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的教育观,不上学可以,不读书不行,可见阅读有多重要

郭德纲爱读书

郭德纲说他私下里是一个特别无趣、乏味的人,喜欢待在书房里写字、听戏、看书,没有别的爱好,不抽烟,不喝酒,当然,也不喜欢烫头。如果他自己不说,真的感觉不到,郭德纲原来是一个很安静的人。

他说:如果我不做艺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做文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和黄金屋我都没遇到,但我依然爱看书。只要你说得出来的书,郭德纲可以立刻从自己家的书房拿出来给你看,可见他读过的书有多少。

郭德纲喜欢看书,尤其喜欢中国古典文学。他认为看史是为了丰富自己头脑,会让自己了解人生是怎么回事,例如在看朱元璋的时候他就会考虑为什么朱元璋建国后会杀那么多人?他的儿子燕王朱棣是怎么一步一步坐到皇位的。郭德纲认为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的很多故事是反复的,只不过是演员的名字不一样,故事都是差不多的。

郭德纲的教育观,不上学可以,不读书不行,可见阅读有多重要

郭德纲喜欢历史,一部分是个人爱好,另一部分也是为了工作,自己创作节目、编写相声的时候都会涉及这些。因此,我们听郭德纲的相声时,不但觉得他语言犀利幽默,而且感觉学识深厚,会让听众大开眼界。

郭德纲教育不想上学的孩子

说真的,一开始没怎么听过郭德纲的相声,后来经儿子的推荐,才慢慢开始听,这一听,感觉自己也快成为纲丝了,不但爱听他的相声,还爱看一些有关他的报道与文章,到现在他的儿子郭麒麟慢慢走红后,一点不像“星二代”的星二代的教育方式,也是让我追捧。

郭德纲的儿子到初二的时候还能够好几门得满分,但后来上完初三后,他跟他爸说不想再上学了,而且还问了他爸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我爱上学吗?郭德纲说:你爱上学呀!后来郭麒麟说:我不爱上学,我是为了你们上的,是为了让你们出去在朋友面前谈话有面子——

郭德纲的教育观,不上学可以,不读书不行,可见阅读有多重要

郭德纲听了儿子的一席话之后说:那咱费那么大劲干吗?二十五岁了再重新说相声,多耽误啊,你上学上到天边去,不就是为了找一工作吗?于是,郭德纲就同意了孩子的想法,不上学,去说相声了。

其实,在郭麒麟上学的时候,虽然郭德纲不在他身边,但一直在教育影响孩子,郭麒麟从五六岁就开始学着说相声,跟着郭德纲人民大会堂演过,各大体育馆也演过,四十分钟一段的相声,也会百十来段。

虽然说郭麒麟初中毕业之后就没有继续上学,可是郭德纲家里的书房比剧场还大,郭德纲对儿子说:你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文化;可以不上学,但不可以不读书,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在学校不读,在家一定要读。他给儿子经常留一些功课,例如读一读《二十四史》,读一读《清史稿》,他觉得,读完这些东西,给不了孩子文凭,但是这些东西可以让他受用终生。

郭德纲的教育方法

从对孩子不上学的这个决定上的处理来看,郭德纲看问题就很通透。当然也不排除人家有说相声的手艺。但是单纯的从上学不上学这个角度来讲,一般家庭还是很难让孩子放弃学业的,就是一些富二代的家庭也希望孩子有名牌大学的文凭,海外学习的经历,因此,多看书多阅读首先扩大了郭德纲的视野以及看问题的深度,对待任何问题他总是看得清看得透的。

郭德纲的教育观,不上学可以,不读书不行,可见阅读有多重要

从孩子不上学后,他对孩子可以不上学,但不可以不读书的要求来看,可以说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纸文凭其实真的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真才实学,郭德纲这样做,既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呵护了孩子的兴趣,又指明了孩子努力奋斗的方向,激发了孩子斗志,两全其美。

最后,郭德纲是这么要求孩子的,要多读书,当然,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我们从他家的书房、藏书这些物质环境中,就可以感觉到读书氛围,更重要的是就像他一开始说的那样,关键郭德纲这人是个“无趣”的人,整天就是看书、写字,那这样的行为,对孩子也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与影响,所以,郭麒麟的走红,是一点不像“星二代”的星二代。

最后​:​

郭德纲的教育观:

第一:尊重孩子的选择,但又要严格引领孩子。郭德纲虽然说的是相声,搞得是传统艺术,况且在相声的圈子里还沿袭着许多传统规矩,但他的思想一点不传统守旧,他的教育观念也是开放的,在孩子面前不是压制、强势的,是既尊重又教导有机的结合。

第二: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文化;可以不上学,但不可以不读书,这样的指导思想成为他教育孩子的宗旨​。其实,这是务实的​。没有重视外在的文凭,而是重视孩子真正的文化修养​。可以不接受传统的学校教育,但必须要多读书,读好书​。

由此想到​:不管自己的孩子学习好坏,我们的家长现在真正要做的是,首先自己多读书,其次是影响孩子多读书,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实在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