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農民黃樂意的麵塑藝術

這個虞城農民,竟然用面製作出了巾幗英雄花木蘭、嫦娥奔月、貴妃醉酒、關羽、張飛、趙子龍等古今名人!

巧手農民黃樂意的麵塑藝術

黃樂意陶醉於自己的創作中

日前,走進虞城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麵塑技藝傳承人黃樂意的創作室,一種濃厚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三打白骨精、八仙過海、二十四孝等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琳琅滿目的展品讓人目不暇接。

巧手農民黃樂意的麵塑藝術

嫦娥奔月,惟妙惟肖

麵塑,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麵人,是中國民間傳統藝術之一。即以麵粉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出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

巧手農民黃樂意的麵塑藝術

黃樂意在展示他的新作品骨架

黃樂意是虞城縣非遺項目——麵塑傳承人,祖輩就從事麵塑製作,受到家庭影響自幼就對面塑情有獨鍾,後來又到全國各地訪友拜師,學習新技法,在閒暇時間與雕刻、素描、塑像藝人交流學習,創作出了麵塑新的配方,如糯米粉、低鹼麵粉、甘油、糖稀等。經過二十多年不斷努力,在繼承虞城縣民間麵塑的基礎上,博採眾家之長,創作出了多種顏色豐富、造型優美的藝術作品,使虞城縣民間麵塑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巧手農民黃樂意的麵塑藝術

西遊記角色

“前幾年由於麵塑作品沒有流傳開,迫於生計我去外地打工,在雲南、北京等景區賣素描畫,用面給遊客做肖像等小生意,每天早起堅持練習素描打基本功,晚上下班練習麵塑技巧,這麼多年一直沒有丟掉,經過不斷的研究和沉澱,讓我的麵塑技藝得到一定的提升,創作出的麵塑配方,伸拉性好、可塑性強、不黴、不裂、不變形、不褪色。”黃樂意說。

巧手農民黃樂意的麵塑藝術

看著自己的作品,黃樂意滿含深情

黃樂意結合祖輩傳下來的手藝,又加上自己對面塑的獨特理解和創新,結合現代元素創造出多種藝術形式,使其麵塑工藝別樹一幟、極具特色。只見他根據所需隨手取適量面塊,在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髮飾和衣裳,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

巧手農民黃樂意的麵塑藝術

鄉土人物

“平時省吃儉用攢錢買書,你看這一摞摞《人物造型》《食品雕刻》《素描》等都是他每天必須看的,一鑽進書裡,家裡再忙也喊不動。有時候做起活來喊吃飯都不搭理,上次為了趕製200個麵塑作品,兩天兩夜沒睡覺,真拿這個’死腦筋’沒辦法。”妻子李穎提及黃樂意又愛又恨。

巧手農民黃樂意的麵塑藝術

鄉土人物

在傳統民族文化薰陶下,黃樂意經過歷代傳承和探索,借鑑多種麵塑工藝和現代生活,創作出婚慶麵人、壽誕麵人、卡通人物、生肖類等多種藝術作品,正在創作木蘭從軍系列麵塑、鵲橋相會等作品。

巧手農民黃樂意的麵塑藝術

素描是黃樂意每天必做的基本功

同時,為了弘揚虞城傳統文化,讓更多人知道麵塑、瞭解虞城,他還結合虞城本土特色創作出了多種虞城文化符號的麵塑作品。如木蘭從軍系列、麥仁毛驢等。“下一步,將會用麵塑製作倉頡造字、杜康釀酒、伊尹煎藥等更多虞城故事,用麵塑講好虞城故事、弘揚虞城文化。”黃樂意說。

巧手農民黃樂意的麵塑藝術

戲曲人物

2019年5月,黃樂意《麵塑》被虞城縣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同月,在北京參加“商丘非物質文化遺產赴京展”,作品“貴妃醉酒”“木蘭從軍”等系列備受好評。9月10日,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河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商丘專場在河南省新聞中心召開。黃樂意趕製的100個惟妙惟肖的卡通形象麵人被作為禮品贈送給與會人士。

巧手農民黃樂意的麵塑藝術

人物局部

“黃樂意麵塑的創作特點是想法新穎獨特。特別在探索中,他將以往民間麵塑的形象,發揮想象創造出符合現代人價值觀的藝術形式,還原出大眾喜愛的木蘭形象,宣揚了木蘭文化。創造了中國龍騰飛的藝術形象,象徵著中國蒸蒸日上的發展趨勢,預示著對祖國美好的祝願。另外創造了許多現代年輕人喜歡的形式,如婚慶塑像及情侶塑像,對宣揚中國傳統和普及民間藝術,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愛麵塑,喜愛傳統文化起到積極推動作用。近年來,黃樂意所創作麵塑作品,好多朋友都拿來收藏,受到麵塑愛好者和收藏者的熱烈追捧。”虞城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富傑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