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國寶”不可怕,不識“國寶”才可怕!

中國人創造了一個無形相生相剋的理論,在生活方面運用的活靈活現,最偉大的創造就是把泥土燒成了白瓷。在康熙之前一直為中國獨有,直到意大利的傳教士在景德鎮盜走了配方和加工工藝,瓷器製作走向了世界。

這個獨有的貢獻不可謂不大,簡直就是傑出的貢獻。今天把頂級的瓷器藝術品拉到了“垃圾堆”裡,可是拜我們自己的專家所為,他們帶領著一批批的徒子徒孫、一批批江湖小咬咬,像蝗蟲一樣撕咬著健康的生態,他們飛過後都是一樣的顆粒無收!

民間有“國寶”不可怕,不識“國寶”才可怕!

他們總是烏壓壓一大片,他們的繁殖的夠快,我在北京中關村搞項目時,提出一個利用蠅蛆提取抗菌素的項目!一對蒼蠅一年能繁殖出一億多的後代,由於他們成長環境的骯髒,是傳播疾病的害蟲,帶來環境的汙染!

收藏界的害蟲有哪些?就是那些把國寶說成垃圾的禍禍幫!民間有國寶不可怕,不識國寶最可怕,把國寶當成仿品砸毀更可怕!這批人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危害遠遠大於蝗蟲和蒼蠅!

看看現在誰還敢砸寶!誰敢來藝庫打假!

民間有“國寶”不可怕,不識“國寶”才可怕!


民間有“國寶”不可怕,不識“國寶”才可怕!


民間有“國寶”不可怕,不識“國寶”才可怕!

昨天一個江蘇的藏家拿來了一個紅款的雍正年制粉彩人物輔佐首耳尊,是雍正,還是晚清、民國,請大家討論,說出他的藝術性也就說出了他的準確年代!當然量子磁共振的檢測更是準確無誤!

在中國做什麼事都刺激,因為婆婆太多,規矩太多。好不容易有個自我陶醉的營生,收藏一點古代藝術品,卻又碰上文博界的硬規矩,誰也不能承認民間收藏。

青島的大藏家、大詩人紀宇先生的文章《再談文博收藏界的規矩》說出了一些文博界的真情。自己碰到的事情也確實是這樣!所以,民間收藏的問題,單靠文博界是不能有大作為,還是要靠經濟界、金融界、法律界來共同解決,否則發現再多的國寶捐獻給國家,還是報國無門啊!

一個國家的文化、一個國家的古代藝術品這麼不招人待見,可能是世界之最,歷史之最!


中國民間有國寶就這麼可怕,讓誰可怕了?那些曾經給中國帶來了榮譽的古代陶瓷,那些王公貴族要用士兵才能換來的寶物-中國瓷器,在我們的國度卻是這麼地位低下,它們和那些眼裡永遠沒有“國寶”的中國人一樣,都實在可憐!都等著挽救!


什麼是“國寶”?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問題,為什麼被我們自己搞的如此不清不楚、如此精疲力竭。試想沒有科技界的“國寶”,我們能搞出核武器嗎?沒有數學界的“國寶”,我們能解開哥德巴赫猜想嗎?沒有民間收藏的“國寶”,誰能相信中國曾經的文明水平是那樣高不可攀。

幾千年來,我們曾經被幾個外族統治了一次又一次,各族的皇帝換了一撥又一撥,中華文化反而越發強大了。我們的文化,有什麼樣的吸引力,需要外族人的“認祖歸宗”,曾經的附屬國,不管申請什麼樣的文化遺產的保護,他們的文化根基還是要拜在中國文化的靈魂裡。

民間有“國寶”不可怕,不識“國寶”才可怕!

今天我們反而內心無比的空虛,糜爛的享樂主義,飽暖思淫慾,享樂至死的享受,把那些“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家國情懷,早已拋到腦後,誰還關心國之強大,民之富裕、文化修養啊!

