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步牛津 老石板路上的魔幻學堂

碎步牛津 老石板路上的魔幻學堂

泰晤士河向前蜿蜒流淌,當它經過牛津的時候,被改稱為艾西斯河。艾西斯河和查爾斯河匯合處,聳立著夢幻般的城市尖塔,這就是英國最古老、最富傳奇色彩的大學城:牛津。其實在牛津鎮有兩所大學,一所是我們常說的牛津大學,綽號“牛大”,另一所是牛津布魯斯大學,綽號“牛不大”。雖然同樣位於牛津城內,但兩所大學卻有著天壤之別,如果想當然地以為古板嚴肅的那個才是牛津大學,那你就錯了。

話說牛津

牛津大學的歷史開始於1168年。由於當時英國和法國存在宗教和政治糾紛,英王亨利二世下令禁止英國大學生到當時的歐洲文化中心巴黎大學留學,並召回了在巴黎大學的英國學者,這些師生們從巴黎回來,就逐漸聚集到了牛津,這實際上就是牛津大學的前身。至於為什麼會聚集在牛津,據說是由於當時亨利二世有一個宮殿建在那裡,可以為學者們提供國王的庇護。隨著大量學生的到來,擾亂了小鎮平日寧靜的生活,於是學生們和小鎮居民的矛盾越來越激化,對罵逐漸發展成了手腳並用,小打小鬧在1355年2月10日終於爆發了武裝衝突,牛津鎮上自發組織了民兵,武裝攻打牛津的學院,學生們也拿起武器,保衛學院,史稱Town and Gown(城鎮和學院之爭)。最後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不得不出面干預,派兵平息了這場衝突,並最終決定牛津鎮處於牛津大學的管轄之下。

雖然裁決有利於學院方面,但以後的幾百年裡,居民和學生卻也相安無事,牛津鎮和牛津大學也聯繫的越來越緊密,像兩棵緊緊糾纏在一起的大樹不分你我。隨著時間的流逝,英國社會各個階層都來牛津創辦學院,幾百年的滄海桑田,牛津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了世界的頂級大學之一,也是名副其實的名人的搖籃。在歷史上有27位英國首相畢業於牛津大學,包括撒切爾夫人、託尼·布萊爾、戴維·卡梅倫和特蕾莎·梅。牛津還曾經培養了來自七個國家的十一位國王,來自十九個國家的二十八位總統及總理(如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和六十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

作為英國最古老和最著名的大學,牛津在歷史充滿了光榮和夢想。英國人常說:“一張牛津文憑在手,足以笑傲天下”。在等級觀念根深蒂固的英國社會,拿到了一張牛津大學的畢業證書,就等於打開了通往上層社會的大門。雖然現在牛津大學在世界各大學的綜合排名中已經從榜首跌落下來,但在當今世界學術界,言必稱牛津已經成為了一個傳統。世界各國的學子也都把能踏入牛津的大門作為學生時代最大的理想。

碎步牛津 老石板路上的魔幻學堂

在高處俯瞰牛津大街

碎步牛津 老石板路上的魔幻學堂

古老寧靜的牛津校園

碎步牛津 老石板路上的魔幻學堂

牛津的吶喊,衝破了中世紀的黑暗

碎步牛津 老石板路上的魔幻學堂

牛津最古老的學院之一:貝利奧爾學院

城堡牛津

我的牛津之旅從鎮中心的殉道者紀念碑開始,首先經過古老的貝利奧爾學院,沿著著名的寬街(Broad Street)向前行走,看過錢鍾書曾留學過的埃克賽特學院,穿過連接赫特福學院的威尼斯橋,我看到了高雅華貴的拉德克利夫閱歷室——這是牛津的標誌性建築,也是牛津城內最上鏡的建築。觀賞拉德克利夫閱覽室的最佳地點是那座建於14世紀的聖母瑪麗亞教堂屋頂。在一樓順著彎曲狹窄的樓梯爬到教堂頂部的觀景臺,眼前豁然開朗,牛津美麗的風景盡收眼底:牛津獨特的城堡式建築沐浴在夕陽中,遠處教堂的尖塔籠罩著一層薄霧,一群鴿子騰空而起,飛翔在天際。

