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內定皇位,宋理宗的皇位價值,體現在了宋代理學的發展上

宋理宗,名趙昀,是宋太祖的十世孫。他的父親是趙匡胤次子燕王趙德昭德後裔,母親全氏,家住在浙江紹興山陰。宋寧宗本來沒有兒子,他曾立燕王趙德昭的後裔趙詢為太子,但是趙詢於嘉定十三年病死。八月,他效仿高宗趙構當年的做法,從宋太祖趙匡胤第十世孫中挑選出年齡在十五歲以上的加以教育,作為候選人。次年六月,寧宗選中了高宗趙構的弟弟、趙抦的子嗣趙竑為皇子。趙抦沒有兒子,趙竑是宗室過繼給趙抦的。

南宋的內定皇位,宋理宗的皇位價值,體現在了宋代理學的發展上

當時的朝中大權基本都掌握在右丞相兼任樞密使史彌遠身上。作為皇子的趙竑對於史彌遠的獨子掌握朝權十分的不滿,他的言論被史彌遠安插在他身邊的耳目所告發,於是,史彌遠於是不斷地在寧總面前誹謗趙竑,企圖要廢掉趙竑,另外立他人繼承皇位。後來他偶然遇到了趙匡胤次子燕王趙德昭德後裔,在趙竑被立為太子的時間裡,他想盡辦法把他帶回宮中,改名為趙貴誠。

南宋的內定皇位,宋理宗的皇位價值,體現在了宋代理學的發展上

嘉定十四年八月左右,宋寧宗重病,隨後病死。這時候的皇位就空了出來。史彌遠與楊皇后哥哥的兒子楊氏兄弟相互勾結,欺騙了楊皇后說寧宗遺旨要廢掉皇子趙竑,並且立趙貴誠為皇帝。楊皇后知道史彌遠的手段向來都不簡單,不得不屈服,被迫答應了。為了說明趙貴誠即位的合法性,宣稱:"宋寧宗在世的八月份,即已經將貴誠詔為皇子,改名為昀。"寶慶元年正月,趙竑被史彌遠迫害致死。

南宋的內定皇位,宋理宗的皇位價值,體現在了宋代理學的發展上

宋理宗是史彌遠通過奪嗣政變扶立起來的,他自己也深知道不得人心,因而,他仿效史彌遠,推崇理學,以改善他的形象,贏得了士大夫的支持。寶慶三年,理宗下詔稱:"朕觀朱熹集註《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發揮聖賢,有補治道。朕勵志講學,緬懷典型,可特贈朱熹太師,追封信國公。"這是最高封建統治者首次褒獎推崇朱熹以及《四書集註》,為確定理學思想的統治地位奠定了基礎。

南宋的內定皇位,宋理宗的皇位價值,體現在了宋代理學的發展上

紹興六年十月,史彌遠死,宋理宗親自管理朝政。他信用史彌遠的同黨、右丞相兼樞密使鄭清之。理宗和鄭清之都知道史彌遠掌握權勢的時候的所作所為非常的不得人心,於是,同年十一月,理宗下詔改明年為端平元年,以表示"更化",又將史彌遠的幫兇李知孝、梁成大、莫澤等人貶黜。與此同時,理宗對被史彌遠陷害而死的朱熹的弟子李蟠、陳淧以及名士李道傳等都賜予官名,並且隨後重用真德秀、魏了翁等十餘位名士。其中真德秀被認為是朱熹以後最大的理學家,聲望非常的高。端平元年,真德秀被詔為戶部尚書,後來又被任命為參知政事。魏了翁也受到了重用,先後任同籤書樞密院事、督視京湖軍馬。又兼任督視江淮軍馬,負責長江中下游的全部抗蒙軍事重任,然而,最終因為受到了鄭清之的排擠,被迫自稱生病辭職。

南宋的內定皇位,宋理宗的皇位價值,體現在了宋代理學的發展上

淳祐元年正月,宋理宗下詔將北宋的周敦頤、張載、程頤和南宋理學大成的朱熹從祀於孔廟,分別封了他們汝南伯、河南伯、伊陽伯等職位。接著,以王安石為萬世罪人,將他趕出孔廟。至此,正式確定了理學為南宋官方的統治思想。由於最高統治者的大力提倡,士大夫們紛紛學習理學。理宗因而被修撰《宋史》的元代理學信徒稱讚曰:"後世以理學復古帝王之治者,考論匡直輔翼之功,實自帝始焉!"

南宋的內定皇位,宋理宗的皇位價值,體現在了宋代理學的發展上

中國古代宋朝時期,部分宰相為了朝政的大權,不惜干預皇親皇室,甚至影響了皇位的繼承人。意圖謀求選擇皇位的繼承人,來鞏固自己的朝政大權,史彌遠便是這樣的大臣。宋理宗是史彌遠通過奪嗣政變扶起來的皇帝,自然在朝政方面有著極大的權力。這是中國古代大臣維持自己權力的一種手段。也因為史彌遠推崇理學,宋理宗在這方面下的功夫也不少,不僅下詔稱:"朕觀朱熹集註《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發揮聖賢,有補治道。朕勵志講學,緬懷典刑,可特贈朱熹太師,追封信國公。"還下詔將北宋的周敦頤、張載、程頤和南宋理學大成的朱熹從祀於孔廟。即使理宗等人知道史彌遠在之前掌握大權時候的所作所為很不得人心,但是他們仍然對他所推崇的理學十分的重視,可見他在掌握朝政的大臣對皇帝的治國之政的影響有多大。而這同時也給宋代理學的發展起了很大推動作用,朝廷百官都開始了對理學的態度重視和積極的學習,在中國的哲學史上也是做出一定程度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