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重症老人在陽光重獲“新聲”

東方網通訊員朱雯4月20日報道:今年75歲的王奶奶(化名)頸椎術後病情危重,由於反覆肺部感染,2個多月前做了氣管切開術,從而“失聲”,無法用語言與醫生、家人溝通。家人將王奶奶送到同濟大學附屬養志康復醫院進行康復治療,由於患者入院時情況不佳,被安排在ICU病房進行治療。

古稀重症老人在陽光重獲“新聲”

古稀重症老人在陽光重獲“新聲”

古稀重症老人在陽光重獲“新聲”

氣管切開手術會引起呼吸道和吞嚥功能等一系列生理、功能性改變,從而帶來一系列併發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如何提高氣切患者生活質量,恢復氣切患者的語言、吞嚥功能以及肺功能的康復訓練,是當前康復治療的重中之重。

重症康復團隊通過仔細評估患者的病情,積極與患者家屬溝通,在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的情況下,為患者佩戴了說話瓣膜。由醫生、治療師、護士組成的康復團隊對王奶奶進行了全面評估和檢查,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她制定了個體化精細的康復治療計劃,進行吞嚥、言語、呼吸訓練等康復治療。

醫生團隊在患者佩戴說話瓣膜過程中需要做好病情監測,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徵、咳嗽咳痰情況、血氧飽和度的變化等,根據患者的耐受性決定患者佩戴說話瓣膜的持續時間。護理人員在佩戴前檢查說話瓣膜與氣管切開套管口徑是否吻合,並將氣管切開套管氣囊內氣體抽淨。隨後立即進行經氣管切開套管吸痰,鼓勵患者咳出氣道分泌物。在使用前、中、後全過程進行相關護理。患者配戴說話瓣膜後,言語語言治療師對患者進行吞嚥訓練、呼吸發聲等訓練,從而使患者恢復經口進食,言語交流的能力。物理治療師對患者進行呼氣訓練,維持呼吸肌功能,保持患者氣道清潔,提高肺容量。

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治療,患者康復效果顯著。藉助“說話瓣膜”重新開口說話的王奶奶十分開心,也對後續的康復治療充滿了信心。如果患者在連續進行氣管切開套管堵管48小時以上,且生命體徵、血氧飽和度及血氣分析在堵管過程中都比較穩定,才能酌情考慮拔除氣管切開套管,真正幫助患者解除頸部的這個“枷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