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圍”,究竟發生了什麼,讓那個夜晚如此傷痛?

胡曾《詠史詩·垓下》:

拔山力盡霸圖隳,倚劍空歌不逝騅。

明月滿營天似水,那堪回首別虞姬。


“垓下之圍”,究竟發生了什麼,讓那個夜晚如此傷痛?

楚、漢“垓下”決戰到來之前,雙方在“固陵”(1)先幹了一架,這次劉邦親率“斧頭幫”眾小弟上陣,結果被揍得屁滾尿流,只能躲進城裡“堅壁自守”,任對方堵家門口罵大街,也不出去了。

本來雙方約好以“鴻溝”為界,各回各家,不再互掐,項羽也在回軍路上了,然而“斧頭幫”裡一個張良、一個陳平,都是唯恐“事兒不大”的,跑來說:

“幫主啊,楚人食盡而退,現在可是滅楚最佳時機啊,如果這次把他們放跑了,就真成‘養虎遺患’了,您趕緊下令,讓兄弟們拿起斧頭,攆敵人屁股後面一路砍啊!”

劉邦一聽,對哦,於是命令幫眾:全部操傢伙,追!

而且,覺得單憑自己的力量不夠,還派人送信給“齊分舵”的韓信和“魏分舵”的彭越(2),讓他倆在指定時間與總壇會齊,對項羽來個合圍,聚而殲之。

“垓下之圍”,究竟發生了什麼,讓那個夜晚如此傷痛?

計劃安排得挺周密,命令也下達了,可韓、彭這倆貨卻遲遲不肯發兵,還吩咐手下小弟:有敢擅自行動,剁手!

劉邦得不到援助,以他那點的本事,還能不捱揍?

劉邦沒招兒了,問張良:

“諸侯都不遵從約定,這可咋弄啊?”

張良說:

“眼瞅著楚軍就要被打垮了,可韓、彭沒有受到封地之賞,人家不來很正常。如果大王能夠和他們共分天下,把陳縣以東直至海的地盤劃給韓信,把睢陽以北到谷城的土地劃給彭越,各自封他們為王,他倆馬上就會過來了。”

要說張良不悔是“斧頭幫”第一大謀士、“讀心”高手、“人性”專家,這招果然靈,韓、彭二人“拜王封地”後,立馬出發,一路破關斬隘,連下楚國數城,會兵垓下。

而且這時候,又一個對項羽非常不利的消息傳來:九江郡的楚國大司馬周殷被漢將劉賈勸降(3),舉兵反叛,也會同彭越等人來到“垓下”,徹底對項羽形成“鐵桶陣”!

至此,“垓下會戰”的形勢發生根本轉變:“斧頭幫”以壓倒性兵力取得戰場優勢;“制空權、制海權”全部掌握在了人家劉邦手裡,項羽這仗還咋打?

“垓下之圍”,究竟發生了什麼,讓那個夜晚如此傷痛?

項羽和劉邦在“垓下”的兵力部署是一比六:項羽麾下大約十萬左右人馬,而劉氏“斧頭幫”在得到齊、魏等分舵幫眾支援後,兵力達到六十萬,其中一半掌握在韓信手裡。

雙方都把最後的“底牌”亮出來了,成敗就在這一下,輸的,傾家蕩產、出局滾蛋,甚至丟命;贏的,繼承前大佬秦始皇留下的鉅額遺產、改朝換代坐江山當真正的“老大”!

項羽是那種擅長打“野戰”、正面硬碰硬死磕就能直接把敵人磕死的猛男、硬扎漢子,然而,遇到韓信這麼個對手,就有種渾身是勁兒使不出、拳拳發力都打空的感覺。

韓信這貨確實太會幹仗,愣是把一群小嘍囉調教得攻守有方、進退有序;而且“斧頭幫”人多勢重,一對一不行,就二對一、三對一,甚至六對一,不信弄不過你!打群架,他韓信服過誰啊。

《史記·高祖本紀》八十七個字記載“垓下”之戰過程,敘述漢軍巧妙排兵佈陣、擊敗楚軍的情形,簡潔清晰:

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勝垓下。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皇帝在後,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後。項羽之卒可十萬。淮陰先合,不利,卻。孔將軍、費將軍縱,楚兵不利,淮陰侯復乘之,大敗垓下。

韓信指揮下的漢軍,左右前後,層層設防,井然有序,一軍戰不利,後撤,左右軍包抄,前面撤下的兵力再殺個“回馬槍”……這種打法,完全就是欺負對方人少,再配以嚴整的陣形和機動的進退,拖也把能把對方拖死。

“垓下之圍”,究竟發生了什麼,讓那個夜晚如此傷痛?

