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荔波这个村把“烂泥田”变“海花田”

惠风和畅,气温回升。近日,记者走进荔波县茂兰镇水庆村水庆坝区,梯田层层叠叠,依山旁沟,放眼望去一片绿意盎然,远远望去绵延如带的梯田里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劳作。

点赞!荔波这个村把“烂泥田”变“海花田”

水庆坝区

“我们的这些水田有部分不是用来种水稻的而是种草的……”

水田用来种草不种水稻,难道还有比水稻值钱的草?看见记者充满疑问,水庆村村支书蒙建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水稻一年产值1000元左右,除去化肥、种子、防病虫害等费用,一亩水田一年只能挣700—800元的纯利润,然而种海花草一年一亩水田产值到达4000—6000元左右,而且不需要种子、化肥等费用,管理简单、粗放。

点赞!荔波这个村把“烂泥田”变“海花田”

海花草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水庆村地处偏远,山高坡陡,烂泥田较多,水质含酸性,种植水稻产量不高,农业产业发展受到限制。然而独特的水质与土壤却很适合海花草生长,水庆村因此选择因地制宜,另辟蹊径发展海花草产业。

点赞!荔波这个村把“烂泥田”变“海花田”

“海花草的种植是很讲究的,必须有酸性的水田和沼泽才能生长。”蒙建良告诉记者,海花草一年四季都在生长,好种又好收,种下去就基本不用管了,第一年种植,第二年就可以陆续采收,种一年可以管收三年以上,现在水庆村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种植海花草走向致富路。

点赞!荔波这个村把“烂泥田”变“海花田”

水庆村村支书蒙建良

水庆村有多年的海花草种植历史,早些时候多以野生的海花草为主,但小打小闹,不成气候,直到2015年开始有村民规模化人工种植,经过5年的发展从几十亩发展到千亩,价格也从5元/斤一路飙升到现在的12元/斤。

尝到甜头,乐到心头。如今,田间遍野的海花草,已成为水庆村乡村振兴战略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善于抓住商机,盘活闲置土地,打破传统农民发展思维,海花草已经成为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一大法宝。

别小看这一团毛茸茸的“野草”,它可是当地村民的“致富草”。

毛茸茸的海花草

点赞!荔波这个村把“烂泥田”变“海花田”点赞!荔波这个村把“烂泥田”变“海花田”
点赞!荔波这个村把“烂泥田”变“海花田”

村民常正邦由于身体带病没有外出务工,也干不了重活,海花草种植技术简单成为他的最佳选择。

“去年我种一亩多的海花草我得了4000多块钱,收入还不错,今年我补种4亩多,争取发展到6亩,预计收入会更高,生活也会越来越好。”茂兰镇水庆村村民常正邦笑呵呵地说到。

点赞!荔波这个村把“烂泥田”变“海花田”

水庆村村民常正邦

昔日的烂泥田,如今的海花田。目前,海花草种植已经成为水庆村的特色产业之一,并逐步打造成千亩海花草、千人收益的产业发展格局。

“我们这里的水田以前有部分丢荒,现在基本上都种满了海花草,选择海花草产业是因为我们有一定基础,种植技术简单,村民的积极性高,特别是上了年纪的群众,她们既可以在家照顾孩子,又可以利用荒田种植增加收入。合作社负责对接贵州国丰水苔开发有限公司收购,形成订单产业,群众没有销售之忧。”蒙建良说海花草的市场特别好,根本不愁卖。

为了让海花草产业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2019年,水庆村成立海花草种植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并积极推行“村社合一”,2020年预计种植海花草1087亩,覆盖农户214户873人,亩产500—800斤,亩产值达4000—6000元,预计水庆村海花草总产值500多万元。昔日没落的“野草”正逐步变为群众致富的“家花”,鼓足了群众腰包。

— END —

点赞!荔波这个村把“烂泥田”变“海花田”
点赞!荔波这个村把“烂泥田”变“海花田”

监制:融媒体中心 蒙 隽

编审:融媒体中心 蒙莎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