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教學如何開展?看注重主題意義探究的多模態語篇教學嘗試

張譯勻 | 電影教學如何開展?看注重主題意義探究的多模態語篇教學嘗試

■ 摘要:本文結合電影課的教學案例,探討如何在教學中運用多模態語篇。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教師對學習資源的拓展和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是相輔相成的,同時也要做好教學方式變革的準備。本課例聚焦對主題意義的探究,通過四個子話題的拓展和銜接、任務卡的自主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建構意義的同時主動調動高階思維,實現內化和遷移,在分析評價、創新整合之後呈現和表達出意義探究的結果。

■ 關鍵詞:主題意義探究;多模態語篇;電影教學;互聯網

张译匀 | 电影教学如何开展?看注重主题意义探究的多模态语篇教学尝试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在原有的“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中新增設了“看(viewing)”的能力,並指出“語言技能中的看通常指利用多模態語篇中的圖形、表格、動畫、符號以及視頻等理解意義的技能”(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

“看”在新媒體時代日趨重要,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也越來越多地運用圖片和視頻等信息技術。融合了科學技術的教學方式既拓展了教學資源,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在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和自主能力。

為了響應《課標》中對多模態語篇的重視,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注重意義建構、促進文化意識,同時也為了增強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提高教師的課程能力,實現對國家課程的有益補充和轉化,筆者帶領團隊開展了關於電影課程開發的校本課題“初中英語電影教學課程設計與開發——從樂學到創生”。

本文介紹的課例“大大的夢想——《瘋狂動物城》”來自於該課題。本課以電影片段為教學內容,在課堂中融入了配音軟件和搜索引擎等科技元素,突出了對主題意義的探究和對學習策略的培養。本節課授課時長為40分鐘,榮獲2019年北京市中小學教師優秀課堂教學設計評選一等獎。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教學材料為電影《瘋狂動物城》的起始片段。片段一是一段獨白,小兔子Judy在話劇中立志要當警察,讓世界更美好;片段二是一段對話,Judy的父母對此並不贊成,他們試圖說服Judy和其他兔子們一樣做一個種胡蘿蔔的農民。而Judy不為所動,堅定樂觀地追求夢想。

這兩段影片分別闡述了Judy和她父母對於兔子警察這個夢想截然不同的態度及其原因。後續的影片則繼續講述了Judy克服重重困難,不斷挑戰自我,並最終成為一名被認可的兔子警察的故事。但仔細分析片段二後不難發現,Judy的父母理據充分,相比Judy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她的父母更傾向於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是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的選擇。

教學目標

教師預設在本課的學習後,學生能夠:

  1. 通過觀看影片和閱讀臺詞,理解文本內容,闡述影片中不同人物的主要觀點;

  2. 通過在配音軟件上模擬電影原音,提高語音的準確度和流利度,增強語音意識;

  3. 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以“不切實際的夢想”為題,完成一次網上調研,運用互聯網搜索信息,學習語言,拓展思路,發展學習策略。

教學設計思路

1 運用多模態語篇:

素材既是教學內容,也是教學工具

本節課中,教學內容是電影視聽素材。此外,教師利用互聯網搜索引擎,指導學生完成了兩次網上調研,一次是查找和記錄事實類信息,另一次是在網上閱讀觀點類的文章,學生選取自己理解並且認同的部分,通過挑選和梳理,用自己的語言記錄下來,在表達時可作為自己觀點的佐證。這體現出育人的空間不僅僅是學校的實體空間,還包括網上的虛擬空間(餘勝泉,2017)。

2 探究主題意義:

賦予語言學習以生命

《課標》指出,主題語境是英語課程內容的六大要素之一。主題意義探究強調學習者在獲取信息的基礎上構建信息,並且能夠組合信息進而表達信息。例如,針對某個話題的主題,學生能夠通過認知、思考、討論和評價,儲備、內化相應的語言,最後能夠創造性地建構意義並表達出來,這就是主題意義探究的過程(龍晉巧,2019)。

在本課的影片材料中,Judy立志做第一個兔子警察,這對於當時的她來說是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學生獲取的文本表層信息首先是Judy和她父母分別持有什麼觀點,然後學生需要深入文本,獲取、整合、梳理不同觀點的成因,在理解人物的同時深入解讀語篇。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例如:

  • 人是否應該有不切實際的夢想呢?

  •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否要向Judy學習那種百折不撓追求夢想的精神呢?

  • 影片中,Judy在實現夢想後卻又萌生退意,這又對我們有何啟發?

此外,教師在文本解讀後還需要仔細處理和妥善解決這些問題,例如:

  • 通過哪些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進行主題意義探究?

  • 學生對這個主題語境需要理解到什麼程度、持怎樣的觀點?

  • 探究的深度和廣度是怎樣的?

