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新單反彈 銀保開門“晚紅”?

經歷了前兩個月的業績谷底,3月的保險市場迎來了一些好消息。

4月16日,一份同業交流數據顯示,3月人身險公司銀保渠道新單規模保費收入1137億元,環比增長115%,同比增長22.2%;銀保期繳保費方面,3月收入規模保費255.52億元,較2月環比增長188.2%。釋放了保險業漸步正軌道的信號。

還有部分人身險公司向消費者發出了另一項福利,即延長“開門紅”期間的寬鬆核保政策。有的延長至4月底,也有的延長至5月底,最長的延續至6月底希望能為業績再添一把火。

除此之外,波士頓諮詢公司近來發布的一份調研報告指出,隨著國內全面復工,中國消費者樂觀情緒升溫,對多數消費品類均表示出更高的消費意願。而未來6個月內,保險排在中國消費者願意增加消費的品類中的第6位。

以上種種好消息,不禁讓人想問一句,保費的“報復性”增長會來嗎?

期繳規模保費下降

從單月數據看,1月、2月、3月單月的新單規模保費分別為2721.41億元、528.49億元、1137.37億元。

2月單月的環比增速為-81%,堪稱斷崖式下降。3月銀保渠道新單規模保費收入1137.37億元,相較2月的528.49億元環比增長115%,同比增長22%。

雖然3月反彈迅速,但結合一季度數據來看,人身險銀保渠道保費還是下滑狀態。其中,銀保渠道新單規模保費收入為4284.15億元,同比下降33.88%;期繳規模保費收入801.25億元,同比下降15.28%。

一季度銀保期繳保費,除1月出現同比增長外,2月、3月銀保期繳保費均出現了下滑。2月,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銀保期繳規模保費出現單月同比大幅度下降58.8%。3月期繳規模保費相較2月也有了大幅反彈,收入規模保費 255.52億元,較2月環比增長188.2%。

或受疫情與“保險姓保”方針堅持教育作用,銀保期繳規模保費與往年相比未見抬頭跡象。

數據顯示,第一季度銀保期繳規模保費收入為801.25億元,同比下降15.28%。而3月銀保期繳規模保費收入雖然環比增長了188.2%,為255.52億元,但與2019年3月相較同比下降16.8%。

以往每年的第一季度都是“開門紅”活動的重點期,鑑於銀行客戶天然的理財屬性,銀保渠道一度多銷售理財型保險產品,很少銷售保障型產品,銀保期繳保費規模也將在這一時間佔去大半。比如數據顯示,從2019年的情況來看,前3月期繳規模保費在全年期繳規模保費中的佔比高達41%。

而如今,2020年3月銀保期繳規模保費與2019年3月增幅相差近41個百分點。2019年3月同比增長了23.8%。

上市險企兩增四負

從上市險企來看,保費收入依然承壓。

六家上市險企壽險業務1月至3月累計原保費收入兩增三負,除新華保險(港股01336)因一季度業務結構調整導致保費快速增長,以及中國人壽(港股02628)得益於開門紅啟動較早一季度業務完成情況較好外,其餘上市險企保費增速均受疫情影響面臨較大壓力。分別為新華保險為34.9%,中國人壽為13%,中國太保(港股02601)為-1.1%,中國太平(港股00966)為-6.3%,中國人保為-8.7%,中國平安(港股02318)最低為-9.7%。

整體上,受3月部分地區率先復工作用,各家公司單月保費環比增速有所改善,而中國人壽和中國太保單月保費環比增速有所下滑,主要原因是此前開門紅業務衝刺過快,開始保費量較高。

3月單月保費增速來看,分別為新華保險18.7%,中國太平1.5%,中國平安-1.9%,中國太保-3.6%,中國人壽-4.1%,中國人保-10.4%。新單方面,中國平安1月至3月累計個險新單同比增速-19.1%,其中3月單月個險新單同比增速-21.9%。

國泰君安(港股02611)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欣琦團隊認為,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保險公司逐步恢復線下復工,預計二季度會迎來2020年第二個“開門紅”,屆時負債端預計將有明顯改善。

該團隊表示,兩大因素支撐上市險企二季度迎來全年第二個開門紅,一是代理人增員方面,疫情帶來短期“人口紅利”,一季度代理人線上招募數量超越以往同期,預計二季度轉正人力有望超預期;二是二季度各家公司積極規劃營銷活動,產品層面均聚焦價值,重點銷售保障型產品。

行業內也普遍充滿了信心,天風證券研報表示,保險股估值修復的短期驅動力在於保費的同比改善,4月保費預計將迎來同比改善,得益於線下展業的恢復、保障需求的提升以及各家公司較為積極的業務推動策略。

意欲再造二度開門紅

開門紅期間,即每年的前3月,基本是銀保渠道保費收入最關鍵的3個月。但以線下展業為主,依靠代理人、銀行櫃員等面對面簽單的新單拓展工作難以開展,開門紅只能堪稱業績慘淡。

那麼延長開門紅或者說再造第二個開門紅成了許多險企的選擇。

面對壓力,保險公司各展招數,除了優化產品理賠標準、拓展保險責任、創新保險產品、支持復工復產,還有部分人身險公司延長了開門紅期間的寬鬆核保政策。

近期,《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華夏人壽、光大永明人壽、長生人壽、君康人壽、愛心人壽等多家險企均表示,將延長“開門紅”期間的寬鬆核保政策,有的延長至4月底,也有的延長至5月底,最長的延續至6月底。

