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學習中醫絕技:「刮痧」,學會一招受益終身

刮痧:傳統的自然療法刮痧療法是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它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遵循“急則治其標”的原則,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淤、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目的。

趣味學習中醫絕技:“刮痧”,學會一招受益終身

刮痧療法起源於舊石器時代,人們患病時,出於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撫摩、捶擊身體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時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緩解。通過長期的實踐與積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這也是“刮痧”療法的雛形。

刮痧的具體操作方法,就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刮拭患者某處皮膚。現代醫學認為,痧是皮膚或皮下毛細血管破裂,是一種自然溶血現象,易出現在經絡不通暢、血液循環較差的部位,它不同於外傷淤血、腫脹。刮痧可使經絡通暢,淤血腫脹吸收加快,疼痛減輕或消失,所以刮痧可以促進疾病的早日康復。

現代的刮痧是利用刮痧器具,刮拭經絡穴位,通過良性刺激,充分發揮營衛之氣的作用,使經絡穴位處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環,起到祛除邪氣,疏通經絡,舒筋理氣,以增強機體自身潛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清代著名中醫外治家吳尚先對刮痧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陽痧腹痛,莫妙以瓷調羹蘸香油刮背,蓋五臟之系,鹹在於背,刮之則邪氣隨降,病自鬆解。”現代科學證明,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進血液循環,對於高血壓、中暑、肌肉痠疼等所致的風寒痺症都有立竿見影之效。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趣味學習中醫絕技:“刮痧”,學會一招受益終身

刮痧療法很神奇。刮痧可以退燒,因為發燒時皮膚的毛孔閉塞,刮痧以後使毛孔張開,裡面的風寒可以排洩出來,所以有退燒的功效。刮痧還能消炎。炎症局部充血、紅腫是代謝產物積聚的表現,刮痧後使局部的血液循環得到了改善,新陳代謝也加速了,局部的病理產物如細菌、毒素等可以更快地排洩出去,這樣炎症就可消退。另外,刮痧還能治療頸椎病、腰腿疼、肩周炎、骨質增生,並且有調節內臟的作用。

【杏林小講堂】

趣味學習中醫絕技:“刮痧”,學會一招受益終身

雖然刮痧有很好的功效,在刮痧的同時,還需要注意一些事項:

1、刮痧治療時應注意室內保暖,因為刮痧使毛孔張開,如果被風吹著,容易中寒邪。

2、刮痧出痧後30分鐘以內忌洗涼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拭出痧。再次刮痧時間必須間隔3~6天,以皮膚上痧退為標準。

4、飢餓狀態、運動後、大出血後體質都比較虛弱,不宜刮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