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健康險董事長兼CEO楊錚: 肩負社會責任,迎接健康險藍海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一場突如其來、關乎每個人生命健康的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應聲打響。經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目前中國國內疫情已趨穩定,這其中,保險業也充分發揮了社會穩定器、經濟減震器的作用。

日前,平安健康險董事長兼CEO楊錚對保險在本次疫情中的作用及健康險當前與未來的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平安健康險董事長兼CEO楊錚: 肩負社會責任,迎接健康險藍海

公益戰疫彰顯社會責任,危中有機促進數字轉型

面對疫情,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共克時艱。防控就是責任,保障即是天職,各家保險機構也迅速啟動響應,充分發揮了行業特有的保險保障功能,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紛紛制定行之有效的疫情應對措施。

楊錚介紹道,平安健康險作為一家專業健康險公司,始終秉承“嚴守規定、嚴密部署、嚴格落實”的原則,以“成為您身邊的健康管家”為使命與責任,將群眾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放在公司經營的首位,於第一時間成立應急處理小組並啟動重大突發事件應急機制,聚焦產品與服務推出多項舉措,積極助力全方位抗擊疫情。率先推出人文關懷舉措,對本次事件中出險的客戶在產品保障範圍內提供取消藥品、診療項目、醫院、等待期及免賠額限制,併火速升級理賠處理方案,積極踐行“保險姓保”的理念,為疫情籠罩下的華夏兒女提供更加暖心的支持與幫助。除此之外,為了向社會大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平安健康險還快速推出“i康保·公益戰疫”公益保障計劃,為符合保障條件的社會大眾提供免費保障,保障內容涵蓋20萬元保額的新冠肺炎身故保障金。

楊錚特別指出:“我們優先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公安民警、媒體記者、志願者等群體開放領取,向不顧個人安危、逆行而上的抗疫英雄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給予最安心的支持。另外,還持續面向各行業復工人員推廣‘i康保·公益戰疫’公益保障計劃,為廣大社會民眾免費添置健康保障,積極助力有序復工復產。”截至3月中旬,“i康保·公益戰疫”贈險產品已累計被領取500餘萬份。

在被問及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保險業的影響時,楊錚認為,新冠肺炎疫情雖然短期內對業務發展產生一定影響,但更強化了民眾的健康、保障意識。與此同時,保險行業在應對疫情過程中,通過優化理賠標準及流程、擴展賠付責任、藉助科技提供創新服務、捐款捐物、贈送保障等一系列舉措,體現了應有的專業能力和社會責任,在民眾心目中塑造了行業積極形象。

楊錚表示,因為疫情導致的客戶行為線上化加速,保險行業的運營也將因此產生一些變化,比如運營模式數字化、科技應用驅動創新等。隨著互聯網和電商的發展,疫情對客戶的空間限制加速了客戶行為線上化轉型的趨勢。各種雲端化、線上化、無接觸的場景融入到客戶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疫情中的在線辦公、在線教育、在線購物、在線醫療等。當客戶行為的線上化遷徙進程加快,保險業需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思考對側重線下實現的運營環節,如保險銷售、保單服務、健康醫療服務等,進行線上化改革和轉型,來應對這一機遇和挑戰。科技驅動一直是近年來保險業發展的主旋律,此次疫情下,很多科技的應用在保險業顯現出更多的可能性,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如通過確診病例追蹤行動軌跡、不同地區利用大數據進行醫療資源的精準匹配,為抗擊疫情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持。未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也將從產品定價、細分客群、智能保顧、風險管控等方面對保險業產生更大影響,也讓民眾享有更為智能、便捷的保障體驗。

互聯網移動戰略顯成效,全流程科技賦能提質效

為了配合疫情防控,中國平安2019年的全年業績報告發佈會首次採用線上方式舉行。在發佈的年報中,平安健康險亮點頻現。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平安健康險業務高速增長,同比增速達 66%。同時得益於風險管控、投資收益貢獻等利好因素,盈利能力穩步提升,已連續三年盈利,實現了規模質量雙豐收。

楊錚介紹稱,近年來在平安集團“金融+科技”“金融+生態”戰略指引下,平安健康險持續推進“移動互聯網”發展,依託於平安健康APP平臺,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高科技手段,以健康險產品和服務為載體,圍繞健康生活、疾病就醫、康復護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保單管理和健康管理服務。截至目前,依託平安健康APP平臺,平安健康險已為近2000萬客戶提供一站式保險保障、就醫服務與健康管理服務。此外,通過科技賦能,全面提升運營效率,打造了以E智核、AI客服、E秒賠等為代表的覆蓋保前、保中、保後的系列智能創新項目,大大提升了客戶體驗,並有效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經營效率。

