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赵祯大事年表

赵祯(1010-1063)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宋真宗赵恒第六子,生母为李宸妃。在位时间:1022年-1063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年号天圣、明道、景祐、庆历等,谥号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

宋仁宗赵祯大事年表

乾兴元年、天圣元年(1023年)

群臣上真宗尊号应天尊道钦明仁孝皇帝;封丁谓为晋国公,冯拯为魏国公,曹利用为韩国公;赵恒在东京延庆殿驾崩,时年55岁,遗诏太子赵祯即位,尊刘还皇后为太后;刘太后正式临朝称制;上大行皇帝谥号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于永定陵;

同年,宋朝颁布贴射法,以防商人私下卖卖茶叶;置益州交子务,发行纸钞;宋任李德明为尚书令,王钦若复任宰相,封冀国公;孤山法师智圆圆寂,时年47岁,著有《闲居编》《文殊般若经疏》《遗教经疏》《般若心经疏》《四十二章经注》等;善昭禅师圆寂,时年78岁。

天圣二年(1024年)

发行交子,禁私造,限在川蜀流通,是我国历史上政府发行纸币之始;西夏李德明修筑省嵬城(石嘴山);龙昌期受邀在福州讲学;张君平上疏水利八事。

天圣三年(1025年)

宋朝环州官员暴力滥征,导致西羌之乱,赵明德按兵不动,向大宋秋和;宋废除贴射法,依旧实行入中粮草三税法;吴只行贿案发,王钦若被罢相,不久去世,时年64岁,赠太师、中书令,谥文穆;以张知白为相。

宋仁宗赵祯大事年表


天圣四年(1026年)

宋在并、代二州设置了榷场,与西夏赵明德互市,罢劝农司,京畿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辽国掠夺女真,赵明德派兵助辽国讨伐回鹘阻卜部叛乱。

天圣五年(1027年)

范仲淹等筑泰州捍海堰;宋工部郎中燕肃请造指南车(用齿轮转动);编修宋真宗一朝国史;令医官校订《黄帝内经》《素问》《难经》《病源》等医书;针灸学家王惟一造成针炙铜人;枢密副使晏殊被贬,出知应天府。

天圣六年(1028年)

宋朝禁止向诸路摊派,减免三司岁所科上供物;李德明长子李元昊为太子攻克甘州、西凉府有功,被立为太子;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林逋去世,时年62岁,谥和靖先生;天台宗第十七祖知礼圆寂,时年69岁,著有《十不二门指要钞》《别理随缘二十问》《十义书》等;宰相张知白去世,时年73岁,谥文节;张士逊拜相。补充阅读:北宋开国功臣赵普家族世系

宋仁宗赵祯大事年表


天圣七年(1029年)

因朝廷赏赐不均,汾州发生兵变;辽国发生大延琳之乱,大延琳建立兴辽国,改元天庆;宋朝颁行折杖法,设置武举考试,恢复制举;《天圣编敕》编撰完成;曹利用被刘太后贬知随州;宋朝参知政事鲁宗道去世,时年64岁,谥肃简;西夏官察使阿遇掠多麟州,被击退;宰相王曾反对刘太后上尊号,被贬知兖州,玉清昭应宫火灾,三千余间宫殿被毁。

天圣八年(1030年)

兴辽国和延琳兵败被俘;大宋实行解盐通商制度;曹彬第四子曹玮去世,时年58,赠侍中,谥号武穆,后世遂称其为“曹武穆”;复置诸路提点刑狱官。

天圣九年(1031年)

辽圣宗去世,辽兴宗继位。辽圣宗嫡妻仁德皇后无子。辽兴宗生母自立为皇太后,史称钦哀皇后。她临朝称制后,诬告北府宰相萧浞卜、国舅萧匹敌图谋造反,诛杀二人,并迫使仁德皇后自杀。大宋长沙知县陈希亮诛杀刘太后亲信海印国师,受到百姓拥戴;李元昊以迎娶契丹公主为由陈兵府州(陕西府谷),宋军严阵以待,李元昊随即退兵。

宋仁宗赵祯大事年表


天圣十年、明道元年(1032年)

李德明攻占凉州,被宋朝封为夏国王后不久去世,享年51岁,太子李元昊即位,宋朝授封元昊为西平王,定难军节度使,还册封他为特进、检校太师兼侍中、夏银绥宥静等州观察处置押着落使等。赵祯生母李宸妃去世,时年40岁;

