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款識別瓷器?造假早就走在識別假貨人的前頭了!

明清瓷器上的“款識”,客觀地說,10年之前還比較管用,不少名品,單看款識,便可知道真假,因為那時候的仿款,尚不夠專業。而今,仿品上的署款,則成了陷阱。很多藏家是因為瓷器上署有與書中一絲不差的官款,或因為手中的藏品與圖片上有相同的外形與紋飾,才喜而藏之。


以款識別瓷器?造假早就走在識別假貨人的前頭了!


以款識別瓷器?造假早就走在識別假貨人的前頭了!


經驗表明,新形勢下解讀瓷器的正確步驟,首當確認的該是胎、釉、工藝,其次是造型、紋飾,爾後才輪到款識。而且,尤為重要的是看“五大要素”之細部,除此之外,是揣察器物的體量、聲音、舊痕和光澤,以確保判斷上的無誤。紋飾是看其所對應的年代,除了要從筆法與輔助紋飾上査找破綻外,還得注意該裝飾技法是否與時代相符。


以款識別瓷器?造假早就走在識別假貨人的前頭了!


而款識,主要看筆劃筆力,看結體特徵和行筆走向,看看筆道上的色澤是否自然,並要帶著問號,以査找破綻為主旨。胎、釉、工藝通不過,款識再好亦屬白搭。反之,沒有款識,照樣可以是官窯,可以是經典之作。所謂眼力,指的是無須款識就能把一堆古瓷碎片按它們所屬時代各個分開,此鑑定依據,主要來自文物本身所承載的歷史信息。款識容易摹仿,目前的高保真圖版,已造就一批極有水準的寫款人,這與10年前的署款水平不可同日而語。


以款識別瓷器?造假早就走在識別假貨人的前頭了!


以款識別瓷器?造假早就走在識別假貨人的前頭了!


以款識別瓷器?造假早就走在識別假貨人的前頭了!


可歷史信息則蘊涵了古瓷各個時期的胎釉原材料、文化習俗、成型工藝、裝飾技法及柴窯煤窯的燒成氣氛等多項微妙因素,遠不像筆劃一豎一橫那麼單純,自然不是現代物力和人力所能輕易抵達。儘管真贗之間,有時候差別已不大,但這毫釐之間,竟有千里之遙,就看面對者是識還是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