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就不要你了!”,恐嚇式育兒的背後,孩子是最終受害者

前言

教育好孩子是每個父母應盡的責任,但是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又會有所不同,有的教育方法比較科學,有的教育方法則有些傳統,有的比較嚴厲,有的有比較寬鬆,這些方法裡面肯定會有些不好的,下面我要說的就是一個比較傳統的教育方法。

“不聽話就不要你了!”,恐嚇式育兒的背後,孩子是最終受害者


案例


有一天在超市裡,看到一位寶媽領著自己的兒子購物。寶媽正在挑選貨架上的商品,兒子呢正在專注的看傍邊的玩具,並且愛不釋手的摸來摸去,很是喜歡。這時媽媽選完商品了,準備推著購物車去結賬,看到兒子正在摸著自己喜歡的玩具,於是就叫了一聲“兒子走了,去結賬回家了”,可是這個孩子好像沒有聽到一樣,沒有回應,於是媽媽上前扯了一下孩子的衣服,並說:“叫你沒聽到嗎?快點走了!”可是孩子卻說:“我不想走,我想再玩會。”

“不聽話就不要你了!”,恐嚇式育兒的背後,孩子是最終受害者


媽媽這時有些生氣了,於是就用出了看似很常用的招數,就是媽媽對孩子說:“不聽話了是不?好,你不走,媽媽走了,不要你了!”於是媽媽不回頭的推著購物者就走了。這招到時很管用,孩子馬上就跟了上來,抓住了媽媽的衣角,但是還會不停的回頭看那些玩具,表情心裡很是不捨。“不聽話就不要你了!”,恐嚇式育兒的背後,孩子是最終受害者


其實,這種事情會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的父母,用類似的這種方法來教育孩子,這種方法就是“恐嚇式教育”。當孩子不鬧脾氣或者聽話時,很多的父母會用到這招,比如孩子挑食、不愛吃飯,父母會說“不吃飯不許出去玩”,當孩子不愛睡覺時,父母有說“不睡覺一會大灰狼就把你叼走了”等等,這種方法有的時候固然很有效,但是同時也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響。“不聽話就不要你了!”,恐嚇式育兒的背後,孩子是最終受害者


分析


恐嚇式教育,會對孩子的童年造成那些影響?


1、膽小、沒有安全感


這種恐嚇式教育方法很容易導致孩子膽小怕事,由於孩子年紀小,正式需要安全感的時候,而父母的恐嚇,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變得懦弱,甚至是變得自卑,將嚴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2、影響孩子的發展


恐嚇式教育,會讓孩子畏手畏腳,不敢接觸和嘗試新的事物,思想和視野也會比較有限,這樣會嚴重的限制了孩子的發展空間,思維不夠靈活,所以,就會導致孩子學的慢,學的不好。


所以,不提倡父母的恐嚇式教育,應該“正面教育”,而正面教育可是使孩子成為自律和有責感的人。“不聽話就不要你了!”,恐嚇式育兒的背後,孩子是最終受害者


1、孩子不聽話時,父母要控制好情緒


當孩子不聽話、無理取鬧時,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靜,控制好情緒,然後,鬧心的跟孩子解釋、講道理,讓孩子明白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樣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不聽話就不要你了!”,恐嚇式育兒的背後,孩子是最終受害者


2、換位思考,多和孩子溝通


我們和孩子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所以有時候需要我們和孩子換位思考,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然後問明白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或者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再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能這樣坐,讓孩子知道這樣坐會帶來什麼後果,多多溝通,相信孩子就會明白了。


總之,教育孩子也是一門學問,要正確的引導孩子的思想,也要在一定的範圍內,放開孩子的思想和行為,不要盲目的制止,讓孩子更好的發揮,這樣孩子才會更好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