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成渝被委以重任,南京、西安、福州获点名

刚刚,成渝被委以重任,南京、西安、福州获点名



2020年的城镇化发展到底有哪些任务和亮点?哪些城市和地区又将收获新的发展红利?


答案来了。


9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


刚刚,成渝被委以重任,南京、西安、福州获点名


这是观察年度城镇化建设重点和方向的最权威文件,可能影响到每一座城市的发展走向。


直奔主题,西部城事对一些重点内容作简要分析。


01

靠“户口”抢人,越来越难了


降低城市落户门槛,这几年可以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加速推进。


不仅涌现出了如石家庄这样的“零门槛”落户省会城市,近期沈阳、南京等城市也再次松绑落户限制。


除了各城市的自主行动,顶层设计层面也对降低落户门槛有明确要求。


去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今年则再进一步:


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


督促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其他超大特大城市和Ⅰ型大城市坚持存量优先原则,取消进城就业生活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等重点人群落户限制。


鼓励有条件的Ⅰ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区新区落户限制。


与去年相比,今年放开落户的重点,主要是指向城区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


刚刚,成渝被委以重任,南京、西安、福州获点名


实际上可以理解为,除个别超大城市外,如北京、上海,其他城市都将继续下调落户门槛。


而就在同一天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更是明确:


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探索推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不夸张的说,除极个别城市外,一二线城市落户门槛的差别,将越来越小。


这也基本上宣告,单纯靠降低户籍门槛来抢人的做法,将越来越行不通。


02

成渝双圈顶层设计或年内出台


去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专门用一句话“点名”成渝城市群,被普遍解读为是成渝上升为经济“第四极”的一个重要信号:


扎实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


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更是被单独作为一点来强调:


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实施,促进重庆市、四川省通力协作,加大成渝地区发展统筹力度,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加强交通、产业、环保、民生政策对接,共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培育形成新动力源。


自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后,有关成渝双圈的编制规划到底何时出炉,备受外界关注。


从《任务》的表述看,时间表应该更加清晰了。至少有两点信号值得关注:


一,今年不仅要“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而且明确“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实施”,这或意味着编制大概率将在年内就要完成。


可以参考的是,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明确,“编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此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在2019年2月出炉,刚好历时一年左右。


刚刚,成渝被委以重任,南京、西安、福州获点名


而考虑到粤港澳大湾区涉及的区域更多、协调难度更大,成渝双圈规划纲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并实施,应该问题不大。


二,明确成渝地区共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此前财经委员会会议对成渝双圈的多个定位中就包括科技创新中心。这次被单独强调,或意味着成渝将入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目前,全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只有上海、合肥、北京、深圳四座城市。


未来重庆和成都到底是一起入选,还是二选一,或者是以共建的方式入选,相信不久就会有答案。


03

山东半岛和黔中城市群被点名


除了成渝双圈被特别提及,城市群、都市圈方面,还有三个城市被点名——支持南京、西安、福州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


虽然合肥、南昌等去年高调推进都市圈建设的城市未被直接点名,但利好应该是相同的。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因为《任务》在加快发展重点城市群建设方面,也提出“支持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实施联席会议制度落地生效”。


刚刚,成渝被委以重任,南京、西安、福州获点名


这意味着西安都市圈以及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在2020年都会加速。


另外,与去年点名13个城市群相比,今年《任务》还新增了两大城市群——促进山东半岛、黔中等省内城市群发展。


这也是被点名的15个城市群中,唯二的省内城市群。


在跨区域的城市群中,山东半岛和黔中等省内城市群,确实处于相对的“落单”状态。


这次点名,可视为一种政策上的加持。


04

更多“小城市”有望圆地铁梦


在大力推进都市圈同城化建设方面,《任务》还明确:


以轨道交通为重点健全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有序规划建设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推进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向周边城镇合理延伸,实施“断头路”畅通工程和“瓶颈路”拓宽工程。


支持重点都市圈编制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


这条内容,在西部城事看来,最大的利好应该是都市圈内部的一些非中心城市和区域。


刚刚,成渝被委以重任,南京、西安、福州获点名


因为,在轨道交通修建门槛提高后 ,推进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将帮助这些城市和区域圆上地铁梦。


目前广州、上海、重庆、成都、西安、武汉等城市都已有这方面的规划和实践。


这一点也契合了此前西部城事在《2020,中国城市五大悬念!》中的预测。


05

“大城市化”势不可挡,西安与咸阳有戏了?


大城市化,是这几年城镇化发展的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城市落户门槛的整体下调,也是一个直接的信号。


这次《任务》再次明确: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并且专门谈到——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优化发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重要节点城市等中心城市,强化用地等要素保障,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完善部分中心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和管辖范围,解决发展空间严重不足问题。


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重要节点城市被一一点名,传递的信号再明确不过,也即未来只有这几类城市,将优先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和政策支持。


刚刚,成渝被委以重任,南京、西安、福州获点名



事实上,《任务》中还明确提出,推动建设用地资源向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倾斜。


而其中提到“完善部分中心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和管辖范围”,也给人想象空间——更多的中心城市将有可能通过区域调整做大做强?


比如,西安、南宁是不是将直接受益?


但不管怎样,大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在2020年,将体现得更加明显。


06

“县改市”加速,收缩型城市“消失”?


当然,中小城市也不意味着完全没有机会。


在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方面,《任务》提出:


统筹新生城市培育和收缩型城市瘦身强体,按程序推进具备条件的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设市,有序推进“县改市”“县改区”“市改区”,稳妥调减收缩型城市市辖区,审慎研究调整收缩型县(市)。


划重点:“县改市”“县改区”“市改区”;收缩型城市、县(市)。


县改市、县改区,其实在2017年就已经开始“解冻”。


比如,四川的隆昌县、射洪县,湖南省宁乡县、贵州省盘县等都实现了县改市。


甚至,去年全国还出现了第一个镇改市(县):苍南县龙港镇成功升级为龙港市,由浙江省直辖,温州市代管。


刚刚,成渝被委以重任,南京、西安、福州获点名


这次正式提出,意味着今后这一趋势还将加速。这对一些苦于没有足够管理权限的中小城市而言,无疑是好消息。


与此相对,“调减收缩型城市市辖区,审慎研究调整收缩型县(市)”,则宣告收缩型城市,或将正式在政策、建制层面开始“瘦身”。


过去说到收缩型城市,仅仅是指其人口减少,而现在不排除,一些收缩型城市可能在行政意义上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