明道二年(1033年)

李元昊仿照宋朝设置官制体系,下令区别文武官及百姓的服饰式样,颁布秃发令,使西夏地区百姓发式区别于汉族,被率兵攻打吐蕃唃厮啰。刘太后驾崩,赵祯追封生母李宸妃为太后,谥号章懿。知枢密院事王德用被贬为武宁军节度使;赵祯废除郭皇后,令其出家,封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道号清悟,居住长宁宫;改革杂变之法,改革淮南盐法。

景祐元年(1034年)

西夏李元昊改年号为开运,进而改为广运,并再次进攻府州,并毒杀母亲卫慕氏及卫慕氏一族;赵祯下令治理黄河;辽国法天皇后专权,诛杀众多忠臣,意图废黜辽兴宗改立小儿子重元,被辽兴宗先发制人发配庆州守陵;宋夏龙马岭之战,宋军大败,李元昊开始在庆州、延州之间修建城堡。赵祯迫于压力,将宠妃尚氏、杨氏赶出皇宫,立曹彬孙女为皇后;赵祯恢复现钱法,范仲淹疏浚五河。

宋仁宗赵祯大事年表


景祐二年(1035年)

宋朝平定獠人之乱,刊定《前汉书》颁布全国,重定强盗法,郭皇后去世,时年32岁;李元昊进攻唃厮啰,再次兵败;因范拯牵连,李迪被吕夷简诬陷罢相;范仲淹权知开封府。

景祐三年(1036年)

李元昊改革兵制,设立军名,西夏士兵人数大增,拘留朝贡宋朝天竺僧人,攻取回鹘三州,占取敦煌;宋调兵修复白渠,慧南法师在黄龙山弘扬佛法,人称黄龙法师;欧阳修、范仲淹、余靖、尹洙等人直言进谏被宰相吕夷简诬陷贬斥。

景祐四年(1037年)

李元昊创造西夏文字,设立蕃、汉二字院,颁布礼乐制度,升州郡、益边防。山西河东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死伤数万人,赵祯下令积极救灾,赈济灾民。本文转载自赵氏宗亲微信公众号,编辑赵英雄。

景祐五年、宝元元年(1038年)

李元昊在大臣野利仁荣、杨守素等人拥戴下,即皇帝位,国号称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元年,诛杀叔叔李山遇一族;宋朝吕夷简与王曾互相争斗,二人皆被罢相,赵祯下令禁止百官结党;宋朝平定安化叛乱,册封唃厮啰为保顺军节度使。同年,王曾去世,时年61岁,赠侍中,谥文正,赵祯御书“旌贤之碑”,改其出身地为“旌贤乡”。

宋仁宗赵祯大事年表


宝元二年(1038年)

李元昊上表于宋,要求承认其帝号,被削除赐姓官爵;李元昊随即进攻宋朝保安军(山西志丹),兵败而归;西夏开设蕃学,并翻译宋朝书籍。宋颁布任官新法,夏竦议西夏事,建议联合归顺的羌人部落及唃厮啰、根据地形特点配置兵力;富弼陈西边八事;宋祁上三冗三费疏,建言增加国家财赋收入;宋朝颁布锁厅举人取解之法;刘平上攻守策,宋筑青涧城抵御李元昊进攻。

宝元二年(1039年)

宋夏三川口之战,宋军接连失败,李元昊诈称议和,麻痹宋朝延州知州范雍;三川口战役中,刘平所率领的军队正与西夏军队激战,殿后的黄德和带头逃跑,致使刘平等人全军覆没,战后黄德和被斩首,史称河中府之狱;宋诏唃厮啰攻西夏,唃厮啰并无举动;范仲淹谋取夏州冶铁务失败;三川寨之战,宋军战败;白豹城之役,宋军大获全胜。宋夏战争爆发后,宋朝军费开支骤增,因陕西盛产铁矿,特用来铸钱。萧孝穆力谏辽兴宗伐宋未果,辽兴宗陈兵宋辽边境,大战一触即发。《武经总要》成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方兵书。

宝元三年、康定元年(1040年)

范雍疏于防范,西夏围困延州,因宋将许怀德偷袭元昊得手,西夏军被迫撤离延州,延州之围才缓解。张士逊、章得象为宰相。

康定二年、庆历元年(1041年)

