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典型】回報的幸福——黃久生人生故事系列之四

【先進典型】回報的幸福——黃久生人生故事系列之四

老人幸福地拉著黃久生的手喜笑顏開

有一種幸福叫作“回報”。黃久生說:“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我是晏崗村的孩子,為家鄉盡綿薄之力,對我來說是一種幸福。”


從一個吃百家飯長大的“苦孩子”,到中建七局一公司項目部經理、潢川縣駐鄭州農民工黨工委書記、河南省總工會兼職副主席,黃久生自始至終不變的是,將感恩放在心上,把回報當成幸福。


“久生要回來啦!”每到逢年過節,雙柳樹鎮久生敬老院裡就熱鬧極了,幾百名老人總會歡聚一起,翹首以盼他們共同的“兒子”黃久生的歸來。


24年來,每年的春節前夕,黃久生都會回到家鄉雙柳樹鎮,給老人們置辦年貨、買好新衣,年年不間斷地為全鎮孤寡老人盡孝,不僅在物質上給予保障,還從心靈上關愛他們。在很多老人心中,他比親兒子還親。


今年年初,疫情發生後,當得知黃久生忙著捐贈醫療防護物資,迅速投資200萬元把潢川縣一家服裝生產企業改產為隔離衣防護生產線後,當地鄉親說:“久生幹這事兒,不稀奇。”

【先進典型】回報的幸福——黃久生人生故事系列之四

《東方時空》欄目報道黃久生事蹟

一個人的成長成才,有其獨特的心路歷程。小時候,在東家一碗飯、西家一件衣的扶助中長大的黃久生,早早在幼年的心裡就播下了感恩的種子。那時,他有一個樸素的心願:“打工掙錢,報答鄉親”。


1986年春節,在外打工3年的黃久生攢下3000元,他拿出2000元買了香蕉、核桃、大棗以及當時流行的“的確良”布,拉了整整一拖拉機,送給每家每戶。“久生這孩子出息了,大家沒有白疼他。”聽著大家一個勁地讚歎,黃久生第一次體會到回報的幸福。


從此,黃久生的“回報”之路拉開了序幕。1996年冬天,回到家鄉的黃久生,得知雙柳樹鎮其他村的一些孤寡老人、五保戶、特困戶生活還特別艱難,他當即找到鎮裡,統計出困難家庭戶數,為全鎮孤寡老人買肉、買米、買衣服。這樣的舉動,成了他以後每年的慣例。


2008年,黃久生在家鄉投資捐建了一所敬老院,把鎮上的孤寡老人悉數接來,為這些孤寡老人養老送終。從此,黃久生就成了“700多位老人的兒子”。


回報並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一如既往的回報更是難上加難。僅贍養孤寡老人一項,每年需要幾十萬元,目前已累計投入800多萬元。

【先進典型】回報的幸福——黃久生人生故事系列之四

2013年,黃久生回到潢川縣雙柳樹鎮久生光榮敬老院看望老人。

有一次,快到年根了,一個老鄉給黃久生打電話問咋還不回,說老人想他了。“我騙他說工地忙,其實我是沒錢拿回去,這邊要不來錢,那邊還欠著別人錢。”黃久生心急如焚。臘月廿八,終於借到錢的黃久生回了家。有人問他:非要硬挺著幹啥?黃久生想的不一樣,“孝心不能等,寧願自己苦點累點操心點,也要讓老人吃飽穿暖。”


2019年,黃久生帶著40位他贍養的“爸媽”,從鎮裡的敬老院出發,坐飛機,遊北京,逛天安門、故宮、頤和園,開啟了一場為期5天的圓夢之旅。這些老人,年紀最大的100歲,最小的也是68歲。有的老人一輩子沒出過縣城,平生也沒見過飛機、高鐵。黃久生說,一定要想辦法滿足老人們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心願。


滿腔赤子情,一顆報恩心。黃久生對社會的奉獻,以晏崗村為原點,延伸到了更遠的地方、更多的群體。


黃久生不僅幫助家鄉架橋修路、建希望小學,還資助200多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黃久生說,決不能讓一個貧困孩子像他當年一樣因貧輟學。2019年,他從大別山區帶出15000多名農民工,其中5600餘名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一年為家鄉帶回6億多元勞務收入。


“不負黨和人民的期望,為家鄉的父老鄉親增光”,這是黃久生入黨時立下的誓言,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這份莊嚴的承諾。


2004年春天,在潢川縣委及雙柳樹鎮黨委的支持下,“中共雙柳樹鎮駐鄭州農民工黨支部”成立,黃久生被任命為支部書記,散居在鄭州市的56名農民工黨員有了“孃家”。這些年,農民工黨支部積極為農民工解決難題,僅討薪一項,就為5000多名農民工討回工資3000多萬元。


2008年汶川地震後,黃久生第一時間召開黨員及班組長會議,號召大家獻愛心。黃久生帶頭捐款2萬元,在他的帶動下,不到一個小時就捐款30285元。同年5月18日,響應中組部繳納“特殊黨費”的號召,黃久生再次召開支部會議,黨員們紛紛解囊,繳納5.5萬元“特殊黨費”。黃久生個人也先後為汶川地震捐款15萬元。這是全國農民工黨組織——中共雙柳樹鎮駐鄭州農民工黨支部繳納的第一筆“特殊黨費”。繳納“特殊黨費”,只是黃久生回報黨恩的一個方面。


回報鄉親、回報家鄉、回報社會,對於黃久生來說,回報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幸福。除了關愛老人,黃久生還竭盡全力回報家鄉。雙柳樹鎮搞“村村通”,隆古鄉修大路,慈善總會捐款……只要是造福鄉親的事,黃久生一次也不缺席,他先後為家鄉和社會累計捐款1000多萬元。


因工作中的突出表現和善舉,黃久生也贏得諸多榮譽: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敬老之星、中國好人等。


“一個人的價值得到別人和社會的認可,就是最大的幸福。我回報的越多,我就更快樂、更幸福。”黃久生始終認為,啥時候也不能忘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理。這是他做人的本分,也是他一生要踐行的諾言。

(文: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龔立堂 郭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