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西三德牧業考察報告:被非瘟“遺忘”的角落

2020年3月28日,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仇華吉研究員在“輔音雲講堂”作了《非洲豬瘟防控之道—非洲豬瘟背景下豬場的生存密碼》的精彩報告。對雲南神農、黑龍江大北農、雞西三德牧業等六家養豬企業作為成功防控非瘟的典型案例做了分享,特別是講到雞西三德--被非瘟“遺忘”的角落時,仇老師分享到黃強博士作為豬場的技術負責人,對養豬頗具情懷,“對母豬像對情人,對仔豬如同對兒子”,一組生產數據引起了我們的特別關注:“仔豬26天斷奶重8.5公斤、斷奶仔豬成活率98%、MSY=27.3,產房母豬日採食量12公斤……”,“母豬喝小燒、公豬喝紅牛”。

“2018年8月份進豬,到現在豬場沒碰到過非瘟病毒,在距三德牧業一公里直線距離山的另一頭有豬場發生疫情……”,於是我們帶著好奇和學習的心態於4月9日-11日在仇老師的幫助和率領下到三德牧業進行了學習。一同參觀考察的還有北大荒集團食品公司鄭崇寶總經理、黑龍江農墾科學院畜牧所叢樹發教授及漢世偉豬業負責人等十餘人。

三德牧業技術負責人黃強博士及公司領導給予熱情接待和交流,特別是黃博士為我們做了《三德牧業養豬新模式》的分享報告,並詳細解答了我們提出的問題,仇華吉老師也給予了指導和點評。此次三德學習之行,受益匪淺,謹就自己學習到的一些心得作一交流,三德牧業的成功經驗,絕不僅僅是我們所能完整表達的。

雞西三德牧業考察報告:被非瘟“遺忘”的角落

1、雞西三德牧業的精準定位

1、位置選擇好

雞西三德牧業位於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附近,三面環山、人跡罕至,具備天然的生物安全屏障。

2、建造規劃合理

豬場立項建設前,定位為高標準、高質量、嚴防疫,生產車間環境舒適,生活環境宜居,豬舍帶宿舍,宿舍像賓館,豬舍能住人。

3、場區區域劃分嚴格

整個豬場經營活動分為外圍區、內圍區,內圍區又劃分成外生活服務區、內生活區、防疫隔離區、生產區和車間,生產區又分種豬區、育肥區和糞汙處理區。

雞西三德牧業考察報告:被非瘟“遺忘”的角落

4、預防非瘟的應對策略得當

豬場於2018年8投入生產,正值我國瀋陽暴發非瘟疫情,公司成立專職防疫隊伍,果斷採取封場措施,未再引種。採取自繁自育模式,現有能繁母豬5000餘頭,後備母豬500餘頭,總存欄近50,000頭。並積極採取分區定崗嚴格的切斷措施,並不斷創新,從提升豬群免疫力著手,強調豬吃得好、住得爽、拉得順;防疫重在管理,團隊待遇優厚,生活環境優越,學習氛圍濃厚,上下同欲,外緊內松,嚴於流程管控。

5、有完善物流體系。公司建有飼料廠,有專用運料車、轉豬車(商品豬和種豬分開)等。

雞西三德牧業考察報告:被非瘟“遺忘”的角落

2、雞西三德牧業驕人的生產成績

雞西三德牧業考察報告:被非瘟“遺忘”的角落

3、應對非瘟的有效措施

核心理念是“切斷”,豬場生產及一切相關經營活動採取“分區、定崗”,豬場外圍、內圍,雙重洗消,從傳染源頭進行控制;人員、環境分類管理,從傳播途徑進行阻截;營養冗餘、環境宜居、提升免疫力,從豬隻健康出發,對易感動物進行呵護。

雞西三德牧業考察報告:被非瘟“遺忘”的角落

雞西三德牧業考察報告:被非瘟“遺忘”的角落

4、獨特的飼養管理技術

4.1 產房仔豬成活率98%以上。母豬在分娩過程中禁用催產素,對於產程長者,注射安痛定;對於奶水不好母豬每天半斤小燒拌料,連續三天,對母豬可起鎮靜作用,並有催奶功效;母豬產後12天后,日平均採食哺乳料可達12公斤以上,仔豬在21天前不用補教槽料,教槽料除選用食品級易消化原料,脂肪(椰子油+植物油)含量達到8%左右。

