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行測知識點例題精選

常識積累

單糖:不能再被分解的糖,可以被細胞直接吸收,最典型單糖是葡萄糖。

二糖:由兩個單糖結合而成,必須分解成單糖才能被細胞吸收,最常見的是蔗糖

(紅糖、白糖、冰糖)、麥芽糖(發芽小麥中含量較多)等。

多糖:可以分解成許多單糖的糖,多糖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糖類,比如澱粉(比如米飯)、纖維素(棕櫚、麻類植物中的纖維細絲,構成細絲的成分就是纖維素。纖維素在人體和動物體很難被消化,即使是擁有發達消化器官的食草動物也需要藉助某些微生物的幫助才能分解纖維素。纖維素雖然不能被人體吸收,但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腸道中致癌物質停留的時間,排除毒素)等。

公考行測知識點例題精選

詞語積累:

投閒置散: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職位或沒有安排工作

甕牖( yǒu)繩樞( shū ):牖,窗戶。樞,門上的轉軸。以破甕作窗戶,以草繩系戶樞。形容家裡窮。

簞食(sì)瓢飲:多用於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飲水曲肱(gōng):曲肱,詞語名,指彎著胳膊作枕頭。意思是形容清心寡慾、安貧樂道的生活。

公考行測知識點例題精選

言語題精選

有人曾_____“人工智能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雖然_____但也說明了現狀。通常,當解決問題需要推理、決策、理解、學習這類最基本的技能時我們オ認為它跟人工智能相關。常見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有指紋識別、人臉識別、機器翻譯等。很多通過機械的計算和機械的記憶實現的東西,一般不把它看成人工智能的本質應用。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嘲笑 苛刻

B)調侃 尖酸

C)揶揄 刻薄

D)嘲弄 刻毒

解析:這道題我們需要對每個詞的感情色彩加以區分,方可迎刃而解。先看第二空,雖然後面的橫線處用來形容“人工智能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這句話,那麼對於A選項,苛刻指的是要求過高,而這句話只是一句描述性的語句,不是提要求,所以排除A選項。對於D選項,刻毒明顯程度過重,因為這句話還談不上惡毒,也排除。這樣只剩下B、C兩項。B選項調侃指的是開玩笑,也就是說“人工智能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是人們開玩笑說的,但後面如果搭配雖然尖酸的話,就會顯得感情色彩不一樣,簡而言之,開玩笑的話還不至於尖酸。這樣B選項也不合適,最終符合題義的只有C項。揶揄指的是耍笑;嘲弄。戲弄,(侮辱)。

公考行測知識點例題精選

邏輯題精選

水文節律指湖泊水情週期性、有節律的變化。廣義水文節律包括晝夜、月運、季節和年際節律。正常情況下,由於流域氣候和下墊面等因素較穩定,湖泊多年平均水位趨於穩定數值即湖泊正常年平均水位。所以湖泊年際節律以干擾因素驅動的突變性和適應干擾後的階段穩定性為特點,無漸變趨向;而晝夜節律對生態系統影響微弱。因此,狹義水文節律特指月運節律與季節節律。根據上述定義,下列涉及狹義水文節律的

A)鄱陽湖受降雨持續減少和來水減少雙重影響,水面面積持續萎縮

B)洪澤湖歷史年均水溫16.3C,最高水溫在9月,最低水溫在1月

C)洞庭湖去年年降水量1560毫米,其中4~6月降水約佔全年一半

D)巢湖流域年平均氣溫穩定在15~16C之間,有200天以上無霜期

解析:定義判斷題有時候我只需要找到關鍵信息,就可以選出正確答案,對於這道題而言。狹義水文節律的關鍵信息一是“水情是週期性、有節律的變化”二是週期以月或季節為單位。我們來看選項,A項鄱陽湖水情變化是受降雨影響,不屬於週期性的變化。C選項洞庭湖只是說了去年的水情,沒有體現變化。D選項巢湖200天以上無霜期,週期單位遠遠超過月或季節,所以也不符合定義。至此唯一正確答案只有B選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