據記者此前從多方收集到的信息,從去年12月開始,泰康人壽、富德生命人壽、華夏人壽、百年人壽、天安(港股00028)人壽、中英人壽、長城人壽、長生人壽、愛心人壽等20餘家保險公司均已陸續推出2020年開門紅核保寬鬆政策,助力開門紅。

上述核保政策大多集中在2020年1月1日至3月31日,也有的提前至2019年12月1日。

記者發現,此次多家險企延續的核保政策,其具體內容與之前仍保持一致。大多核保項目主要集中在超重、心血管疾病、肺、甲狀腺、胃、肝、膽、腎、女性疾病、兒童疾病等方面。

以愛心人壽為例,其規定在“開門紅”期間對多項可控的常見疾病核保標準進行調整,輕度超重、輕度血脂高、輕度或重度脂肪肝、輕度支氣管炎等28種情況投保壽險和重疾險時可按標準體承保。“上述28項核保支持政策延續至6月30日止。”愛心人壽表示。

記者從華夏人壽處瞭解到,開門紅期間,該公司在全渠道啟用了新一代信用評級體系,通過智慧大數據模型進行測算,提高免體檢額度,還放開了部分職業人群投保限制,滿足特殊人群的保障需求。比如針對軍人、警察、家庭婦女、殘疾人員、醫院工作人員、離退休人員投保“附加住院2014”,不再限制5000元額度;全職媽媽、非VIP客戶最高可投保150萬保額的重疾產品。在醫學核保上,華夏人壽在2019年開門紅支持政策的基礎上,還針對膽囊息肉、卵圓孔未閉等非標體客戶群體,給出了實現部分可正常承保的優惠政策。同樣,華夏人壽也將上述核保政策延續至6月30日。

光大永明人壽表示,包括“肥胖指數BMI≤30無其他異常”在內的40餘種疾病投保重疾險均可標準體承保,延長該核保政策至5月31日,具體內容與之前保持一致。

長生人壽通知稱,考慮到疫情的重大影響,將開門紅期間重疾免體檢限額的提升政策順延一個月至4月30日。比如,18歲至40歲的投保人,平時購買長生福系列免體檢最高基本保額是80萬元,促銷期間免體檢最高基本保額可提升至100萬元。

以自身需求出發

很明顯,消費者是核保寬鬆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尤其是對於有小毛小病的消費者而言。

據記者瞭解,保險公司的核保結論分為三種:對於標準體(身體健康,完全符合保險條款內的健康告知)按照標準體收取保費且承保;對於次標體(身體有部分異常)會進行加費、特別約定或降低保額進行承保;對於健康風險較大的則會延期或直接拒保。

按照核保的定義,保險公司會對投保申請進行審核,決定是否接受承保這一風險,並在接受承保風險的情況下,確定承保條件。而保險公司在開門紅期間針對壽險、重疾險等保障型產品,主動降低核保標準,這意味著只要投保人如實告知,很多以往會除外或者加費的情況,都能以標準體承保。

多名資深保險經紀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保險公司推出核保寬鬆政策,不管是對保險銷售人員還是消費者來說,都是很有利的。一方面,核保寬鬆意味著銷售變得容易,保險銷售人員直接獲利;另一方面,對消費者來說,本來可能加費,甚至不能投保的產品,現在因為放寬了核保尺度,可以不再額外加費,是最大的受益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儁生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核保寬鬆政策確實對消費者有實實在在的優惠,但因消費者各自情況不一樣,不能簡單地將核保寬鬆政策作為其購買保險的決定因素。他提醒消費者,一切仍要以自身需求為出發點,寬鬆的核保政策只能是個附加參考項目。

平衡展業與風控

險企為何在疫情期間延續“開門紅”核保政策?

華夏人壽相關負責人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一方面是出於在疫情特殊時期,客戶對保險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是為響應“保險姓保”的號召,方便客戶在疫情期間投保,讓更多人有機會以標準體費率正常承保,為用戶帶來實惠全面的保障。

“受疫情衝擊,人身險公司業務壓力特別大,此舉不失為一種較好的刺激消費的手段。”朱儁生直言,這應該是險企延續“開門紅”核保政策背後的主要原因。

從銀保監會發布的保險業統計數據來看,2月單月,產險公司和人身險公司均受到疫情較大影響,尤其是人身險公司,因線下代理人展業和增員均受阻,2月保費收入出現斷崖式下滑。數據顯示,人身險公司2月原保費收入2038億元,同比下滑16.3%,環比減少超70%。

不過,放寬核保標準也是把“雙刃劍”。它在給保險公司帶來保費收入的同時,也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其風險管理。多名保險銷售從業人員和消費者紛紛對記者表示出擔憂:“希望真到理賠的時候不會扯皮。”

對此,朱儁生補充表示,保險公司這種階段性的放寬核保標準,其經營風險並不大,也在保險公司的承受範圍內,因為核保條件的放寬仍是輕度放寬,發生的概率較小,這也是保險公司在試圖尋求如何做好拓展市場和風控之間的平衡。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