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之表達技巧


小說閱讀之表達技巧


優秀的小說不僅要有深刻的思想內容,還要有獨具特色的藝術構思。小說的藝術技巧同樣是作者藝術風格的體現,精巧的構思、層層的渲染、出人意料的結尾都對小說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主題有重要作用。


【常見題型】

(1)文中運用了什麼表現方法(細節描寫、象徵、對比、襯托、鋪墊、照應、懸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時所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服務的。

(3)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例如:語言精練、句式整齊而有節奏感、用詞準確而形象、詞語豐富而多樣),給讀者提供哪些藝術審美情趣。

對錶達技巧的評價鑑賞,就是分析文章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表達了什麼內容,達到了什麼藝術效果等。

【思路導航】

就是運用了什麼技巧,表達了什麼內容,達到了什麼效果。

【知識儲備】

小說的表達技巧,具體來說,一是表達方式,二是修辭手法,三是表現手法,四是佈局謀篇。

一、敘述

(一)敘述人稱

1.第一人稱:第一人稱敘事,是敘事者介入故事,甚至變成故事中的人物。【好處】便於直接抒情,真實,可信。如《橋邊的老人》《在橋邊》。

2.第二人稱:“你”一進入故事,讀者介入情節或陷進故事的程度別別的人稱更深入,不需要再經轉換。【好處】親切自然,抒情更強烈動人,作者態度更鮮明。高行健《靈山》(諾貝爾獲獎作品)

3.第三人稱:敘事者全知全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好處】多角度描寫,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靈活自由。如《半張紙》《炮獸》。

(二)敘述方式

1.順敘:按某一順序(時間或空間)較清楚地進行記敘,【好處】把敘述內容表述的條理清楚,自然流暢。如《鍊金術士》《牲畜林》。

2.倒敘:先把敘述時間的結局或事件發生過程中某個突出片段提到前邊,然後再按照時間的發生、發展順序展開敘述。【好處】造成懸念,形成波瀾,引人入勝。如《祝福》,《清兵衛與葫蘆》開頭。

3.插敘:在敘述的過程中,根據表達內容的需要,暫時中斷主線,插入相關的事情或必要地解說。插敘的內容可以使對往事的回憶聯想,可以是對某些情況的詮釋說明,還可以是對人物、時間、背景的介紹。【好處】補充豐富了人物、事件及背景,是文章內容更充實,敘述曲折,行文錯落有致,結構嚴密。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禮拜二午睡時刻》。

4.補敘:是在敘述的過程中讀前文涉及的某些事物和情況作必要地補充、交待。對前文所設伏筆作出回應,或對前文中有意留下的接榫出予以彌合。【好處】使內容完整充實,情節結構完整,是敘事周嚴,不留破綻。如《清兵衛與葫蘆》的結尾。

5.平敘:俗稱“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好處】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在《水滸傳》等傳統小說中用得比較多。

(三)敘述角度

1、全知視角。敘事人相當於上帝,對所有的線索、發展和結局都瞭如指掌,對每個人物的心理、過去和未來都很清楚。如《炮獸》《套中人》《紅樓夢》等傳統小說

2、有限視角。敘事者故意隱藏一些環節,樓給讀者自己去推理、判斷與評價,完全依賴人物的眼睛來看小說中的世界。《橋邊老人》

二、描寫

(一)關於描寫

詩歌中描寫以寫景為主,小說屬於敘事性文學,描寫包括環境和人物形象。

1、描寫的內容:

環境描寫、人物描寫和場景描寫。

環境描寫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人物描寫包括描寫外貌(肖像、服飾)、神態、語言、行動、心理等。

場景描寫:環境、人物,事件。

2、描寫的方法:

白描和細描

白描:又叫粗筆勾勒。用樸素簡煉的文字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不重詞藻修飾與渲染烘托。

【好處】形象鮮明,特徵突出。(包括外形勾勒,一句一景)

細描:對事物的主要特徵作細緻入微的刻畫。(包括細節描寫,渲染)

