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中国排坛:辽宁出主攻,军旅出副攻,津门出二传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较大,不同省份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地域文化。这种独特性也反应在了排球项目上,一些水平较高的地方队经常出现比较扎堆“出产”同一个位置优秀运动员的现象,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聊聊这方面的话题。

趣话中国排坛:辽宁出主攻,军旅出副攻,津门出二传

杨昊、张越红、楚金玲和王一梅(因年代久远,肖建华的照片未能找到)

辽宁出主攻

提起辽宁女排,球迷朋友们首先想到的是哪位著名排球运动员呢?是王一梅?丁霞?杨昊?张越红?还是颜妮?辽宁女排是我国排坛的一支老牌强队,几十年来长盛不衰。在岳金库任主教练时期,曾演练出24套战术,率先在比赛中使用了单脚背飞技术,实现了全国大赛5连冠,是一支很有底蕴的强队。很长一段时间,辽宁女排秉承着非常典型的北派打法,强调高度和力量,因此,她们对于主攻的培养既重视,又有心得,一批优秀主攻源源不断的涌现。

趣话中国排坛:辽宁出主攻,军旅出副攻,津门出二传

老帅岳金库

肖建华是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的一位优秀主攻,是当时少有的身高超过1米90的队员。她既高大,又灵活,弹跳出众,点高力大,人也英姿飒爽,非常漂亮,是继郎平之后,又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天才选手。她1993年入选中国女排,在超霸杯和亚锦赛上都有非常出色的发挥,被誉为“第二个郎平”。正当全国球迷为中国女排再次崛起而无比期待之际,在备战1994年世锦赛和亚运会期间,肖建华被查出患有心脏病,不得不退出排坛,让球迷们无比遗憾。

趣话中国排坛:辽宁出主攻,军旅出副攻,津门出二传

杨昊、张越红、楚金玲、王一梅

进入2000年以后,辽宁女排培养的优秀主攻如井喷般涌现,杨昊、张越红、楚金玲、王一梅等各个都是中国排坛响当当的人物,杨昊和张越红是“黄金一代”的代表,她们虽然个子不高,但是身体素质出色,技术娴熟,为中国女排夺得雅典奥运会冠军立下汗马功劳;楚金玲和王一梅基本是同时期的队员,身体条件都非常出色,特别是王一梅,16岁就进了国家队,这个又高又壮、朴实可爱的小姑娘,在中国女排的低谷期,以雷霆万钧、势大力沉的扣球闪耀国际排坛,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时至今日,32岁的大梅凭借对排球事业的无限热爱,依然奋斗在排球场上,虽然她已经不再是国家队的一员,但是仍然有相当多的球迷对她念念不忘。楚金玲是中国女排的另一门重炮,具备十分强大的个人能力,非常可惜的是,由于性格过于内向,缺乏运动员气质,限制了她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再加上受到伤病的影响,楚金玲连续错失了雅典和北京两届奥运会,于2014年退役。有不少网友评价楚金玲是中国女排历史上最悲情的运动员。

趣话中国排坛:辽宁出主攻,军旅出副攻,津门出二传

曹慧英、吴咏梅、赵蕊蕊、袁心玥

军旅出副攻

长期以来,八一女排都是中国排坛的领头羊之一。她们在国内重大比赛中曾获得过27个冠军,为中国女排培养输送了几十名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特别是曹慧英、陈招娣、杨希、杨锡兰、李延军、吴咏梅、宋妮娜、赵蕊蕊、杨珺菁、袁心玥等队员,为中国女排多次夺取世界冠军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特殊的体制,八一女排拥有全国选拔队员的“特权”,因此网罗了大量身体条件优异,技术水平出众的高手。排球圈有一句俗话是“看身体条件去八一”,特别是近些年来,八一女排在选拔队员时,低于1米90的队员都不太稀罕要。缘于对身体条件的重视,八一女排的很多副攻都是天赋秉异、能力出众的明星级球员。

