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孙衍的官职演变看其人生轨迹,生于魏国,兴于秦国,归于战国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这是孟子的弟子景春对张仪、公孙衍的评价,认为他们是真正的大丈夫。作为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最主要的代表,他们以天下为棋盘,以诸侯为棋子,三言两语便能搅动天下风云,影响诸侯兴亡,诚然大丈夫也。公孙衍首开合纵,张仪提出连横,在当时两者应当是齐名的,但后世对公孙衍的记述,却远远没有张仪的那般详尽,流传下来的事迹也很少。《史记》中对公孙衍的记述被夹杂在张仪的传记中,《战国策》中对公孙衍也只有几条零星的记载,依据这些文字,甚至都无法将其一生的轨迹描绘清楚,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为填补此项遗憾,笔者决定以公孙衍的官职演变为线索,尽力还原出公孙衍的大致活动轨迹

从公孙衍的官职演变看其人生轨迹,生于魏国,兴于秦国,归于战国

一,生于魏国,为“犀首”之官

公孙衍在阴晋出生,这里原本是秦国的土地,后来吴起击败秦国,夺了河西之地,这里就成了魏国的地方了,所以公孙衍算是魏国人。按照战国士子的习惯,出仕之时,总要先想着侍奉母国,不得用时再往他处,公孙衍也是这样,所以他成了魏国的“犀首”。关于“犀首”,有人认为这是在称赞他才学出众,像犀牛角的尖一样,后经考证,这是没有什么依据的。明代史学家董说在《七国考》中说“犀首,官名也”,是公孙衍最初在魏国的官职。这个官职有多大呢?丁山先生在《商周史料考证》中也有描述,说犀首“大概是黑衣卫的卫尉,所以看守宫门的”,大抵相当于看守宫门的侍卫队长,虽然重要,但大抵没有参与政事的机会。

二,兴于秦国,为大良造

整个战国时期,魏国是最容易流失人才的,如吴起、商鞅、孙膑、张仪、范雎等,皆是从魏国流出,却被他国所用。公孙衍也没能例外,在魏国多年,也没被重用,终究只是一个“卫尉”,于是他跑到了秦国,一跃成为秦国的“大良造”。这一年是秦惠文王五年,秦国经历了诛杀商鞅,压制复辟等一些列乱局,终于要走向正规了,一切百废待兴,正是男儿用武之时。公孙衍到了秦国,很快得到了秦惠文王的赏识,成为继商鞅之后,秦国又一位从魏国来的大良造。此时,秦国尚没有设置大将军和开府丞相,大良造将相一体,威权极重。

公孙衍入秦的第二年,便率领秦军向魏国进攻,夺回了被魏国占据多年的阴晋。阴晋是河西的要害之地,也是秦国五十万大军被吴起五万魏武卒击败的耻辱之地,还是公孙衍的出生之地,所以,夺回阴晋,让秦国上下欢腾雀跃,将阴晋这个名字改成了“宁秦”。之后,公孙衍在齐国、魏国间,为秦国奔走游说,挑拨齐、魏关系,为秦国营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公元前330年,也即是秦惠文王八年,公孙衍在他入秦的第三个年头,打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雕阴之战,进攻的对象,依然是他的母国魏国。这一战,公孙衍斩首魏军八万,俘虏魏国河西宿将龙贾,迫使魏惠王将关中东部、黄河西岸和陕北的15座城池,供手奉献于秦,魏国因此元气大伤。雕阴之战后,魏人张仪入秦,不知两人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总之公孙衍离开了秦国,而张仪成为秦国的相国,用钱穆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张仪“入秦而夺犀首之位”。

从公孙衍的官职演变看其人生轨迹,生于魏国,兴于秦国,归于战国

三,回归魏国,为将军

离开秦国以后,公孙衍回到了魏国,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将军,总算有了在母国统兵的机会。公孙衍在魏国时,也打了一次不小的胜仗,他趁楚威王刚死的时机,攻取了楚国的陉山。可是,魏惠王还没来得及因大胜而高兴麻烦就来了,秦国趁魏军疲惫之际,扬言要和楚国联合,一起夹击魏国。这可吓坏年老的魏惠王,慌忙“效上洛于秦”。