【好處】常運用對比、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文字絢麗,色彩斑斕,有如鏤金錯彩,絢麗華美。

漫畫式描寫:用誇張的手法描寫人的外貌、動作或語言等,

【好處】突出人物特徵。《套中人》中別里科夫。

3、描寫的角度

正面和側面, 動態和靜態,遠景和近景,仰視和俯視,實景和虛景,聲音和顏色,視聽觸嗅、。

點面結合。

(二)描寫作用:

1、人物肖像、動作描寫、心理描寫:描繪人物的外貌及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徵。

2、人物對話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也可描摹人物的情態,達到一種特殊的效果。

3、細節描寫:(1)豐富人物形象,突出環境特點。寫人則如見其人,寫景則如臨其境。(2)線索作用(反覆出現的細節,如《最後的黃豆》中“爺爺嚼黃豆”)(3)推動情節的發展(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的“風雪”)。(4)為下文作鋪墊(林教頭槍不離手的細節為後文手刃仇人鋪墊)

4、景物描寫:具體描寫自然風光,營造一種氣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如《丹柯》開頭,烘托人物形象,為表現丹柯的英雄形象,表達對英雄的讚美的主題奠定昂揚基調。

5、社會環境、場面描寫: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及社會環境,交代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渲染氣氛,更好地刻畫人物,推動情節的發展,表現主題。

四、修辭手法

1.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如《素芭》中“嘴唇像兩片嬌嫩的新葉”形象生動的描寫了素芭的美麗。

2.比擬:給物賦予人的形態情感(指擬人),描寫生動形象,表意豐富。如《丹柯》中“影子跳著一種無聲的舞蹈”形象的描寫了森林寂靜恐怖的環境。

3.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如《半張紙》中的棺材代親人辭世,比較含蓄。

4.誇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如《牆上的斑點》“大地的寒氣凜冽逼人,壓得樹木的纖維一根根地斷裂開來”形象的展現環境的惡劣,反 襯大自然生命力的旺盛。

5.對偶:便於吟誦,易於記憶,使詞句有音樂感;表意凝練,抒情酣暢。如《林黛玉進賈府》中的《西江月》。

6.排比:節奏鮮明,內容集中,增強氣勢;敘事透闢,條分縷析;長於抒情。

7.反覆: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分清層次;多次強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如《祝福》中祥林嫂的“我真傻,真的”,強調了祥林嫂內心的痛苦,一次次的重複表明她已經沒這種痛苦折磨的麻木了。

8.對比:使所表現的事物特徵或所闡述的道理觀點更鮮明、更突出,寫作的對象沒有主次之分。用於一句中或一個片段屬於修辭手法,如“失敗乃成功之母”;用於整篇屬於表現手法。如《炮獸》中人與炮的對比,不同人物反應的對比。

9、設問: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引發讀者思考。如《老人與海》:“我現在還有什麼事可想呢?沒有。”

10、反問:強調語氣,語氣強烈,強化情感。

五、表現手法

1、象徵:藉助某一具體事物來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作用】形象生動、思想蘊藉、感情真摯,賦予哲理的深刻性和藝術的感染力,啟發讀者的思考。使文章“言在此而義在彼”。

如《沙之書》中“沙之書”可象徵無限的慾望,主人公對沙之書的態度的變化(好奇、得到、鑽研、迷失、敬畏、恐懼、逃避)揭示沙之書的奇妙和神秘的特性,又表現了“我”乃至人類在無限強大的異己之物前不勝渺小、恐懼的心理。可象徵一種生活“無限”的可能性,我的態度喻示著對生活無限可能的探究。

《騎桶者》空桶是匱乏、希求和尋找的象徵。象徵著在物質極度匱乏的時代,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和願望都得不到滿足。“我”的失敗揭示人與世界的不通融性主題,當時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缺乏關愛、缺乏溝實。

