石、碎石、切石板建材,他們的工作很辛苦,需要耗費大量的體力,每天的工作都要定量完成。工資以日計算,日工資為27—28小兩的米糧。惠安石匠剛到金門的時候,剛開始集中住在金門模範街,後來根據不同師部的任務,被分成六七人一組駐紮在不同的師部打石。

讓惠安石匠沒有想到的是,僅僅過了不到十天金門就戒嚴了。不管是來自惠安的石匠們,還是我的外公,這些一夜之間滯留在金門的人,在最初的那段時間裡,對回家還是抱有很大的希望。他們總是互相安慰,留在金門的時間不會很長,可能是三年,或者兩年,最快一年就可以回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回家,對這些滯留的人們來說,已經變得如此的遙不可及;回家,對這些家庭觀念很重的男人來說是他們此生最為無奈的事情。他們一直沒能盼來好的消息,抬頭看看茫茫然的天空,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一灣海峽,背後是荷槍實彈的國民黨軍人,他們藏獒般的眼神和手裡的槍不管白天黑夜從沒有離開過海面,一旦有誰想越過海面逃回家的,如果被抓住後果不堪設想。就這樣,無論是我的外公還是惠安石匠還是做著小生意的人們,他們慢慢地都明白了,這家是回不去了。

這些回不去家鄉的石匠只好在金門落腳,他們被一起安排住在金門模範街一座紅色小洋樓裡,這裡是石工隊的隊部。可能像我的外公和這些有手藝的惠安石匠,他們在金門的生活因為有手藝,會比金門當地人更好,最讓他們肝腸寸斷的還是無盡的思鄉之情。他們眼看近在咫尺的家卻一輩子都不能回去,他們與家裡的親人消息隔絕,這樣的離別真是人間的悲劇啊!

惠安往事:惠安石匠的1949(鄭妙玲)


惠安石匠想念家鄉,想念親人,他們平時分散在各地石場做工,一個石場十來個人。平常的日子,有上工的話,他們勞作一天,出了一身力氣以後,晚上就能早點休息。如果遇上天氣不好,沒有去工地的話,惠安石匠們就聚在一起喝茶聊天,講講家鄉親人的往事,以此來解思鄉之苦。在過年大家會聚在一起吃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到過年過節,這些滯留在金門的惠安石匠心情就會因為思鄉而變得很差,在節日裡他們更想家了。我的外公卻不像這些惠安石匠一樣是集體的生活,他孤身一人,在我看來,惠安石匠能夠抱團取暖遠比我的外公獨自一人生活要好得多。

惠安往事:惠安石匠的1949(鄭妙玲)


在金門的惠安石匠們,他們互相幫忙互相安慰,互相把這離散的日子慢慢地熬過。但也有備受思親思鄉之苦的煎熬而病倒的,像陳炳源,他在回家無望的煎熬下病倒了。這時候惠安鄉親駱建發、張雲龍等人就一起照顧他,直到他飲恨離世。鄉親們幫忙他處理後事,將他安葬在金門的新山義冢,張法金則幫忙打墓碑。


惠安往事:惠安石匠的1949(鄭妙玲)

來源丨鄭妙玲著《命運的交集》

圖片丨網絡


離鄉不離土,離親不離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