除了这次大战外,公孙衍在这个阶段,还干了一件大事——“五国相王”。为了让魏国能在齐、秦、楚等大国的夹缝中得以生存,公孙衍决定把韩、赵、魏、燕、中山五个弱一些的诸侯联合起来,已获得发展壮大的空间,而联合的手段就是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五国相王引起了齐、秦、楚三大最强诸侯的不满,齐国借“羞于中山为伍”之名发难,秦国更是派出张仪与齐、楚会盟,恐吓诸侯,楚国就更直接了,直接出兵攻魏,夺取八个城邑。最终,在三大强国的联合打压下,五国相王失败了。

五国相王失败后,魏惠王对公孙衍的信任不再,加之张仪多方恐吓、利诱,魏国决定倒向秦国,想要借助秦国的力量,与齐、楚对抗。公元322年,公孙衍命中注定的敌人张仪又来到了魏国,还做了魏国的丞相,公孙衍再次受到排挤。张仪入魏,是为了“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名为魏国丞相,实际上是在为秦国服务。

从公孙衍的官职演变看其人生轨迹,生于魏国,兴于秦国,归于战国

四,首倡合纵,为五国之相

公孙衍再次被张仪排挤之后,整日闭门谢客,不问政事。后来陈轸经过大梁,见到公孙衍,为他谋划了一条计策,让他随李从出使,趁机去拜会燕、赵等国的国君。齐国听闻公孙衍游走于燕、赵,唯恐他结交诸侯,对自己不利,就把政事委托给了他,燕、赵听闻后,也把政事委托给了他,楚国见齐、燕、赵都如此信任公孙衍,也把政事托付给了他。魏惠王见此,说四国都认为公孙衍可以,我也把政事交给他吧,于是免掉了张仪的相位,改任公孙衍为相。这段故事被记录在了《战国策·魏策一·陈轸为秦使于齐》中。

公孙衍再次在魏国掌权后,便开始了他的“合纵”大业,这也是他人生中最为辉煌的一段日子。在他的联络之下,韩、赵、魏、楚、燕五国,决心“躬行仁义,合纵伐秦”,形成战国时期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大合纵。大约就是此时,公孙衍得以一人佩戴五国相印,达到人生的巅峰。

正如秦惠王所说:“诸侯不可一,犹连鸡不可俱止于栖也”,公孙衍倾尽心血形成了合纵局面,却没有真正的统领五国的士兵,燕国、楚国的士兵,压根就没有来到函谷关前。确定只有三晋之兵攻秦后,秦国主动开关交战,在修鱼大败合纵大军,斩首八万二,史称“修鱼之战”。这次失败,让公孙衍彻底失去了魏王的信任,便借着“陈需杀张寿一事”,让公孙衍离开了魏国。

从公孙衍的官职演变看其人生轨迹,生于魏国,兴于秦国,归于战国

五,飘零列国,归隐田园

离开魏国后,公孙衍借着与韩相公叔的交情,来到了韩国,为韩王效力。然而好景不长,公元前314年,秦国再次东进,大将樗里疾先攻击魏国,夺取了焦城,然后转而攻韩。在韩公叔的推荐下,公孙衍成为此战韩军的主将,在岸门与樗里疾交战,结果被杀得大败,只得再次逃回魏国。公孙衍回到魏国时,魏国正与齐国交战,魏襄王无将可用,只得又让他做了将军,去抵抗齐将承匡。然而,此时的魏国已过于衰弱,公孙衍没有战胜齐国。

或许是命中注定,正在公孙衍在前线胶着的时候,张仪又一次来到了魏国,三言两语,又说的魏王动了心,罢免了公孙衍,改任张仪为相。原来,因秦惠文王身死,继位的秦武王不喜欢张仪,有意挤兑他,张仪只得来到魏国,又一次夺了公孙衍的位子。这次被罢免之后,公孙衍已无处可去,只得逃往秦国,竟还得到了秦武王的重用,可惜的是,没过多久,就又被秦相甘茂陷害,再次被驱逐了。至此之后,史书上便再也没有公孙衍的记述了,用韩非子的话来说就是“已逃诸侯矣”。

从魏国看守宫门的卫尉,到秦国将相一身的大良造,从五国相王,到佩戴五国相印,从修鱼之战,到岸门之战,从被各国君主信重,到被各个诸侯驱逐,公孙衍的一生经历了无数次的大起大落,可谓精彩之极。史书虽没有专门去记述公孙衍这一生的起起落落,但我们从这些零星的记载中,从他的官职变幻中,倒也能管窥他这一生的轨迹,仅仅是我们能够还原的,就如此的精彩,若知其全部,又该是何等的波澜壮阔,整个战国时代能够如此的精彩纷呈,公孙衍功不可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