【弄清象徵與比喻的區別】①兩者的表現手段不同:象徵的象徵體與本體之間要求“神似”,比喻的喻體和本體之間則是“形似”。②兩者涉及的對象不同,象徵是以物示義,即不把意義直接說出,二讓讀者去理解;比喻是以物示物物③

2、渲染、襯托和烘托:

渲染,屬於正面描寫,指作者通過對人物的外形、行為、心理、語言或事件、環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鋪陳,集中描寫。【好處】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質特點,加深主題。如《林黛玉進賈府》中對王熙鳳的服飾的描寫,突出王熙鳳與眾不同、精明狡黠、善於逢迎等特點。

烘托:屬於側面描寫,指不直接地對主要的人物或事物進行描寫,而是對其背景、與之相關的事物加以描寫,表現想要表現的主要對象,也叫“烘雲托月”,常見的以景烘托人物,以甲物烘托乙物(只寫雲不寫月)。如環境描寫往往烘托人物形象。《老人與海》中鯊魚的兇猛烘托老人之剛毅。《丹柯》開頭的環境描寫烘托人物勇敢與堅強。

【好處】使主要形象更加鮮明外,還會使文章曲折含蓄,獨具風格。

襯托:屬於側面描寫,又叫映襯,就是為了突出強化主要事物,用另外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從旁陪襯,使主要事物更加鮮明地突出顯現出來。按主要事物和陪襯事物之間所表現出來關係上的不同,可分為正襯和反襯兩種。如《林黛玉進賈府》中林黛玉聽到王熙鳳笑聲的心理活動,眾人斂聲屏氣的神情都是對王熙鳳形象的襯托。

【三者的不同點】渲染在於對主要事物的有意重彩潑墨式的描寫;烘托,只寫與之有關的其他事物,映襯要寫的事物;襯托卻是以次要事物為陪襯,突出主要事物,兩者主次分明。三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時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對用來襯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來描寫。

3、以小見大:由平凡細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題,突出中心,更有震撼力。【好處】選材精當,構思巧妙,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引起豐富的聯想。如《橋邊的老人》通過一個老人的的遭遇揭示戰爭對人們的傷害。

4、揚與抑:先抑後揚(欲抑先揚),【好處】引發好奇,情節曲折。如《丹柯》的開頭欲抑先揚。

5、搖擺:搖擺是情節上的特點,是適度偏離,是在敘述中由於不同事件的介入,使得小說呈現曲折有致,搖曳多姿。例如:《清兵衛與葫蘆》一文中,教員看到清兵衛在上修身課玩葫蘆時,按照正常的情節發展,應該責罵並沒收葫蘆,然而作者卻有意偏離軌道,介紹其武士道和對名伶的愛好,這種搖擺很是巧妙,因為這個內容與主題有聯繫,而且有揶揄的口吻,與主要事件即相輔,也相成。然後教員家訪,沒遇到父親,母親嚇得戰戰兢兢,這其實是延遲,後來,父親回來,因為這是同一事件的不同效果。

6、延遲:結構上的特點,儘量拉開我們與終點的距離,拖延到達的時間,使得小說不再平緩的前進,讓讀者不時的覺得會發生些什麼,從而造成因為不順利而陡增的心裡期待。即延遲是同一事件的重複,豐富內容,使得小說推進得更有層次;如《牲畜林》朱阿的六次準備(即六次延遲)。

【聯繫:在情節運行時技巧,其目的就是避免平鋪直敘,使文章曲折有致,搖曳多姿】

7、巧合法:通過人物出乎意料的奇遇或事情的某種巧合,構成曲折的故事表現主題。《山羊茲拉特》

8、突轉法:在情節結束處異峰突起,出人意料。使情節頓生波瀾,令讀者回味無窮。《在橋邊》

9、誤會法:作品中的人物迷惑於事物的表面現象,從而引起矛盾,推動情節的發展,造成悲劇或喜劇性的衝突。《電影》

10、錯位法:改換一個人的身份和地位,讓他變成與原來完全相反的另外一個人,即角色錯位。構思很巧妙。如《變形記》借甲蟲之眼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