雞西三德牧業考察報告:被非瘟“遺忘”的角落

4.2 豬群達到“糞圓(軟)尿清(澈)”。特別是母豬,哺乳母豬添加水溶性纖維素(膳食纖維),吸水性強,糞便在體內(特別是腸道後段)排空時間短,無宿便;妊娠母豬以添加燕麥麩和甜菜粕為主,加少量水溶性纖維素。所有豬群日糧添加天然黃腐酸,豬群尿液清澈無味,並且育肥出欄重較目測體重多5-10公斤,肉質味道鮮美。

4.3 三胎母豬淘汰率不超過20%(一般母豬到三產時淘汰率達50-60%)。斷奶時母豬失重很輕,掉膘少,斷奶7天的發情率高達90%以上。根本原因是母豬在哺乳期日採食量高達12公斤以上,代謝性疾病很少發生。

4.4 豬生長階段更特別的劃分。三德牧業生長豬分五階段飼養:

雞西三德牧業考察報告:被非瘟“遺忘”的角落

特別是保育階段,將斷奶至95日齡的豬(體重達50公斤)劃分為小保育和大保育階段,極大地發揮了豬在前期的生長潛能,也是營養冗餘的做法。

雞西三德牧業考察報告:被非瘟“遺忘”的角落

母豬六階段飼養:

雞西三德牧業考察報告:被非瘟“遺忘”的角落

斷奶--配種(一週):空懷料,斷奶當天不喂料,第二天3公斤,之後每天增加1公斤到5公斤為止,特別之處是添加較多的葡萄糖,促進排卵和發情;

配種--妊娠35天:胎兒著床期,妊娠飼料,日喂1.5-1.8公斤;

妊娠36-75天:母豬體況調整期,日喂妊娠日糧3公斤左右(按照每100公斤體重1公斤日糧和膘情胖瘦決定);

妊娠76天--95天:乳腺發育期,日喂妊娠日糧3.5公斤左右;

妊娠96天--分娩:胎兒體重生長期,日餵哺乳日糧5公斤左右;

分娩---斷奶:產仔當天24小時不喂料,第二天2公斤,每天增加0.5公斤到第10天,今後每6小時喂料一次,每天四次,母豬日均採食量12公斤以上,斷奶前母豬不減料。

4.5 產房母豬平均日採食量12公斤以上。後備母豬的培育階段和妊娠期重視胃腸道容積的擴張(添加燕麥麩、澳麥麩及水溶性纖維素),為進入哺乳期更大的採食容納奠定基礎;在哺乳日糧中添加水溶性膳食纖維(果膠、葡聚糖等),能在腸道中大量吸收水分使糞便保持柔軟狀態,並使糞便在直腸排空時間快(12小時內),無宿便;優質蛋白(進口魚粉等)、能量原料的使用,適口性好。

本次考察學習是搭上了三德牧業邀請仇華吉博士到公司指導的便車,交流現場,仇老師也對三德牧業的現狀、未來發展提出了指導和建議:

1、適當延伸產業鏈,實行品牌化經營,利用黑龍江廣袤的土地實行種養結合,利用其獨到的飼養管理技術培育高品質種豬,生產安全、鮮美的高端豬肉及肉製品;相對閉環式經營可以降低生物安全風險,提升品牌價值;

2、建議增設檢測實驗室,定期對內外環境、豬群、入場人車物進行監測,掌握“敵情”,真正“走在病毒的前面”;

3、完善防疫和管理細節,徹底做到豬群全進全出、批次化生產,減少人員交叉汙染,加強物資消毒管理,減少弱豬滯留或迴流,減少或杜絕對病豬的治療。

雞西三德牧業考察報告:被非瘟“遺忘”的角落

考察學習團對三德牧業的養豬產業定位、精細化管理和非洲豬瘟的有效防控表示欽佩,感謝仇老師及三德牧業黃博士及各位領導的指導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