牛津是一個充滿魅力和活力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會有大批的遊人到來這裡。古老、寧靜和純樸,是牛津留給我的最初印象。中世紀古老的樓房臨街而立,高聳的尖塔指向天空,裝飾整齊的柱頭向遠方排列。各個時代滿長青藤的古老庭院,散落在小鎮的各處,頗有中世紀的風情。牛津的建築主要以土黃色和灰色為主,大多數學院也都是方型的城堡式建築,上面寫滿了古老和滄桑。哪一座房子歷史最悠久?至今仍莫衷一是,據說三大元老級學院Merton College、University College以及Balliol College至今還在為誰是牛津最古老的學院而爭論得天昏地暗……

相對於劍橋的浪漫和開放,牛津給人的感覺是更多一份保守和沉重。劍橋的美麗是外在的,遊人們在康河上盪舟,就可以體驗到劍橋極至的景色,而牛津的美麗景色都是深藏在每個學院內,我在牛津遊覽的時候,很多的學院都不對遊人開放,所以只能在學院的圍牆外欣賞裡面的美景。牛津的很多學院都建有美麗的花園,裡面的各種鮮花在光影裡搖曳,臨街古老的樓房門窗上也爬滿了五顏六色的長青藤,彷彿輕輕推開大門,就會走入時光隧道,進入愛麗斯和哈里·波特的童話世界之中。

碎步牛津 老石板路上的魔幻學堂

牛津的學院大多都是方形結構

碎步牛津 老石板路上的魔幻學堂

牛津的一條街道

碎步牛津 老石板路上的魔幻學堂

晚霞中美輪美奐的牛津城

碎步牛津 老石板路上的魔幻學堂

赫特福學院的威尼斯橋

碎步牛津 老石板路上的魔幻學堂

充滿童話色彩的一扇窗

魔幻牛津

牛津冷色調的建築和低沉灰暗的天空,使這裡的一切都顯得有一絲沉重。然而牛津卻孕育出了許多美麗的童話。走在牛津的街道上,我常常會想,為什麼看似嚴肅古板的牛津會如此地富有魔幻色彩?《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作者卡羅爾曾在牛津當過數學老帥,童心未泯的他把牛津的每一處景緻都融入了愛麗斯的夢境中。馬德林學院是一個景色優美的學院,中世紀的禮拜堂有一個壯觀的塔樓,上面很多有令人驚歎的怪物雕塑。據說《納尼亞傳奇》的作者劉易斯從這些怪獸中得到了許多啟發。托爾金在默頓學院任教多年,牛津古老而又神奇的傳說帶給他靈感和想象的翅膀,從而寫出了不朽名作《指環王》。英國大作家王爾德曾經就讀於馬德林學院,在他的第一部童話集《快樂王子》中可以找到牛津的影子。基督教堂學院是牛津最大的學院,擁有全世界最出風頭的大食堂,因為電影《哈利•波特》中氣勢恢弘的魔法學校食堂就是在這兒取景。

最後來到基督教堂學院,尋找可供500人同時進餐,氣勢恢宏的大食堂。當聽到7噸重的湯姆大鐘恪守著古代的傳統準時敲響101下,以紀念學院剛成立時的101個成員時。我忽然領悟到,最美的童話,皆緣起於刻骨銘心的懷古,牛津的浪漫,皆來自於對昔日精神家園懷著感激的銘記。在幾百年的歷史長河中,牛津就像是一個充滿智慧,飽經風霜的老者,雖沉默寡言,安坐在英倫一角,但不用開口說話,就會招來全世界敬仰的目光。因為這份沉靜是千年的等候,是百年的孤獨,是傳世的心領神會。

碎步牛津 老石板路上的魔幻學堂

愛麗絲的夢境中處處有牛津的影子

碎步牛津 老石板路上的魔幻學堂

透過圍牆,看到花園般的庭院

碎步牛津 老石板路上的魔幻學堂

推開大門,彷彿愛麗絲會從房子裡走出

碎步牛津 老石板路上的魔幻學堂

牛津的一切,處處閃爍著科學和智慧之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