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產生抑鬱症了,作為家人,可以從這四個方面施行:抑鬱症狀減輕

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確實是比較浮躁的,但是浮躁的背後是我們人心的浮躁,而不是這個社會本身的浮躁。當我們的內心比較安定後,這個社會自然也會安定很多。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體系,每一種價值體系都會帶給我們不同的思路和想法。

時常牽掛我們內心的是家人,家人的一舉一動,往往都會牽動著我們的內心世界,我們想要擁有一個完美的內心,一個健康的內心,這就需要我們一家人所要做出的努力和奮鬥。一家人的幸福安康,一家人的身體健康,一家人的心理愉悅,是我們的目標和追求,我們需要為之而努力。

我產生抑鬱症了,作為家人,可以從這四個方面施行:抑鬱症狀減輕


現在這個社會,抑鬱症的人會越來越多,而且比率呈現上升趨勢。那麼當家庭中的某個人產生抑鬱症了,家庭中其他人可以做些什麼呢?

首先:不要產生焦慮感。我們都有這樣的一個心理現象產生,就是家中的某個人生病發燒了,我們就會很焦慮,這焦慮的背後其實就是想這生病發燒的狀況快點好起來,這是對家人的一種擔心和牽掛。那麼對於家人產生抑鬱也是如此,也會感到緊張和焦慮,但是這種緊張和焦慮完全解決不了根本層次的問題,相反還會讓自己的心態變得不穩定。所以焦慮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還會徒增家庭的緊張氛圍。

其次:製造歡樂的家庭氛圍。一個家庭的環境很重要,家庭氛圍很開心,那麼每個人的感受也是歡樂的,就會身心愉悅,就喜歡回到家看到最親密的家人。如果一個家庭氛圍很緊張,讓人不能放鬆,那麼長時間的壓抑,就會厭倦家庭的氛圍,久而久之產生了一種疲憊的心態。歡樂的家庭氛圍有助於抑鬱症患者心情放鬆,心情舒適,從而改善自己的情緒狀態,慢慢恢復自己的心理能量。

我產生抑鬱症了,作為家人,可以從這四個方面施行:抑鬱症狀減輕


其三:多溝通多交流。在人際互動過程中,有些人難以溝通,一方面是自己的性格因素造成的,還有就是家庭環境造成的。一個嚴肅的家庭,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就會感到緊張壓抑。這樣孩子就會羞於交流,羞於溝通,長時間的相處,就沒有共同的話題交流了。所以作為家庭中的一分子,活躍的那個人要多多建立交流機會,讓大家各抒己見。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很多人出現抑鬱症狀,跟家庭的這個交流環境有很大的關係。自己在外受委屈了,回到家又不開心,這樣就造成了一種抑鬱情緒的循環。

其四:親密的陪伴。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對於家人產生抑鬱症了,這時候抑鬱症患者內心很難受很痛苦,需要一種鼓勵和支持,畢竟一個人的能量太有限了。而陪伴的力量是無形的,它在暗處發揮一種治癒的作用,可以讓抑鬱症患者內心安定下來。當一個人內心不安定時,就會被外物所累,就會被外物所牽絆。所以需要修心,而修心的關鍵在於讓自己內心安定不動。

我產生抑鬱症了,作為家人,可以從這四個方面施行:抑鬱症狀減輕


家人產生抑鬱症了,不用太大驚小怪,只要家人的積極幫助和配合,比諮詢師的諮詢還有效果。家人的力量是暖心的,是更加信任的。我們需要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期待。在希望和期待中去綻放自己的風采。

暫時的抑鬱不能決定一直得抑鬱。暫時的抑鬱是給予自己的一次成長,當經歷過去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就提升了一個層次。抑鬱很長時間,無需驚慌,因為還有家人陪伴在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