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痛的要“命”,原來是因為——

刮痧痛的要“命”,原來是因為——


前不久,楊丞琳在微博曬出頸部刮痧的照片,還留言稱:“聽說感冒喉嚨痛時,在前後頸部刮痧會比較舒緩,我等著!明天告訴大家有沒有效。”


照片中,她的脖子上刮痧的痕跡非常明顯。對此,有網友留言稱,“好嚇人”“心疼你,刮痧是不是很痛啊?”“我感受過,真的痛,注意身體”等等。


從留言可以看出,很多人還是不瞭解刮痧。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關於“刮痧痛”的話題。


刮痧痛不痛,要看“通不通”


中醫有一句名言: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意思是說人體經脈通則身體正常,不會感覺疼痛或不舒服,而經脈不通就會引起疼痛或疾病。


刮痧痛的要“命”,原來是因為——


比如,經常坐在電腦前工作或經常玩手機的人,長期保持一個姿勢不動,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肩頸的氣血循環變慢,乳酸逐漸堆積,進而出現肩頸痠痛、刺痛、僵硬的感覺。


為什麼動一動或捏一捏就會感覺好一些?就是因為一動氣血就通暢一些,乳酸隨著氣血循環代謝出去了。


又比如很多女孩子痛經。中醫認為,痛經的發病原因是經期或經期前後受到致病因素(主要是寒、溼)侵襲,導致衝任二脈氣血運行不暢,胞宮血行瘀滯,或衝脈、任脈及胞宮失於溫煦,由此引發痛經。


為什麼每月例假或痛經的時候喜歡抱個暖寶寶、喝點熱水等會感覺舒服一點?這種外界的“熱”溫煦胞宮,氣血循環加快,淤滯得到改善了。


因此,刮痧痛不痛,首要得看您身體“通不通”。楊丞琳頸部出現了紫色、甚至黑色的痧斑,說明瘀堵比較嚴重了!


刮痧痛的要“命”,原來是因為——


刮痧痛不痛,“工具”“介質”“手法”很重要


刮痧器具——要在刮痧的過程中降低疼痛感,刮痧板表面必須圓滑。(澡堂大多用硬幣來刮痧,痛不痛可想而知吧~)


刮痧介質——刮痧時,刮痧介質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必須保證潤滑度,以降低疼痛。(建議大家用純植物精油,保證潤滑度的同時,能將精油中蘊含的有效物質供給組織、器官、細胞。)


刮痧手法——刮痧力度手法包括補法(速度慢,力度小)、瀉法(速度快,力度大)、平補平瀉(介於補法與瀉法之間)。專業的刮痧師一定會因人而異(虛實、 寒熱 、表裡、 陰陽、受力程度)採取不同的手法。


如果這三者均能夠達到要求,會大大降低體驗者的疼痛。

刮痧痛的要“命”,原來是因為——

刮痧痛不痛,看您“緊張不緊張”


是不是很詫異?痛不痛和“緊張”有毛線關係啊?


答:一定有關係。試想一下,緊張和放鬆兩個狀態,哪個您的觸覺更靈敏呢?緊張的時候,您的所有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刮痧板和刮拭的部位上,很輕微的疼痛您都能感覺出來!另一方面,緊張的時候,肌肉、皮膚、血管等均處在緊繃狀態,會增加疼痛感。


刮痧的基本方法和部位


刮痧準備

刮痧最好用專門的刮痧板,家庭也可用水牛角刮痧板。除頭部外,刮其他部位都需先塗抹刮痧油後再刮痧,如沒有用香油也可暫時替代。


>>刮痧步驟


1.頭部

功效:促進頭部血液循環,使頭腦清醒,有利於增強記憶力。

刮痧痛的要“命”,原來是因為——


百會及四神聰,再刮頭維至風池,重刮頭維、風池,然後點按太陽穴。


2.頸肩部

功效:長期堅持可清除機體代謝產物,起到疏通經絡、調整臟腑之功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刮痧痛的要“命”,原來是因為——

順序:取穴從風池穴至肩井穴、風府穴、大椎穴、肩髃穴,從上至下依次刮拭。


3.四肢

功效:刮拭四肢經絡可促進血液循環,有效預防疾病,清除體內毒素。

刮痧痛的要“命”,原來是因為——

順序:取穴曲池穴、合谷穴、內關穴、外關穴、足三里,沿經脈循行方向刮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