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旷世奇谋?——蜀将魏延子午谷战略的夭折

一个旷世奇谋?——蜀将魏延子午谷战略的夭折

诸葛亮与魏延剧照

  公元228年,弱小的蜀汉帝国丞相诸葛亮,准备发动对曹魏帝国的军事行动,蜀国著名的名将、司马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认为这是灭掉曹魏统一天下唯一可行的办法。丞相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的建议,最终导致北伐失败。

历史上,对于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争议很大,有褒有贬,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的有实现的可能么?

一个旷世奇谋?——蜀将魏延子午谷战略的夭折

蜀魏的力量对比

在三国晚期,从力量对比来看,魏蜀吴三方,蜀汉的实力最小,人口不到百万,士兵更是只用10多万。与人口超过500万 ,军队50万的魏国来说,简直是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因此,蜀汉要想取胜,必须使用奇招,出奇兵。

一个旷世奇谋?——蜀将魏延子午谷战略的夭折

诸葛亮的北伐

公元228年,诸葛亮在平定了南中叛乱,巩固后方,积蓄力量后,欲实行西出祁山,进据陇右,相机攻占关中,再进取中原”的战略方针。

在看看魏国,去年即227年魏文帝曹丕刚死,明帝曹睿刚刚即位,主少国疑,魏国的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权力再分配的争夺,被排斥的大臣惊惧不安。

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是步步为营的蚕食政策,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攻取郿县,使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一支人马为疑军,据箕谷(箕山之谷,在令太白岭之西坡);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攻祁山(今甘肃西和县北七里)。

一个旷世奇谋?——蜀将魏延子午谷战略的夭折

魏延的奇谋

在一次军事会议上,蜀汉大将魏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奇谋:走子午谷奇袭,这一设想堪比西汉时期韩信暗度陈仓。

魏延对诸葛亮阐述了这次子午谷奇谋的战略安排:

我听说夏侯楙是曹魏皇家的女婿,既没有胆量,有没有谋略,请交给我精锐部队五千人,另交给我五千人的后勤补给部队,我从褒中(陕西省褒城县)出发,沿着秦岭南麓东行,到达子午谷(子午谷长330公里,北方出口称“子口”,南方出口称“午口”,悬崖峭壁,沿途是数不清的栈道桥梁,至为险要,传说子午谷是东汉王莽所通。),即入谷北进,不过十天,就可进抵长安。

一个旷世奇谋?——蜀将魏延子午谷战略的夭折

夏侯楙一听说军临城下,必然吓的弃城而走,那时候,长安城里,只剩下督军监察官和西都长安市长(京兆太守);曹魏的粮仓,以及民间粮食,足够维持我们部队给养,等到曹魏帝国在东方集结兵力,最快也要20天左右,而丞相的大军,从褒斜谷北上,也应抵达长安城下,如此,咸阳以西,就可有一举收复。

一个旷世奇谋?——蜀将魏延子午谷战略的夭折

概括一下,魏延将军子午谷奇谋成功与否,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第一,魏延要在10天内走完660里的子午谷后出谷再北走100里才能到达长安,平均每日行军速度只要达到76里,而且还被能被曹军发现。

第二,夏侯楙听到魏延奇兵突然到达,不抵抗弃城而逃

第三,魏延抢到粮仓

第四,曹魏援军20天内无法抵达长安,而丞相诸葛亮必须20天内自斜谷打到长安。

  因此,后来很多历史学家认为:魏延子午谷奇谋成功的概率很小。

一个旷世奇谋?——蜀将魏延子午谷战略的夭折

丞相诸葛亮的反应

丞相诸葛亮听后,摇摇羽毛扇说:此计谋危险性太大,不如从平坦的大道进军,直接夺取陇右(陇山之西——甘肃省东部),可以有完全的把握取得胜利,却不必有任何冒险,拒绝了魏延的谋略(《魏略》)。

至此,这一大胆惊人的奇谋夭折。不久,因马谡街亭之败,北伐的成果全部葬送。

一个旷世奇谋?——蜀将魏延子午谷战略的夭折

魏延将军

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战略

从军事角度分析,魏延将军的子午谷奇谋,尽管饱受争议及批判,但仍然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大战略,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分析一下古今中外的类似战例:

1、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二战突破阿登防线,与魏延的子午谷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调出奇制胜,在认为最不可能的地点以最不可能的方式出现,迅速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这是古今制胜之道,以弱克强的法宝!

2、公元前205年,大将军韩信暗度陈仓。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大将军韩信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

一个旷世奇谋?——蜀将魏延子午谷战略的夭折

3、曹操与袁尚的白狼山战役。

公元207年,曹操为消灭北方乌桓势力和袁氏残余势力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曹操遂采纳郭嘉关于千里奔袭、兵贵神速的建议,曹操下令以主力从敌防卫空虚的地带,攀崎岖小道,出卢龙寨,跋涉500余里,越白檀、平岗,进抵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以东。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战役的结果曹操方面取胜,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

军事行动,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冒险性,在已知的资料中,看不出当时曹魏在子午线设有伏兵,夏侯楙的智谋和能力也不会预料到,而且从今后的报道,却看出不仅子午谷一线,就是曹魏全国,都没有戒备,因此,奇兵一出,大军压境,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旷世奇谋?——蜀将魏延子午谷战略的夭折

诸葛亮丞相的功过

诸葛亮是优秀的政治家,最擅长的是内政与外交,但他不是一个军事家,缺乏战场临机决断,出奇制胜。

诸葛亮做主帅时,由于他天生谨慎性格,魄力不足,在军事上他追求十拿九稳,但是军事上恰恰没有万全之策。最终,诸葛亮选择了攻祁山的逐步蚕食战略,如同隔山打牛,徒消耗士卒生命和国力,而曹魏则坚如磐石。最终在持久战中消亡。

一个旷世奇谋?——蜀将魏延子午谷战略的夭折

失落的魏延

可悲的魏延

魏延将军看似荒诞的子午谷奇谋,尽管外界大多不看好,但是军事战斗,谁又能说得清呢。可悲的魏延英雄无用武之地,被驱逐到错误的地方,打绝望无意义的战争,而最后,被诬谋反后,死于自己人刀下,从此蜀国再无高人。

魏延将军的子午谷奇谋,为中国战争史留下了一笔,褒贬不一,但是,战争的诡异,阴谋与阳谋,奇袭与强攻,不是写在书本上,和头脑中,靠的实战的检验,古今中外历史上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战争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