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上虞老城区交通规划来了!

上虞老城区交通大手笔!


近年来,上虞的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由原来的老城区逐步向新城推进,道路交通设施不断更新完善,城区道路长度和面积逐年增加,较大程度的改善了中心城区的交通条件。

但是由于老城区建设年代久远,用地过于紧凑;道路狭窄且难以拓宽;路网结构不够合理,支路网不成体系;老旧小区配建停车位严重不足,历史欠账较多;路内停车与道路通行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高峰时期交通拥堵现象十分严重。在此发展态势下,交通优化提升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为服务民生,有效优化和提升老城区道路交通条件,增强和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功能,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的问题,统筹安排各项交通设施,全面呼应老城区的有机更新,特编制《上虞老城区交通专项规划》。

大手笔!上虞老城区交通规划来了!


此次规划规范范围为上虞老城区范围,西以舜江西路为界,南至萧甬线、北到西横河,东至白沥河,包括百官街道、曹娥街道的部分社区。


主要规划内容:

1、现状交通调查

对上虞全区、尤其是老城区社会经济发展、道路交通、公共交通、静态交通、慢行交通、交通管理和智慧交通等交通相关方面进行现状调查。

1)了解老城区人口规模及分布等情况;各项产业和产值的逐年发展状况及其对客货运交通的影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等各类车辆的历年发展情况。

2)进行老城区范围内的社区进行居民出行抽样调查,通过多项调研,分析老城区的交通结构、分布和特征,作为交通优化提升规划的基础。进行老城区学校、医院、商业设施等交通吸引点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抓住主要矛盾,作为交通优化提升规划的重点。

3)对老城区内城市道路路况、主要道路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交通量、道路流量分布、时间分布和车型构成等信息进行调查和分析,重点研究交通蜂腰区域、瓶颈路段、内外衔接关键位置。

4)对老城区现有停车设施规模、形式、分布及构成、停车收费标准、不同类型停车场周转率、利用率、停车时间等进行调查和分析。对老城区公共交通线路及运力分布、公交场站等相关设施分布、站点上下客流量、公交满载率、公交客流分布、公交发车间隔、公交换乘等进行调查和分析。

5)对老城区慢行系统的空间布局和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对老城区交通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和水平进行调查和研究。

2、道路交通提升目标和策略

1)通过上述交通调研和分析,数据的整理和归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上虞老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包括道路系统、公共交通、停车设施、慢行交通、交通管理和信息化等方面。

2)充分吸取国内外在老城区交通优化提升方面的理论和经验,结合上虞老城区的实际,制定老城区交通优化提升的总目标和总策略以及各大系统的分目标和分策略。

3、道路系统改善方案

在交通现状研究的基础上,优化老城区路网,打通交通瓶颈,疏解内外交通流,完善道路结构,打通支路网,打造顺畅完善的路网体系。

1)整理城市骨干道路系统,优化组织组团间交通,加强和整合老城区与周边组团的交通联系。

2)完善老城区各级道路系统,通过拓宽改造、加密路网等手段,打通影响交通的内外衔接区域、蜂腰区域和瓶颈路段。

3)提出重点交叉口改善建议,针对老城区交通的堵点,提出交叉口展宽、渠化、完善信号控制等措施。

4)重点对江东路交通改善提出可行性研究方案。

4、公共交通改善方案

1)结合现状调研和分析,倡导绿色出行,提出老城区公交线路调整优化的建议。

2)对老城区公交场站、公交站点、出租车候客点等提出优化提升措施。

5、静态交通改善方案

1)通过现状调研,优化完善停车发展政策和停车管理措施。

2)结合老城区功能布局的提升,优化完善路外公共停车场、路边停车场的空间布局。

3)因地制宜,对老城区配建停车场的配建标准和管理办法提出建议。

6、慢行交通改善方案

1)结合老城区的山水资源,完善慢行系统的空间布局。

2)优化完善老城区步行道路系统、自行车道路系统、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整体布局。

3)研究慢行过街方式,优化、调整、完善过街设施的空间布局。

7、交通管理和智慧交通

1)在老城区交通管理和信息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老城区交通管理优化提升的策略。

2)提出老城区交通信息化和智慧交通的发展措施。

8、近期建设计划

结合政府财力,研究落实至2025年,近期实施的交通优化提升项目,提出行动计划,包括道路交通、公共交通、静态交通、慢行交通、交通管理和智慧交通等诸多方面,对项目进行合理的排序,确保规划的落地性和可操作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