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人做內容營銷:“先下手為強!”


保險人做內容營銷:“先下手為強!”


今天和大家來聊聊,最近黑貓非常強調的內容營銷。


先普及一下所謂“內容營銷”的定義:通過圖片、文字、動畫、短視頻、語音等一系列可以傳播的媒介,將相關內容傳遞給客戶,客戶在接收到信息後,判斷信息的價值,轉變理念並且產生認同,最終實現營銷的目的。


終端客戶本身對於保險是什麼並沒有特別的概念,都是通過大量信息的獲取來判斷保險對自己的價值,只有認可了保險的價值才會選擇購買。


01. 客戶的注意力=價值


很多人對內容的理解,僅僅侷限於文章、視頻。其實不然,我們每天都在大量的信息當中生活,信息即是內容。


只不過現在的內容大部分在線上,更多地是通過了一些聊天工具、短視頻工具、門戶網站去傳遞。


由於公域流量不設邊界,所以大部分門戶網站傳遞的內容最終成了市場教育。當然門戶網站本身也靠內容吸引客戶,通過客戶的流量做大數據,由其他方式(比如廣告等),再把客戶的價值發揮出來,這就說明客戶的注意力本身就是能帶來價值的。


02. 內容營銷≠打造人設


內容營銷就是信息的交互,那麼從保險角度來看內容營銷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其實內容營銷就是一種效率化的信息交互。通俗地說:你通過告知客戶信息,讓客戶瞭解保險;客戶通過接受信息,決定是否買保險。


內容不僅能幫助客戶更好地瞭解保險,也可以讓客戶更好地瞭解你,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看到很多打造人設的內容出現在朋友圈。


所謂的“人設”其實並不只是靠刻意的包裝和打造,而是找到最符合自己的一面,以最好的方式去展現給客戶,同時儘量把標籤效應發揮到極致。


與此同時,現在還能通過某些工具進行營銷追蹤(比如,客戶訪問時長),來判斷內容傳播的有效性和結果,讓智能AI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客戶。


在保險業過往的二十多年裡,線下的溝通交互是主流方式,而最近的三五年,隨著互聯網保險的興起,內容交互已經漸漸地佔據了客戶的視線。


很多人說客戶的保險意識明顯比以前更強了,其實這就是不停地進行內容交互的結果。


互聯網內容的傳播促使很大一部分客戶選擇在互聯網上買保險,這是一個好現象。黑貓判斷未來在健康險、意外險等領域,互聯網會佔據絕大多數的保險流量,而網紅保險經紀人也會成為一個大趨勢。


03. 線上營銷 VS 當面交互


有人會問,互聯網會不會代替線下的傳統保險營銷模式?目前來看是不會的。


黑貓認為,互聯網是一種新媒介,可以提升內容的傳播效率,但本質上人和人之間還是需要交互的,當面交互的方式意義重大。


內容輸出可以針對公域流量,也可以針對私域流量,但本身都是一個提升效率的傳播方式。


如果說營銷講究的是概率,十個人中有一個人會先覺醒保險意識,購買保險。那麼內容營銷可以同時觸達十個人,而當面的交互只能觸達一個人,如果面對的是100人的時候,當面交互就絕對無法和互聯網內容傳播相比擬了。


而當面交互獨有的意義在於給到一些安全感。當面的交流信息,人與人的見面會拉近距離,會有一種安全和舒適的感受,來幫助客戶更好更快地做決定,而不是面對冷冰冰的網絡。


買保險,尤其是一定額度以上的保險,對於大部分客戶來說一定是需要當面交互的,不然會缺乏安全感。


回過頭來說“內容”,好的內容在未來就是最強的生產力和影響力,通過新媒介去輻射公域和私域流量,最終帶來一定的流量轉換。


強大的內容效應還會帶來源源不斷地吸引更多客戶,某種程度也解決了獲客問題。


在時間無價的時代,內容就成了最重要的價值。


保險內容的整合和輸出,朋友圈人設的打造和內容,微信社群的管理,個人公眾號的建立和打造,未來都是保險人的必修課。


內容營銷,宜早不宜遲。因為內容氾濫後,優質內容一定會脫穎而出,而先入為主的內容一定會更有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