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湖北籍畢業生:“一人一策”幫扶“療心”促就業

中新社長沙4月7日電 題:疫情下的湖北籍畢業生:“一人一策”幫扶“療心”促就業

作者 向一鵬

幾天前,長沙理工大學湖北籍應屆畢業生董治鵬藉助“雲簽約”順利通過湖南一家企業的網絡面試。長時間待在湖北荊州松滋市家中、無比焦慮的他,終於鬆了一口氣。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董治鵬所在學校對和他一樣的湖北籍畢業生實施“一人一策”,為每人提供不少於3個就業崗位推薦。“老師和就業輔導員還為我們建立了專門的微信群,以便及時徵求大家的就業意向,點對點推薦工作崗位。”董治鵬說。

受疫情影響,湖南各大高校紛紛開啟“雲招聘”幫助畢業生就業,湖北籍學子成為重點幫扶對象。在湘潭大學,該校由學院負責人、系部主任和教職工黨支部書記點對點“承包”,精準幫扶該群體,並開設了湖北企業專場招聘會。

湘潭大學招生與就業指導處處長趙嬋介紹說,該校今年共有224名湖北籍畢業生,學校要求就業輔導員每天與這些學生聯繫,關注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並積極進行心理輔導。各個學院也會對他們進行“一對一”幫扶,優先推薦工作崗位。

在中南大學,60餘名職業指導師提供全天候輔導,湖北籍學生等特殊群體的就業率顯著高於學校整體就業率;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今年將湖北籍畢業生和建檔立卡貧困生一道納入就業幫扶重點群體;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對11名未就業湖北籍畢業生精準推送就業信息,目前大多已成功就業。

一些家庭困難的湖北籍學生,還獲得各高校的經濟資助。目前,湖南普通高校共為這類學生群體發放臨時生活補助約2000萬元人民幣。

不僅是湖南,中國多地紛紛對湖北籍學子進行針對性就業幫扶。記者搜索公開報道發現,北京要求各高校為武漢籍畢業生提供崗位信息和心理輔導;四川明確各高校全面摸排2020屆湖北籍畢業生的身體、就業現狀和求職意願等情況,建立“一對一”工作臺賬;黑龍江省35所高校對1745名湖北籍畢業生開展“一對一”視頻指導和幫扶,優先為他們推薦崗位,建立援助計劃……

中國教育部日前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指出,強化湖北等重點地區和群體就業幫扶,舉辦面向湖北高校及湖北籍學生的專場網上招聘活動,高校要協調用人單位適當延長招聘時間、推遲體檢時間、推遲簽約錄取。

“對於湖北籍畢業生來說,疫情的影響可能更加直接,在求職時出現焦慮、畏難等情緒的可能也更大。”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周麗妤建議,要首先要解決他們的“心理障礙”,再鼓勵他們去自主擇業就業。(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