白天的“群架”打完,入夜,兩軍罷戰,各回營房。

此時的楚軍已完全處於被動挨打局面,只能依託營寨固守,漢軍四面合圍,裡三層外三層,風雨不透,就差任性強衝了。

項羽鬱悶啊:想我堂堂“西楚霸王”,自起兵以來,歷大小戰陣無數,凡親自參加的戰鬥,就不知道“失敗”倆字咋寫,阻者死,擋者亡,摧城拔寨,勢如破竹,可如今到了最後一刻,咋就弄不過這個自己曾經好幾次都可以像踩死一隻螞蟻一樣隨便踩死、卻心有不忍放跑了的劉邦?咋就弄不過曾經在自己帳下站崗值班的“執戟郎”(4)韓信捏?不明白,也不服啊。

接下來的橋段,就是家喻戶曉的“四面楚歌”和“霸王別姬”了。

《史記·項羽本紀》: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寫得真是生動。《漢書·陳勝項籍傳》大同小異,很多句子就是直接“搬運”過來的。

但令人費解的是:“垓下決戰”這麼重要的場合,項羽身邊咋還帶著個女人呢?

這段記載講到霸王和虞姬,只用了三個字:“常幸從”。

項羽應該非常喜歡“虞姬”,否則不可能打仗時也帶在身邊,不離左右;而虞姬也肯定有特別過人之處,要麼長得太美,要麼性格溫順、善解人意,可以給霸王這種殺伐過重、每天都把腦袋別褲腰上過日子的人帶來拼殺之後的寧靜,兼具“療傷”和“解戾氣”雙重藥效。

但即便如此,行軍打仗中經常出現這麼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人,還要分出兵力保護她,這是幾個意思?就算是霸王“愛妾”,也未免過分了吧。這件事,怎麼看怎麼覺得“荒唐”!難道項羽認為只有把愛妾隨時帶在身邊才最放心、最安全嗎?還是出於其他考慮?如此看來,項羽幹不過劉邦,最終失天下,的確不過分。

“垓下之圍”,究竟發生了什麼,讓那個夜晚如此傷痛?

太史公讓虞姬在“垓下”決戰之夜出現在霸王身邊不失時機地“搶鏡”,這一幕多少顯得有些不同尋常。

而且,這段記載也為後世留下一個千古之謎:虞姬是生是死?結局如何?

任何史料都沒有給出過答案。

宋代學者王應麟在《困學紀聞》中說:

“正義雲:‘項羽歌,美人和之。’《楚漢春秋》雲:‘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太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是時已為五言矣。”

說的是唐人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從西漢陸賈著《楚漢春秋》(5)轉引虞姬的“和歌”內容。

通過這首“和歌”,人們猜測,虞姬的結局可能是“自刎”。但也僅僅是猜測而已。

清朝學者沈德潛編撰《古詩源》,注項羽《垓下歌》曰:“虞姬和歌竟似唐絕句矣,故不錄”,說穿了,沈同學認為虞姬和歌是後人“偽作”。

既然“和歌”涉嫌“造假”,那麼虞姬“自刎”說就沒有了依據。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歷史就是如此,真假難測。

倒是《史記》記載項羽在虞姬和歌之後的反應,似乎更能看出些端倪:

“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項羽其人,在“烏江自刎”時都能揮灑自如,眉頭都不皺一下,根本沒把死亡當回事兒,可這一刻卻“泣數行下”,是有多傷心啊!恐怕只有在失去最心愛之人時,才會如此吧。

《垓下歌》最後一句:“虞兮虞兮柰若何!”表面看是無奈,但也是一種“暗示”性設問。項羽或許明白:“垓下”之戰打到這份兒上,可謂生死攸關,此時他大概已經產生了借夜色掩護突圍的計劃,但不可能再把虞姬帶在身邊,否則大家就得一塊玩兒完。那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虞姬除了“自刎”,有別的路可選嗎?總不能說:大王你走吧,把我留給對面營裡的劉邦。

因此,在說出“柰若何”三個字的時候,美人的結局就已註定。於是虞姬和歌之後自刎,雖不好說項羽希望如此,卻不得不接受。

項羽眼睜睜看著愛妾的生命在自己面前結束,香魂飄渺,血染羅裙,那一刻深深的無奈和悲痛,才讓他“泣下數行”!項羽是真傷心,所以氣氛沉重得讓“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其實,項羽把虞姬帶在身邊,本身就是個錯誤。

據此,虞姬“自刎”是最合情理的推測,但還需在前面加兩個字:“被逼”!

但一切都只是推測,太史公沒這麼寫,或者說,有些東西不太好寫,結果反倒營造了一種英雄美女生死離別、令後人唏噓千古的傳奇。

這一晚,也許是“西楚霸王”項羽一生中最漫長、最黑暗、最傷心的一個夜晚!何其悲壯!


“垓下之圍”,究竟發生了什麼,讓那個夜晚如此傷痛?

註釋:

(1).今河南太康縣南。

(2).韓信此時已略定齊地,並要求劉邦封自己為“齊王”;彭越平定魏地,並相魏王豹,此時魏豹亡,彭越尚未繼王位。

(3).劉賈勸反周殷並迎回已叛楚的“九江王”英布軍而共圍“垓下”。

(4).“執戟郎”為秦漢時宮廷侍衛官,因值勤時手持戟而名。

(5).《楚漢春秋》現已散佚。

“垓下之圍”,究竟發生了什麼,讓那個夜晚如此傷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