再看看這些貪官汙吏,哪個不是犬馬聲色、橫行鄉里,中國到了重樹立理想和文化的時候了。

近期我們好像什麼行業都不太景氣,有些行業甚至已經過氣,只有新興的互聯網,冉冉上升。有人擔心互聯網的“虛”會害了產業的“實”。我認為做什麼都要“虛實”結合,控制在一定的比例,最紮實。

但是我們也要明白,互聯網只是依附在產業的枝葉,要靠產業來生存,我們不能只看到互聯網的興旺,而放棄了產業進步。如果我們不把實體的產業做好,做精,再多的互聯網企業,也是枉費。

在產業穩定發展這方面,西方國家比較清晰。看到一篇報道,全球對已有百年曆史以上的企業進行調查,發現日本最多,說明他們的產業一直紮紮實實在發展,在工業創新方面,日本和德國做的最紮實。

由於科技金融的發展,民間收藏雖然壓力重重,本人一直信心十足,願意花費更多的時間,深入研究互聯網+藝術品+金融+民營博物館,只有這樣才能解決面臨的一系列迫在眉睫的問題。

缺少了金融品性,古代藝術品收藏和民藏經濟就會後勁不足,民藏有再多、再好、再精美的藝術品也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其他方面我們可能還有差距,但是在古代藝術品方面我們做到了極致,就是最大的享受。

藝術品收藏更是這樣,只有收藏了頂尖的藝術品,才會帶來無尚的享受。收藏珍品並不是每人可以做到,除了眼力之外,需要更多的緣分。如果收藏了一屋子普品,帶來的只是苦惱。


二十一世紀最大的發明是什麼?互聯網!是美國人搞出來的。一千年前最大的發明是什麼?瓷器!是中國人搞出來的。這就是世界發展的真理,誰掌握真理,誰就是老大。

美國和中國都屬於善於求新,善於求變,這也讓中美兩個大國,輪流成為世界的領袖。從地球的緯度上看,中美才是世界最好的地段。人傑地靈就產生在這個緯度。此消彼長,自然規律的變化全在這一消一長之間,其餘的生靈全是歷史的看客。

中國要給藝術品定個規矩,讓世界圍著我們轉,過去我們老是踏著西方國家的鼓點走,他們敲鼓,我們跟著跳舞,跟著他們玩股票,拼經濟、做貿易,不知不覺我們成了世界的老二了,直逼美國,傳統的強國,都日薄西山了,新興的國家後勁十足,今天該我們敲鼓,讓世界跟著共舞。

肯定有人說了,你這是意淫,連古代藝術品的“真假”都鑑別不出來,連自己的文物怎麼保護都搞不明白,連民間收藏的這麼多的古代藝術精品,都當成現代仿品。

其實不是我們自己搞不明白,而是我們的“藝術品評判”的判官太貪婪和無能,所以不斷出現“皇帝的新裝”這個笑話,才會出現國寶被砸的昏頭的表演,自然在這個可愛的國家裡會繼續上演“真贗不分”“新老不明”的群魔亂舞的大戲。

我們的民間收藏大都是散兵遊勇,沒有一個合力,所以我們的收藏都被各種勢力聯合狙擊,各個擊破,一律說成了仿品。我們只能氣憤一下,回來發憤,自己研究,還真培育了一大批具有火眼金睛的民間收藏大家。

其實他們說成“真品”又怎樣?開具鑑定證書,又如何?只要缺少資產化運作,我們也只能拿著金碗、雞缸杯去吃飯、喝茶。

民間有“國寶”不可怕,不識“國寶”才可怕!

最頂級雍正琺琅彩我說在藝庫,信不信由你!你願意說仿品,我願意說他價值無限,就看我們怎麼去做,怎麼變成億元的國寶!

我說過,鑑定文物靠眼光,鑑賞高等級的藝術品需要眼界,有些古代製作,已經超出了我們的一般思維,而驚為天人所為。我們搞收藏一定要有綜合知識,否則總是被人左右,有一篇文章寫的好《眼光辨別真偽,眼界決定高低》,特別是收藏經歷較短的藏家,拿著藏品到處鑑定同時,一定要看到真正的精美藏品,才能頓悟。

我們今天有能力,有力量提出文化立國,文化強國,這就是向世界發出了中國的聲音,改變世界的格局,更需要中國文化的軟實力。文化強國最有力的證明就是我們擁有世界上最燦爛的文化,最精美的藝術品,他就是世界的語言,只有這種震撼的美,才可以做到世界沒有了國界,世界才會有真正的和平。

今天看來,瓷器的出現,使世界一下子從遊牧社會進入了文明社會,瓷器從中國的延伸,就是文明史的延伸。它既是生活品、又是藝術品,滿足了各方面的需求。那些至高無上的瓷器藝術品,放到今天,我們也要讚歎它那鬼斧神工的魅力和高超的藝術表達。它對世界文明的貢獻至今無法逾越。

民間有“國寶”不可怕,不識“國寶”才可怕!