具體來看,在投保環節,平安健康險打造了行業創新的智能核保技術,簡化客戶的投保流程,並通過搭建預測模型和疾病圖譜等,優化核保告知路徑,擴充可保人群範圍,惠及近百萬受眾。應用大數據技術和核保風控模型擴充承保的同時,也使得風險可控。在服務環節,通過AI機器人,為客戶提供7×24h在線的智能服務,客戶可自由選擇智能客服或人工客服,隨時隨地諮詢問題並辦理保單業務。在醫療健康環節,通過數據庫建設和醫療評價模型,建立業內領先的醫院和專家醫生網絡,線上可提供實時的家庭醫生問診及送藥,線下就醫時客戶可提前在線預約定點網絡醫院,享受平安駐點人員陪診服務,同時還可享受免付費直接結算服務,打通線上、線下的醫療服務場景,形成一站式服務閉環。在理賠環節,運用OCR、大數據模型和機器學習算法等多項智能技術,打造了行業創新的E秒賠服務,為客戶提供理賠款秒速到賬的極致體驗。同時推出了醫療險預賠服務,可為客戶提前賠付,緩解費用壓力。據透露,後續還將推出E結算服務,可實現客戶直付就診後費用自動結算,醫院和保險公司之間無需寄送就診材料,進一步提升醫院與險企之間的協同能力與服務效率。

結合這次疫情來看,對於平安健康險未來的發展,楊錚指出:一是要堅定落實移動互聯網戰略,加速數字化轉型。由於本次疫情,客戶行為和習慣趨向線上化,對應的,保險公司在銷售、客戶服務、運營和經營模式方面也要隨著市場和客戶的變化而調整。平安健康險將持續推動線上化銷售渠道建立及數字化、無紙化運營流程的優化;同時,進一步研究公司向互聯網科技保險公司轉型的過程中,需要重新構建哪些符合數字化轉型需求的新能力和新流程,賦能應用到保險產品的創新設計、健康管理服務創新、風險管控和公司經營提效。二是要建立核心醫療網絡及服務能力。作為專業健康保險公司,醫療服務和醫療網絡是平安健康險的核心競爭力。此次突發疫情讓我們看到集中化的高質量醫院系統仍將是醫療體系的核心,後續,平安健康險將持續推進醫療網絡體系建設,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與體驗 。

健康險意外險新政頻出,以客戶為導向精益求精

目前,我國健康險已進入發展的快車道。據統計,2019年健康險規模達到7066 億元,同比增長30%,自2013年以來,複合增長率達36%。但與國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商業健康保險仍有很大潛力,2019年,健康險在整個保險市場中佔比為16.6%,德國、美國2016年的健康險佔比已分別達到32.26%和26.88%。

而近期多項政策密集出臺,對我國健康險發展呈利好趨勢。2019年11月的新《健康保險管理辦法》,2020年1月的《關於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關於進一步規範健康保障委託管理業務有關事項的通 知》等新政,以及《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和《關於規範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兩份徵求意見稿,為我國健康險的規範發展指明瞭方向和路徑。

健康險被認為是保險業未來最大的市場。在楊錚看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商業健康保險近年來高速增長,已成為保險行業發展的新動力和國家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為平安集團大醫療健康板塊重要成員、國內領先的科技健康險公司,平安健康險始終堅持“保險姓保”,持續發展保障型健康保險。監管近期發佈的一系列新政將引導行業規範經營,支持專業健康險公司為社會、為客戶提供更完善、更全面的健康保險和健康服務,同時對健康保險的專業要求也更高。

作為平安健康險的掌門人,他表示:“平安健康險自成立以來,始終聚焦於產品力與服務力提升,並不斷推動健康管理的發展,新政將激勵我們不忘初心,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精益求精。”具體而言,平安健康險將積極準備長期醫療險產品的研發工作,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穩定優質的商業保險保障;同時,探索提供多種形式的健康管理服務,並與保險產品有機結合,助力社會大眾健康水平的提升;針對新藥品、新醫療器械和新診療方法,研究相應的保險產品,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需求;積極主動推進與醫療機構、基本醫保部門的合作,實現信息互聯和數據共享,並應用於風險管控和產品研發。

此外,近日銀保監會官網發佈的《關於加快推進意外險改革的意見》強調了2020年及2021年的改革任務,意外險市場將進行全面改革。對此,楊錚自信滿滿地表示,平安健康險一直以來都致力於專業化的健康保險經營和發展,意外險新規的出臺將引導行業更規範、更自律的經營意外險業務,同時有利於平安健康險向客戶提供更為豐富的保障產品組合,指引平安健康險向更專業化的道路邁進。

