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三十)

商丘網——京九晚報

惠子善譬

“惠子善譬”中的惠子即戰國時宋國人惠施,人稱“惠子”。這一成語是說惠施說話擅長打比方。後來指把別人的長處看作短處,強迫別人放棄自己的長處去說話、辦事,那是行不通的。。

典故出自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劉向(約前77年—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彭城人)所著的《說苑·善說》。惠子善譬是《新序》中講的一個故事:“客謂梁王曰:‘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無譬,則不能言矣。’王曰:‘諾。’明日見,謂惠子曰:‘願先生言事則直言耳,無譬也。’惠子曰:‘今有人於此而不知彈(彈弓)者,曰:“彈之狀何若?”應曰:“彈之狀如彈。”則諭乎?’王曰:‘未諭也。’‘於是更應曰:“彈之狀如弓,而以竹為弦。”則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說者,固以其所知,諭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 ‘無譬’,則不可矣。’王曰:‘善!’”

文中的梁王指梁惠王。這段話譯成白話便是:有賓客對梁惠王說:“惠子談論事情的時候擅長使用比喻,大王如果不讓他使用比喻,他就不能說話了。”梁惠王說:“好吧。”第二天梁惠王召見惠施,對惠施說:“我希望先生談論事情直接說,不要使用比喻。”惠施說:“現在如果有一個不知道彈弓是什麼東西的人在這裡,他問你:‘彈弓的形狀是什麼樣子的?’如果回答說:‘彈弓的形狀就像彈弓一樣。’那麼能使他明白嗎?”梁王惠說:“不能使他明白。”惠子接著說:“在這時換個說法回答他:‘彈弓的形狀像把弓,用竹片做的。’那麼能使他會明白嗎?”梁惠王說:“可以使他明白。”惠施說:“說話的人,一定要用人所熟知的,來讓人們明白所不熟知的,從而使人們明白。現在大王說‘不要使用比喻’,那是不行的。”梁惠王說:“你講得好。”

梁惠王即戰國時魏國的國君魏惠王。當時的魏國都於大梁,稱梁,因此又稱梁國。惠施(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是戰國時期宋國(今河南商丘)人,和莊子是同鄉、同窗,又是好朋友;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辯客和哲學家,是名家思想的開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魏國宰相。惠施是合縱抗秦最主要的組織人和支持者。他主張魏國、齊國和楚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並建議尊齊為王。魏惠王在位時,惠施因為與張儀不和而被驅逐出魏國,去了楚國,楚王接待了他。大臣馮郝對楚王說:“在魏國擠走惠施的是張儀。大王與惠施結交,這是在欺騙張儀。我認為大王這樣做不可取。惠施是因為張儀排擠他才來到楚國的,他也定會怨恨您與張儀結交,如果惠施知道這種情況,他一定不會來楚國。而且宋國國王──偃對惠施不錯,諸侯中無人不知。現在,惠施與張儀結仇,諸侯中也無人不曉。惠施與大王結交,您便拋棄了張儀。我不理解大王這樣做是有些輕率呢,還是為了國家的大事呢?大王不如幫助惠施,送他到宋國去。然後對張儀說:‘我是因為您才沒有接待惠施的。’張儀必然感激大王。而惠施是個被排擠、遭困窘的人,大王卻幫助他到宋國去,惠施也必然感激大王。這樣您實際上不失為張儀著想,又可以使惠施感恩戴德。”楚王說:“好。”就把惠施送到宋國來了。

《戰國策》這樣記載:“張儀逐惠施於魏。惠子之楚,楚王受之。馮郝謂楚王曰:‘逐惠子者,張儀也。而王親與約,是欺儀也,臣為王弗取也。惠子為儀者來,而惡王之交於張儀,惠子心弗行也。且宋王之賢惠子也,天下莫不聞也。今之不善張儀也,天下莫不知也。今為事之故,棄所貴於仇人,臣以為大王輕矣。且為事耶?王不如舉惠子而納之於宋,而謂張儀曰:‘請為子勿納也。’儀必德王。而惠子窮人,而王奉之,又必德王。此不失為儀之實,而可以德惠子。’楚王曰:‘善。’乃奉惠子而納之宋。”

公元前319年,魏惠王死後,由於東方各國的支持,魏國改用公孫衍為相國,張儀失寵離去,惠施重回魏國。

“惠子善譬”的故事是歷史上的經典,成為成語後,被用來比喻把別人的長處看作短處。

示例:“一個企業好的機制,就是要讓員工各盡其能,發揮特長,如果要像‘惠子善譬’講的那樣,恐怕是要出大問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