當一批帶著金裝的頂級汝窯(瓷)出現在世人面前,引起的爭議超過了忍耐。黃金是世界的喜好,只有權利才有揮霍黃金的權利,讓藝術品裹上一層薄薄的黃金。青銅器的鎏金,瓷器的描(貼)金就是代表實力的象徵!

陶瓷上的金彩裝飾工藝,主要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金箔裝飾階段。第二、本金裝飾階段。第三、洋金裝飾階段。

明代及明代以前均採用金箔裝飾工藝。目前,我們知道最早採用金彩作裝飾的器物是唐代彩繪陶俑,數量極少。宋代以後用金彩作裝飾的瓷器數量逐漸多了起來,但總體來說仍數少數。究其原因,這時的金彩加工工藝,還不屬於陶瓷加工工藝的範疇,應當是金鋪一類的加工,屬於另外一個行當。

所以我們在古窯址中很少發現金彩瓷片,倒是在古墓葬、古窖藏、古文化遺存中時有發現。

黃金是一種延展性極好的金屬材料。古人正是利用黃金的這一特性,首先把它加工成金箔。目前我們發現,採用金箔裝飾瓷器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貼金,一種是戧金。

民間有“國寶”不可怕,不識“國寶”才可怕!

遠古的金箔

前者是用毛筆直接蘸膠液在瓷器表面書寫或描繪圖案,待膠液半乾時將金箔粘貼上並壓實,膠液乾透後再用硬毛刷將圖案之外的金箔刷掉,只留下塗膠處的金彩圖案。

後者是使用堅硬的工具在釉面進行鏨刻,然後再在鏨刻的溝槽內填膠、貼金,待膠液乾透再將溝槽外的金箔去除。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古人都離不開用膠液粘帖金箔,他們到底用的是什麼膠液,眾說紛紜,有說用大蒜汁的,亦有說用生漆的,至今還只是一個未解之謎。

由此可見,金箔裝飾的工藝成本之高,非皇權莫屬,能夠完整的保存下來的,少之又少,哪個都能成為國寶!

清代康熙朝不僅從歐洲引進了洋彩,而且對傳統古彩工藝也進行了革新。景德鎮陶瓷藝人在總結傳統制備彩料工藝的基礎上,又創制出許多新的彩料品種。他們在此基礎上,嘗試著把金箔製成金粉,再加入氧化鉛用以降低黃金熔點,終於製作出了“本金”。

民國初年中國從歐洲引進洋金工藝(又稱:亮金或金水)。它是把金溶解在強酸中,製備成硫化香膏金的複合物。金水的操作較為簡便,手工操作方法是根據裝飾部位用描金筆蘸取金水描繪花紋,鑲邊鋪金地或結合其他裝飾使用。

在本金和洋金裝飾工藝基礎上,又陸續演繹出許多的金彩新工藝,大大豐富了金彩的裝飾效果。

當我們看到西方列強把我們大把大把的皇家的珍品,放在耀眼的位置,自由炫耀時,我們內心受到的不光是刺激,還有屈辱,抗拒這種文化的侮辱,最好的辦法就是,我們還有更多的寶貝,我們的寶貝永遠比你們還要珍貴。

西方國家的文明建設,樹立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管貧窮和富裕,教育是平等的,文化也是平等的,欣賞國家寶藏也是一個愛國主義的教育。

沒有更好的辦法,能比從民間大量選出代表中華民族精神的藝術品,來讓中國人更快的獲得尊嚴和尊重了。連自己國家的藝術瑰寶都保護不了,別指望他人會尊重你。

民間有“國寶”不可怕,不識“國寶”才可怕!


民間有“國寶”不可怕,不識“國寶”才可怕!

哪些能夠代表國家實力的藝術品吶?當然是這些已經在民間的歷史遺物。

中國書畫,代表了中華文化的魂,中國瓷器更是中國的精氣神。它融合了書畫藝術的“魂“和工匠技巧的“神”,它的橫空出現,是對世界文明最大的推動,所以,瓷器也最能代表中國。

讓世界變得有序和平,是理想;讓財富變的公平透明,也是理想,把收藏變成生產力似乎也是理想。理想總是豐滿,實踐總是激奮,享受奮鬥的過程,遠比享受結果更令人自豪!

民間有“國寶”不可怕,不識“國寶”才可怕!


民間有“國寶”不可怕,不識“國寶”才可怕!

所以,我們需要頂級藝術品的亮相,需要對頂級藝術品資產化的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