保險保障+就醫服務+健康管理,醫療資源網絡助力藍海遨遊

目前國內共有7家專業健康險公司,除此之外,還有上百家產壽險公司在經營健康險業務,對於已然到來的健康險藍海市場,是廝殺還是遨遊?作為國內專業健康險公司的第一梯隊,楊錚對於自家公司的自信溢於言表。他說道,自2005年成立,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平安健康險已建立起“保險保障+就醫服務+健康管理”的一站式健康服務體系,且依託於平安健康APP平臺,大力推動線上化、智能化發展,以助力客戶體驗與運營效率提升。

在就醫服務方面,平安健康險已建立起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優質的醫療資源網絡,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100萬名醫生,10萬家診所和醫院;覆蓋中國871家醫療機構,其中 80%是其所在城市排名前十的綜合醫院。基於強大的醫療資源網絡及科技能力,平安健康險已建立以醫院查詢、在線預約掛號、在線問診送藥、就醫綠通、二次診療、醫院駐點導診陪診、緊急救援,直接結算、腫瘤特藥、慢病配藥、康復護理等為代表,診前、診中到診後的全流程服務體系。

在保險保障方面,以“平安e生保”“抗癌衛士”系列產品等為代表的普惠型產品持續引領行業創新,同時已建立起從普惠到中、高端保障均涵蓋的產品體系,以滿足不同人群的保障需求。如近期全新推出的高端醫療保障——平安尊優人生全球(2020版)醫療保險,整合了全球醫療領域Top500的高新資源,更打造專屬專家團隊7×24小時在線服務。同時,提供超級綠通服務、專人導診、直接結算等服務,且針對國內計劃免費升級泰國品牌醫療網絡,開啟境外高端就醫新體驗。

在健康管理方面,率先引進與歐美同步的健康管理計劃,從瞭解受眾健康出發,鼓勵受眾運動以改善健康,同時在運動後給予一定獎勵以提升受眾積極性,從而形成“越運動、越健康、越獎勵”的良性循環。2017年底,平安健康APP即推出首款健康管理產品——免費的“i動保·重疾”保障計劃,平安健康APP用戶可通過步數換保障,最高每年可獲得10萬元重疾保額。2019年8月,平安健康APP再次升級“i動保”系列產品,推出行業首款免費百萬醫療險——平安i動保·醫療。平安健康 APP 用戶首月可直接領取100萬元/月的免費保障,次月起,用戶僅需每月20萬步(即每天6666步)即可獲取100萬元/月的醫療險保額,是一款真正免費的保險產品,在助力保障普惠、提升大眾保障意識及行業革新方面影響深遠。

在談及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大背景下,我國健康保險的發展還需在哪些領域突破時,楊錚認為,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創新。

一是大力鼓勵商業健康險積極參與醫療體制改革。

建議出臺更加明確、細化的落實方案和指導意見。例如支持保險公司探索開發以家庭醫生服務為主要保障內容的 產品、規範商業險的引流行為、明確商業健康險支付家庭醫生費用路徑等。持續細化規範行業發展,避免無序競爭、惡性價格戰、低服務水平等惡性競爭行為,切實保障客戶利益。鼓勵健康險專業化經營,打造專業健康保障和健康服務能力,助力商業健康險在 我國醫療體制改革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是加強醫療機構合作,打破健康數據壁壘。

健康險行業應主動加快推進和醫療機構、基本醫保部門的合作,力爭早日實現信息互聯和數據共享,可積極發揮商業健康險對醫療費用和風險管控的作用,促進不合理費用支出的降低。同時,可將數據應用於提升產品定價研發能力,擴展健康險的可保範圍和可保人群,使更多原本無法承保的民眾享受到優質的健康管理服務和健康保障。

三是產品供給側改革,滿足客戶多層次需求。

健康險行業應更多地參與佈局健康全產業鏈,藉助自建、控股、參股、戰略合作 醫療機構、藥品生產及流通企業等方式,通過打通上下游,建立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健康管理醫療服務閉環,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保障和服務需求。

四是藉助科技力量,服務中小微企業。

健康險公司需更加積極地推動科技應用,以此提升專業的定價和風險管理能力。通過科技手段,進一步簡化流程、便捷廣大中小微企業,為其提供靈活、高性價比的健康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務,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五是創新健康管理服務,促進人民健康。

健康險行業應積極探索,創新符合客戶需求及行業發展階段的健康服務管理標準。將對客戶的保障和服務,從事後理賠擴展至事前預防、從院內就醫擴展至院外康復等,體現“治未病”的理念,讓全民更健康。

未來已來。楊錚表示,平安健康險將以“中國領先的科技健康險公司”為願景,藉助科技手段在客戶經營、產品、服務、風控等領域持續創新,為行業轉型升級摸索探路、積累經驗,搭建互聯網醫療生態,突破商業健康險的發展困境,形成“保險保障+就醫服務+健康管理”協同發展的生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