辽遣使索取关南之地,宋朝被迫增加岁币,双方达成协议,辽国不再提归还关南十县之地的要求,史称重熙增币。庆历改革解盐法,增加国家收入,满足军费支出;宋朝令河北安抚司密修边备,筑大顺城(甘肃庆阳);宋夏定川寨之役宋军大败,死伤万余人。西夏宥州(陕西横山)侍中默香率部归附宋朝,被封为顺德军节度使;宋朝编成《崇文总目》。

宋仁宗赵祯大事年表


庆历二年(1042年)

恢复京师榷盐法,征召河北壮丁刺手背组建义勇军;营建大名府,定名北京;晏殊为宰相;李元昊入侵定川砦,泾原路马步军副都总管葛怀敏战死,诸将死亡十四人,李元昊大掠渭州。

庆历三年(1043年)

李元昊在延州被宋将许怀德打败后,派教练使李文贵前往宋朝议和,宋朝群臣反对宋夏通商;宋朝许元奉命改革漕运;吐蕃寇边失败,同意纳质为凭,归顺宋朝;赵祯提拔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执掌朝政后,开启庆历新政。但由于许多官僚贵族的反对,“庆历新政”很快流产;赵祯下诏限制各级官吏的职田(官吏俸禄田)、诏定天下公田、废除武学;关中大旱,光化军兵变,商州人民起义;韩璃议停筑水洛城。

庆历四年(1044年)

经过宋夏双方代表多次谈判交涉,李元昊答应称臣纳贡,史称庆历和议;辽所属山南党项诸部叛附西夏,辽兴宗第一次亲征西夏李元昊,辽军大败,死伤无数,不久双方交换战俘,辽夏达成和议;陕西宜抚使范仲淹下令修筑细腰城(甘肃灵台县);经范仲淹等人奏请,宋朝恢复各州县学校;欧阳修撰成《朋党论》;荆王赵元俨去世,时年60岁,赠天策上将军、徐兖二州牧、燕王,谥恭肃。吕夷简去世,时年66岁,追赠太师、中书令,谥文靖;晏殊被罢相,以杜衍为相。

宋仁宗赵祯大事年表


庆历五年(1045年)

宋废除磨勘保任之法;宋夏恢复互市,初议疆界;李元昊令没藏氏为尼;宋朝编修《唐书》;文学家石介去世,时年41岁,著有《徂徕集》。杜衍被罢相,改以贾昌朝、陈执中为宰相;湖南猺人在唐和的带领下起义;欧阳修、尹洙等人被贬官。

庆历六年(1046年)

因交趾攻陷占城,宋朝加强广西防御;宋减免邛州盐井岁课;李元昊在兴州(银川)建避暑宫;三使司王尧臣辞职;御史中丞张方平建议裁减京朝官员,遣使于西夏勘定边界。

庆历七年(1047年)

宋夏通银星和市,以利于双方进行贸易活动。李元昊废皇后野利氏;《庆历编》书成;宋朝文学家尹洙,时年47岁,著有《河南先生文集》;王安石出任鄞县知县;河北贝州(南宫)王则起义。贾昌朝被罢相,以夏竦为宰相;李迪去世,时年77岁,追赠司空、侍中,谥号文定,赵祯亲题其碑首为“遗直之碑”。

庆历八年(1048年)

宋缩减皇城司编制,颁布《庆历善救方》,改革河东等地钱法,令范祥盐法改革,推广“四税法”;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西夏李元昊霸占太子妻子,被太子割掉鼻子;不久李元昊感染去世,时年47岁,谥号为武烈皇帝,庙号为景宗;太子逃到没藏讹庞家后被杀,野利皇后也被杀;两岁的谅祚被立为皇帝,尊奉没藏氏为皇太后,由皇太后垂帘听政;宋册封谅祚为夏国主。

宋仁宗赵祯大事年表


同年,文学家苏舜钦去世,时年41岁,著有《苏学士文集》;章得象去世,时年71岁,赠太尉兼侍中,谥文宪;马遂杀王则失败,被王则肢解;河北深州庞旦起义失败被杀;崇政殿侍卫颜秀兵变被杀;青州禁兵马达、张青起义失败被杀;辽朝蒲奴里部(牡丹江)酋长陶得里发动叛乱,不久被捕获;北宋张贵妃得宠。

