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抄襲黑色產業鏈,侵權可恥!

隨著自媒體平臺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每個人都想成為風口上的豬,妄圖一飛沖天。

自媒體行業最重要的兩個點:一是內容輸出,二是用戶運營。

沒有持續穩定的高質量內容輸出,只靠一個視頻或者文章爆發,流量很快就會流失。這也是網紅突然爆火很快又銷聲匿跡的原因。

曝光抄襲黑色產業鏈,侵權可恥!

為了滿足持續內容輸出,部分人不得不去搬運抄襲別人的創意,目前常見的幾個主流媒體平臺均存在大量以抄襲為生的營銷號。

是什麼原因讓一些人樂此不疲的去抄襲呢?眾所周知,各個內容創作平臺均會為創作者提供一定量的資金補助,因為其中利益的存在,所以也誕生了這條完整的抄襲黑色產業鏈。

說起抄襲,多是因為近年來國內版權意識薄弱,並且抄襲行為的界定很模糊,原作者維權困難。

抄襲行為屢見不鮮,因為抄襲這個詞在過於略顯模糊,所以至今為止,仍然存在大量抄襲行為。



多年前的小說抄襲事件,以及近些年的音樂編曲抄襲事件都曾一時火熱,但抄襲者最後併為對其抄襲行為付出慘痛代價。

抄襲成本太低便是抄襲黑色產業鏈誕生的根本原因。

從微信公眾平臺誕生之初,眾多自媒體湧入。但其中又有多少內容創作者呢?

由於微信創作平臺原創檢測機制的存在,也限定了平臺內部抄襲行為的發生,但對於其他文字創作平臺內容並無限制,於是便有人從網絡上搜集各種文章用來自己獲得收益。


曝光抄襲黑色產業鏈,侵權可恥!

目前各大瀏覽器推薦文章中類似內容極多,沒人知道原創作者到底是誰。靠著在各種平臺之間相互搬運

以獲得平臺流量收益。正是因為不同創作平臺之間的原創檢驗機制互不關聯,便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抄襲搬運行為不光為原創作者帶來收益上的損失,也為該平臺內其他作者帶來不利影響。一般抄襲搬運者會優先選擇熱度高的文章搬運。由於原作者的內容優質,在不同平臺也會被獲得流量加持,相對於原作者而言,抄襲者佔用了其他創作者的推薦流量資源。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目前視頻自媒體也正在逐漸取代文字自媒體。這似乎為原創校驗工作又增加了難度。

如果文章抄襲可以根據文章相似字數進行查驗,那麼視頻抄襲只能通過人工檢測才能完成。

先不論人工檢測機制的完善性,就算有一個團隊日夜兼程的檢測視頻抄襲搬運行為也將是一個巨大的工作量。

因視頻抄襲檢測措施不完善,目前視頻抄襲也是隨處可見。

有些人會把抖音的視頻搬運到快手、微視等其他視頻媒體平臺。然後把快手裡的熱門視頻搬運回抖音,正是這種來回的搬運短期內為他們創造了不小的利益。

抄襲黑色產業鏈目前也以視頻為主,因為文字抄襲的難度遠遠大於視頻。

目前發現視頻抄襲被發現也基本上是某作者的粉絲無意間在其他視頻平臺看到,然後被原作者找上門來也僅僅是勒令其停止侵權,刪除視頻,併為對其進行追責。維權的不徹底,也是抄襲行為頻發的原因之一。



大部分視頻作者都是個體創作者,他們沒有精力去完成多平臺的內容輸出與運營。

這也為抄襲者帶來了可乘之機,例如某作者以抖音平臺為主要運營平臺,在微視並未註冊賬號。

但經粉絲告知,微視也存在著一個一模一樣的賬號,並且內容也同步更新。

此時你在抖音宣佈自己並未註冊微視賬號,並且你有很大的影響力,也只能要求其停止侵權,至多是封禁其相關平臺賬號。

但之前他通過抄襲所獲得的收益卻無法挽回,侵權者完全可以換個平臺繼續搬運。甚至另註冊個賬號繼續抄襲。

這些只是抄襲黑色產業鏈的初級部分,收益高,風險低讓越來越多的不法分子參與其中。

更有甚者採取誇國家抄襲的行為。



國外的主流視頻平臺YouTube上會有很多優質內容被人搬運回各大視頻網站上。

由於瀏覽國外網站需要翻牆,很多人甚至一輩子都接觸不到國外視頻網站,所以很多人對一些視頻內容的侵權並不知情。

試想一個YouTube創作博主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視頻被抄襲了呢?

並且就算知道抄襲行為的發生又能如何,距離的限制,高昂的律師費,維權變得更加困難。



隨著人們版權意識的提高,部分抄襲者似乎不再直接照搬照抄而是抄襲內容創意。

他們利用抄襲這個詞語的模糊概念,進行內容翻新,但抄襲創意仍是抄襲行為之一。

抄襲的定義就是把別人的文章、作品私自照抄作為自己的去發表;不顧實際,照搬別人的思想、方法、經驗等。

由於抄襲行為難以判定,有些創作者的創意被私自挪用,創意抄襲的行為更加難以界定。也僅僅能通過發佈時間進行判別,但也無法對抄襲者進行追責,因為內容創作的翻新可能被抄襲者做的很完美,抄襲者更願意把自己的行為偽裝成挪用、借鑑或者致敬。

抄襲黑色產業鏈的產品隨處可見,人們的版權意識需要進一步提高,不給不法分子留有可乘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