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想學好鍼灸、艾灸、刮痧......不知道經絡怎麼可以

《黃帝內經》中有這樣一句話“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寥寥幾語,卻道出了經脈的重要性。今天就來跟您聊一聊,咱們為啥要學習經絡?告別枯燥的論述文,咱們先從一些案例來看看!

1、為什麼巔頂頭痛針灸要取太沖穴


想學好針灸、艾灸、刮痧......不知道經絡怎麼可以

我們常說的巔頂頭痛(厥陰頭痛),用白話講就是腦袋瓜子頂部疼。巔頂為陽脈之海,諸陽之會,清陽之腑。足厥陰肝經氣血上行於巔頂,與督脈匯合。

我們所知道,足厥陰肝經的止於期門穴。但是肝經的氣血是會運行到巔頂的。當肝陽上亢的時候,會將燥熱之氣上傳與巔頂。巔頂部分過於燥熱,導致巔頂頭痛。很多時候,巔頂頭痛會伴有煩躁易怒的現象。太沖穴為肝經的輸穴和原穴。肝經的燥熱之氣由此向上衝行。所以取太沖穴是顯而易見的。

經絡的學習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它會指導我們如何的應用針灸這個方法。針灸的手法再好,沒有經絡知識,卻也是毫無用處。

2、為什麼脾胃虛寒型溼疹要灸中脘穴


想學好針灸、艾灸、刮痧......不知道經絡怎麼可以

咱們之前發過一篇有關溼疹的艾灸調理的文章。在文章中提到好發於腹部的溼疹,要艾灸中脘穴。易發於腹部的溼疹,常見於脾胃虛寒。與脾胃對應的經絡是,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

先說說中脘穴的位置吧,中脘穴位於臍中上4寸,這個位置正好是胃幽門部。中脘穴又是胃經的募穴,中脘是任脈上的穴位。因為胃經與任脈的交會之穴就是中脘。中脘穴的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與胃經氣血同性,所以可直接調控胃腑氣血的陰陽虛實。對於胃寒的人中脘穴艾灸是適合的。

經絡的學習會幫助我們快速的找到合適的穴位和調理方法,如果你學習了經絡,當你碰到問題的時候,你會分析並且能理清整體的思路,到時候你也不會手忙腳亂了。

3、為什麼感冒初起時要在風門穴,肺俞穴刮痧


想學好針灸、艾灸、刮痧......不知道經絡怎麼可以

當感冒初起時,邪氣是在表的。邪氣剛剛侵入我們的身體,刮痧可以幫助我們將邪氣趕出體外。風門穴,肺俞穴是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的經穴。而膀胱經是我們身體的第一道屏障,當邪氣侵入我們身體的時候,首先要進入的是膀胱經。

風門者,風所出入之門。(風邪)邪氣是由風門出入的。當我們刮痧時,會使邪氣從此處出去。邪氣最容易使我們肺臟受損。肺俞穴是肺氣傳輸的地方,此穴刮痧使肺臟的邪氣傳出,再由風門穴排出。

如果你學習了經絡的知識,那麼這個方法就會很容易理解。你也很容易應用。所以學習經絡知識是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