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箭穿心》中的人性和母性

电影《 万箭穿心》算不得喜剧,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悲剧。它只是芸芸众生里一个普通家庭在时光里的缩影。

女主在电影一开始是不讨喜的,言辞犀利甚至有些刻薄,在家庭里扮演一份跋扈乾坤的角色。丈夫马学武看起来唯唯诺诺,实际上却是一个对生活充满逃避感的人。他把所有的不满都藏着,冷着淡着晾着不吭不哈,时而和妻子唱唱反调,来表达自己的抗争。当搬家工坐地起价的时候,一面是李宝莉的质疑和不甘,另一面是他关上门的敬烟和示好。当搬运工背后说妻子的不好的时候,他就把别人当成了亲人和知己。家里有这样的男人,女人不强势才怪。

《万箭穿心》中的人性和母性


马学武搬入新家生活有了改善之后也开始沉思自己的婚姻,他提出离婚,但并不决绝。因为如果真下了决心,完全可以在对方不同意的情况下起诉离婚,但他没有。他还会回家,还会睡沙发还会冷着脸。并且在这期间火速勾搭上一个有夫之妇,俩人在开房为爱鼓掌的同时,被跟踪的李宝莉向派出所举报(马学武不知是李宝莉举报)并且被抓,在厂子里脸面丢尽。

《万箭穿心》中的人性和母性


带着污点的马学武成了下岗名单里的一员,后来当他知道是李宝莉举报自己毁了他前程之后万念俱灰崩溃跳江。影片几次出现他出厂子骑车的情景,从一开始自以为是的潇洒再到出事以后的畏缩萎靡,背影和眼神时刻带着一种神经质的木讷。这就是马学武,得意的时候就忘形,失意的时候就一蹶不振。本来他死之后,剩下老娘还有孤儿寡母,日子会更加艰难,她们更应该团结,一起把日子过下去。但是,没有。马学武的老娘选择陪伴孙子,在辅导功课的同时也难免絮叨儿媳的不是,儿媳在她眼里是没文化啥也拎不清的角色,而且儿媳是导致他儿子跳江自杀的元凶,她心里不但怨恨李宝莉也是看不起她的。她这种情绪和思想潜移默化的灌输给孙子,以至于孙子对李宝莉说爸爸藏情人照片在书里是知道你不看书的。他们那种有文化的优越感和对李宝莉的轻视总是不经意的扑面而来。直率实诚的儿媳巴心巴肝在外面挑扁担赚钱养家,回家还得看他们祖孙一唱一和的排挤还有马学武阴魂不散的无处不在。

李宝莉直率有担当。丈夫自杀后,她来不及悲伤和自怨自艾,甚至顾不得流泪,就辞去了还算轻省的工作扛起了扁担,一抗就是10年。她从一个还算美貌的少妇变成了头发花白、勾腰驼背、干枯瘦弱的老妇形象。本该是被叫阿姨的年纪却被喊婆婆。然而为了儿子能成才,她无怨无悔,整天盘算着是怎样多挑扁担多赚钱。她在儿子教室门口放下扁担整理头发的时候,那种胆怯和迟钝刺痛人的神经,十年的苦心劳作和生活磨难把一个高傲的自诩为城里女人的她重重的锤进尘埃里。

儿子终于金榜题名成了高考状元,本来替李宝莉舒了一口气,但是犹如多收了三五斗,儿子翻脸无情。他不但要赶走妈妈夺回房产还要断绝母子关系。儿子小脸紧绷,指责母亲害他10年没爸爸,还说妈妈没脸给爸爸敬酒。在他眼里,他父亲婚内勾搭有夫之妇开房淫乱那是爱情,而守寡10年的母亲和一个年龄相当的单身男人在一起就是不要脸。状元的三观真是碎裂一地。言外之意就是他老马家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的高尚的,而生自己养自己挑扁担的母亲就是不体面不要脸卑贱的代名词。以前不翻脸是因为自己无法自立还用得着母亲,现在翻脸是因为自己翅膀硬了,可以独当一面了。高大壮硕的儿子一脸冷漠的站在瘦弱的母亲面前谈判,真想为李宝莉说一句,这样的儿子不要也罢,就当是喂了狗。

母亲斯喊我活大半辈子都是为了你,但儿子看着衰老速度明显的和年龄不想称的母亲没半点疼惜和怜悯,甚至母亲一夜未归他都拒绝去找,心肠真是硬的和铜浇铁铸一般。可母亲却是爱儿子的,为了儿子,她可以做最苦的工可以在他们祖孙面前卑微的如同保姆下人似的,把所有的赚来的钱都双手奉上。想接济一下有难处的姐妹都得手心向上问婆婆要,还得接受婆婆的数落和切割。同样,为了儿子,她照样可以在这次选择妥协。她收拾自己的东西,用赖以生存的扁担扛起自己的行李,脸上没有悲戚没有怨恨走的是毅然决然。李宝莉不相信什么风水论的万箭穿心,她只相信自己在一地鸡毛里也能活出万丈光芒。她做到了,那万丈光芒不是她的生活过的有多好,而是她作为一位母亲的勇敢、坚韧、善良和勤劳所迸射出的华芒。

李宝莉是中国千千万万普普通通但是却勤劳勇敢的母亲里的一员。她有自己的缺点,譬如刀子嘴豆腐心。但是她自尊自强,不依附于比自己过的好的朋友小景,同时和贫弱的其他女扁担相互支撑扶助。困难到来的时候没悲天悯人一蹶不振,而是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如山的责任。我不认为她的人生就是悲剧,能一直往前走的人,人生本就是泼墨山水,有高有低,没有尽头......

《万箭穿心》中的人性和母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