皇祐元年(1049年)

辽兴宗第二次亲征西夏,再次失败而归,不久辽夏议和,西夏向辽朝纳贡称臣,辽夏之间的战争才宣告结束。陈执中罢相,文彦博、宋庠等人升为宰相。党犹州侬智高建南天国,改元为景瑞,请隶归顺宋被拒,侬智高随即开始反宋。因为军费开支过大,国家财政危机愈益严重,庞籍、文彦博建议裁减保捷军三万五千余人。建造边境开元寺宝塔;杨岐派僧人方会圆寂,时年54岁,著有《杨岐方会和尚语录》《杨岐方会和尚后录》;权三司使叶清臣上书朝廷,实行官考课之法;包拯答诏河北边防策略,并建言废除范祥盐法改革。

皇祐二年(1050年)

宋实施对贴法,商人入钱到京师后,达到十万贯钱者才由政府发给盐、茶、金帛等物;西夏大将洼普降辽;包拯奉命审理开封冷青冒充赵祯儿子案;田况治蜀受到朝廷表彰;言官弹劾张贵妃父亲张尧佐,赵祯迫于压力罢免张尧佐多项职位。

宋仁宗赵祯大事年表


皇祐三年(1051年)

河北恢复入中粮草“现钱法”,颁《简要济众方;御史唐介弹劾宰相文彦博,文彦博被罢相,人称唐介为“真御史”;以庞籍为宰相;减漳州、泉州、兴化军丁米,新作浑仪,罢灾伤州军贡物,泾原樊家族密厮歌内附。

皇祐四年(1052年)

宋校定天下财赋收入;侬智高再次请求归顺宋朝,宋朝拒绝接受。侬智高攻陷邕州后建立大南国,自称仁惠皇帝,改年号为启历,并大封文武百官,攻陷邕州、宾州、邵州等地。宋禁诸州输钱免役,减湖南丁身米,减漳、泉等地丁米,庞籍升为宰相,范仲淹去世,时年64岁,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有《范文正文集》传世;泾原路经略使夏安期上《弓箭手阵图》;以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狄青为枢密副使。

皇祐五年(1053年)

狄青任枢密副使后,大将陈曙好大喜功,怕狄青一人建立战功。抢先率领步兵八千人与侬智高军队发生激战,结果宋军在昆仑关(广西宾阳)惨败;古渭州蔺毡献地,陕西转运使范祥擅自作主,兴建哑儿峡城堡,被青唐(西宁)羌族士兵攻破吴岭堡,进而包围哑儿峡,杀死宋军一千余人,史称古渭州之役。宋朝在陕西行青苗钱,改革科举考试法;狄青平定侬智高叛乱后,升任任枢密使;庞籍被罢相,陈执中、梁适升任宰相。

皇祐六年、至和元年(1054年)

张贵妃去世,谥文成,追封皇后;铸“至和元宝”钱。欧阳修母丧服满回京,命判吏部流内铨,不久,被排挤去职,命其修主撰《唐书》。王贻永被罢,以王德用为枢密使;以刘沆为宰相。

宋仁宗赵祯大事年表


至和二年(1055年)

宋开发河东耕地,西夏侵耕屈野河西地;宋罢诸路里正衙前制度,改青白盐贩之罚,减征蚕盐钱,制定医官考试制度;辽兴宗耶律宗真驾崩,时年40岁,耶律洪基继位,改元清宁。晏殊去世,时年65岁,封临淄公,谥号元献,赵祯辍朝三日,并御书“旧学之碑”,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传世;宋赐夏《大藏经》;著名书法家蔡襄出任泉州知州;陈执中被罢相,文彦博、刘沆继任宰相。

至和三年、嘉祐元年(1056年)

赵祯上朝时,突患暴疾,天天大呼“皇后与张茂则谋大逆”等,宦官张茂则被迫上吊自尽。宰相文彦博、富弼等人全权处理朝政;赵祯患病愈后,范镇、司马光等人上书请立太子,汴京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废禁军回易活动;因开凿六塔河,枢密使贾昌朝诬陷多人被贬值,史称六塔河之狱。