趣话中国排坛:辽宁出主攻,军旅出副攻,津门出二传

曹慧英

曹慧英身高1米80,在上世纪70年代是被专家一致认为的“理想型运动员”。她技术全面,进攻威胁大,拦网能力突出。她在八一队时担任主攻,但在国家队打的是副攻,属于暴力副攻型。曹慧英在1977年世界杯上大放异彩,一人独揽“最佳选手”、“最佳拦网”和“敢斗奖”三项大奖。作为中国女排的队长,她意志品质极为顽强,在有严重伤病的情况下,打起球来要球不要命,号称“拼命三郎”和“铁姑娘”,是中国女排夺取世界冠军的功勋队员。

趣话中国排坛:辽宁出主攻,军旅出副攻,津门出二传

八一女排四大副攻都是世界级运动员

1米86的吴咏梅被称为世界排坛的“背飞皇后”。在郎平第一个执教期,成为中国女排不可或缺的超级副攻。她在1996年世锦赛上横空出世,以速度奇快的各式背快、背飞享誉排坛。由于当时中国女排主攻羸弱,她虽然是副攻,却担负起了主要的进攻重任,面对对手的重点拦防,吴咏梅能轻松吊打对手,令人钦佩;赵蕊蕊和袁心玥是排球场上的“超人”,他们一个1米97,一个2米01,都是所在时代中国排坛的第一高度,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副攻。赵蕊蕊的能力就不用在此赘言了,不论进攻手段,还是副攻技术的全面性,赵蕊蕊都是截止到目前最好的副攻。袁心玥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提速以后威胁性大增,已经开始将世界上的其他副攻高手甩在身后。她的成熟,对于中国女排来说至关重要,但是与赵蕊蕊相比,她还有进步空间,这也是中国女排继续提升的潜力所在。

趣话中国排坛:辽宁出主攻,军旅出副攻,津门出二传

津门女将多产优秀二传

津门出二传

在国内的各支省队中,天津女排对于二传的培养无疑是最有心得,也是最成功的。不论是早期的名将丁红莹,还是现在的魏秋月、米杨、姚笛,以及将来的陈馨彤、孟豆,天津女排总有办法不断推出优秀二传,二传的新老交替始终在一个良性循环中发展,不断给人惊喜。天津女排之所以在二传位置上人才雄厚,一是因为主教练王宝泉是二传出身,在二传的培养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对二传的培养方法极为重视。如让很有潜力的陈馨彤转会到北京女排提前接受联赛的锻炼;把陈馨彤等年轻队员送到日本俱乐部封闭训练;聘请日籍教练松田明彦来津单独训练姚笛和陈馨彤等,这种“非常方式”让天津女排的二传保持了持续高品质“输出”,为天津女排夺取“N连冠”奠定了坚实基础。

趣话中国排坛:辽宁出主攻,军旅出副攻,津门出二传

天津女排的功勋二传丁红莹

丁红莹是天津女排的“五大名将”之一。作为辉煌的“天津王朝”的缔造者,丁红莹强大的能力有目共睹。她拥有出众的比赛气质和心理素质。不论场上形势如何变幻,她总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静气满身的她,眼神里投射着坚毅和果敢,让攻手们看了心里有底。她头脑聪慧,善于应变,大局观和洞察力突出。她技术娴熟,传球稳定,能很好地将攻手串联起来,实现1+1>2的效果,是王宝泉指导最为依赖的“肱股之臣”。

趣话中国排坛:辽宁出主攻,军旅出副攻,津门出二传

天津女排培养二传很有方法

魏秋月和姚笛都是中国女排的优秀二传,球迷们对她们两个人的故事应该非常了解了,小编就不在这里唠叨了。需要特殊说明的是,魏秋月能够从中国女排的低谷期一路走来,坚持信念,不忘初心,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如果不是对排球的挚爱,如果没有集体的温暖,如果没有球迷的支持,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她的坚韧令人感动,她笑对伤病追求理想的过程,不逊于任何一个励志故事,是最优质的体育偶像;作为一名很有实力的二传,因为有魏秋月珠玉在前的缘故,姚笛被压的时间比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自信心。姚笛的成长道路并没有魏秋月那么顺利,由于锻炼不足、技术不稳,姚笛总要面临同位置其他选手的激烈竞争,她在技术上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一招鲜”或“杀手锏”,所以在竞争中显得优势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伤病的困扰和新人的冲击,姚笛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能够向颜妮学习,放平心态、勇往直前,实现心理的突破,就一定能够走得更远,创造自己的人生巅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