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4)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4)

教堂建筑

前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通过军事侵略迫使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政治上侵犯中国主权,经济上掠夺中国财富,文化上麻痹中国民众。列强对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四)文化渗透

外国列强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鼓吹“种族优劣论”,为侵华制造舆论。

宗教渗透和侵略。一些外国传教士一直充当列强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1832年德国传教士郭士立在中国沿海进行过长达数月的间谍侦查活动,并鼓吹对中国进行侵略。鸦片战争期间,他担任英国陆军总司令的翻译,出任英军占领浙江定海时的“民政官”,并参与了中英《南京条约》的起草和谈判。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京活动的俄国东正教传教士向俄国公使和英法联军提供了有关清军在大沽口

的设防情况和详细的北京地图。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4)

东正教

1860年中法订立《北京条约》时,担任翻译和文件起草的法国传教士孟振生在条约的中文文本中加上法文原本上所没有的“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土地,建造自便”的字句。

外国传教士由此获得了在中国各地租买土地和盖房的特权,为外国教会在中国内地霸占地产,遍设教堂提供了根据。一些传教士凭借外国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庇护,扰乱地方,横行无理,欺压百姓。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各地群众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此起彼伏,并非偶然。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4)

罗兰.希尔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西方教会中一部分人利用传教和传播西学的名义为外国列强侵华制造舆论。他们在中国办报纸、杂志,翻译、出版各种书刊。较早的外文期刊有《中国丛报》和《北华捷报》(后改名《字林西报》)。

广学会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英国人李提摩太把“争取中国士大夫中有势力的集团,启开皇帝和政治家的思想”作为办会的指导思想。广学会发行的《万国公报》,除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外,还竭力宣传殖民地奴化思想,为外国列强侵华进行辩护。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4)

圣约大教堂


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他们污蔑中华民族是“劣等民族”,应接受“优等民族”白种人的开导和奴役。19世纪末叶,帝国主义者炮制所谓的“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鼓吹中国人一旦觉醒并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时,将给西方文明带来灾难和毁灭。


综上所述,资本-帝国主义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并非要把落后的中国变成先进的中国,而是要强迫中国永远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对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摘自中国近代史纲要(主编李捷 王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