同年,噶当派创始人仲敦巴于拉萨建热振寺,为噶当派的第一座寺院。辽国田和尚奉命于佛宫寺(山西应县)内营建释迦塔;因谣言四起,狄青被罢黜枢密使,出知陈州,改任韩琦为枢密使。张方平二度出任三司使,薛向改革河北入中制度;刘沆北罢相;包拯权知开封府,胡瑷管勾太学。

嘉祐二年(1057年)

侬智高同族人、侬宗旦父子归降了宋朝,宋册封侬宗旦为忠武将军、其子侬日新为三班奉职,广南地区至此才最后平定下来;宋夏断道坞之役,宋军几乎全军覆没;自此,宋朝停止和市、私市;宋置广惠仓,供给年老体弱或无人抚养的孤儿;辽道宗重视农业发展,实行垦荒,在锦州建广济寺塔;狄青去世,时年50岁,赠中书令,谥武襄,著有《春秋尊王发微》;宋朝改革贡举法,并校订医书;欧阳修主持科举考试,打击不正文风,受到学子攻击。

宋仁宗赵祯大事年表


嘉祐三年(1058年)

宋朝李师中凿成永济河;契丹与呐厮啰联姻,意图夹攻西夏;宋朝广南路各地共召募了四万余名土兵,大大充实了广南西路地区的边防力量。同年、王安石上万言书,提倡改革;蔡襄出任福州知州,以韩琦为宰相。

嘉祐四年(1059年)

宋朝颁布《嘉祐驿令》,增置南方禁军,因妃子刘氏通奸他人,赵祯放逐宫人二百余人,汝南郡王、宋英宗赵曙之父赵允让去世,时年65岁,赠为太尉、中书令,追封濮王,赐谥号安懿。宋置馆阁编定书籍官;胡瑷去世,时年67岁,作有《宋史本传》《铁网珊瑚》;李觏去世,时年51岁,著有《李觏集》《直讲李先生文集》;王令去世,时年28岁,著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三使司张方平被包拯弹劾贬知陈州;宋祁继任后亦被包拯弹劾,被贬为知郑州;包拯继任三司使,遭到欧阳修弹劾。

嘉祐五年(1060年)

交趾内侵,宋凿二股河,薛向任制置解盐使、河东转运使,下令减少解盐量,以解决供大于求的局面;降低解盐价格,西夏境内青盐之利断绝;著名诗人梅尧臣去世,时年59岁,著有《宛陵先生文集》曾参与编撰《新唐书》;欧阳修等人修成《新唐书》;英州刺史郭谘上《平燕策》;苏洵被任命为校书郎。

宋仁宗赵祯大事年表


嘉祐六年(1061年)

西夏李谅祚诛杀权臣没藏讹庞,废除皇后没藏氏,李谅祚亲政;宋禁辽国界河捕鱼;宋夏划分疆界;司马光用古代立太子的事例规劝赵祯从赵宋宗室中选择太子。宋铸当阳玉泉寺佛牙舍利塔;赵祯亲临崇德殿,主持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制举考试,参加考试的有苏辙、苏轼、王介;宋祁去世,时年64岁,谥景文,曾参与修《新唐书》,著有《宋景文集》。

嘉祐七年(1062年)

赵宗实被立为皇子,改名赵曙;宋改革江西盐法,降低官盐价格,颁布《嘉祐编敕》;宋沙汰陕西厢禁军;辽国伐木宋朝境内伐木,筑山西大同华严寺;西夏攻董毡,大败而归;书法家章友直去世,时年57岁。李玮娶兖国公主,因公主飞扬跋扈,被贬为忻国公主;西夏李谅祚请求与宋联姻被拒绝;宋朝裁撤全国僧侣三分之一,约十万余人。

嘉祐八年(1063年)

赵祯驾崩于福宁殿,享年54岁,赵曙继位不久即患怪病,狂奔不止,胡言乱语,曹太后暂时听政,曹太后为赵曙册立皇后高氏;辽圣宗次子耶律重元谋反被杀;上赵祯谥号神文圣武明孝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永昭陵;同年,庞籍去世,时年年76岁,追赠司空、侍中,谥庄敏。

赵祯是一位仁君,其在位四十二年,对百官宽厚以待,令百姓休养生息,使宋朝达到一个发展的顶峰。他在位时期,虽然名臣辈出,但是他频繁更换重臣,朝令夕改,致使其在政治上并无太大作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