  • 教師對學生的管控度該如何掌握?等等。

首先,擁有夢想和追求夢想都是值得鼓勵和提倡的正向價值觀,正是因為夢想與客觀現實存在差距才能激發鬥志。

其次,人類乃至整個社會都是在不斷追求“不切實際的夢想”中進步的,例如電燈、電話和汽車的發明等,這些具體的例子能幫助學生加深對主題的理解,同時為學生的創新遷移做好鋪墊。歷史上的科技發展推動了人類進步,現今3D打印機、無人駕駛等日新月異的科技產品和創新設計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讓一切皆有可能。上述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夢想得以實現的範例。但成功並非來自於空想,我們還需要系統的計劃、正確的方法和不懈的努力。

最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主題語境進行評價,辯證地看待夢想:

  • 生活中有什麼是比夢想更重要的?

  • 夢想是否會改變?

  • 為什麼說放手也是一種美麗?

根據以上的思考過程,教師開展了四個子話題的教學活動:

  • 子話題1——科學家和發明

    Scientists and inventions

  • 子話題2——科技創新產品

    New technology and smart design

  • 子話題3——實現夢想的方法

    How tomake dreams come true

  • 子話題4——適時放棄的智慧

    The beauty of letting go

教師的設計思路首先是用事實例證讓“夢想”這個主題落地,使其具體化(子話題1和子話題2);

在學生意識到了夢想的重要性之後,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瞭解方法論,從現實出發、從計劃著手,增強執行力和主觀能動性(子話題3);

最後,為了讓學生對此話題有充分、完整且立體的認知,教師引導學生去思考話題的對立面:追夢不是唯一,更要感恩生活,有夢想是好事,但現實中不可能事事如願,有時放棄也是明智的選擇(子話題4)。

四個子話題之間有並列、漸進的關係,也有對立的關係,整合在一起後,學生便能通過這一系列語言學習和思維活動,挖掘主題所承載的語言和意義的內涵,建構新概念,豐富人生閱歷,發展思維能力,形成高級的、正確的社會情感,促進語言、文化、思維、情感以及價值觀的全面成長(龍晉巧,2019)。

教學過程

Step 1 導入:回顧情節、分析觀點

教師向學生問好,展示電影的海報和主人公Judy的圖片,和學生談論片段一的情節和Judy這個人物,梳理Judy想當警察的原因,並呈現在黑板上(見圖1),最後引導學生預測接下來的情節。

张译匀 | 电影教学如何开展?看注重主题意义探究的多模态语篇教学尝试

圖1. 板書

師生對話如下:

T: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movie? What’s the name of the rabbit?

Ss:Judy.

T:What does she want to become?

Ss:A police officer.

T: Why does she want to be a police officer?

S1:To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S2:Because anyone can be anything.

T: But there are a lot of difficulties, right? What do you think of her? Do you think she is hard-working? Any other words?

S1:She is brave.

S2:She has a strong mind, and she never gives up.

T: What do you think her parents would say? Let’s continue to watch.

[設計意圖]

教師通過問題回顧情節,呈現人物和觀點,同時也對學生的主觀看法提問,從“What”基本信息提取類問題切入,逐步深入至“Why”探究類問題,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再引導他們預測接下來的情節,為後續環節做好鋪墊。(注:因現場課時間的限制,教師將片段一安排為課前觀看學習,課上以複習回顧的形式呈現。)

Step 2 觀影:學習語言、提升理解

(1)觀影、回答問題

教師播放片段二,學生關注問題“What do Judy’s parents want her to become?”並在觀影后回答問題。

(2)觀影、學習語言

教師再次播放影片,學生完成詞彙填空和詞義連線的兩個練習。教師核對答案,講解部分詞彙和短語在上下文中的意思,如settle和complacency等。

(3)配音、操練語音

學生分為三人一組,在iPad上分角色進行配音。教師通過揚聲器展示各小組配音,並提出評價問題,邀請學生互評,如:“Among the three, which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actor?” “On a scale of 1 to 10, 10 being the best, what score would you give to Mom?” “Do you like this happy Judy?” 等。

(4)分析、闡述觀點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和回答Judy父母反對的原因,並提示學生關注本段的臺詞,從文本中找依據,最終呈現在黑板上(見圖1)。師生對話如下:

T:According to Judy’s parents, why is itNOT a good idea to be a bunny cop?

S1:Because rabbits are smaller than other animals.

T: Yes, that’s true. So, what animals are there in the police office?

S2:Tiger, elephant, some big and strong animals.

T: Can you find other reasons from the lines? From what they say?

S3:Because there’s never been a bunny cop.

S4:Because it’s dangerous.

[設計意圖]

本環節包括語言學習和語篇分析,也包括操練語音的配音環節,分為四個步驟,共計15分鐘左右。對語篇主題意義的探究應立足於學生對文本表層信息的理解。在學生沒有充分閱讀、理解語篇表層信息時,教師不可急於讓其探究語篇的深層含義(陳新忠,2018)。因此,教師在本環節中播放兩遍電影片段,以Judy父母的觀點以及持有這種觀點的原因為主線進行提問和詞彙的講解,學生在配音時進入角色,體會情感態度,最後教師再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層解讀,梳理和整合人物觀點的成因,為進一步探究主題意義做好準備。

Step 3 話題延展,建立聯繫

教師對影片情節和人物觀點進行小結,引入“不切實際的夢想”這個主題,並過渡到前兩個子話題,即科學家和發明、科技創新產品,邀請學生彙報他們在課前的網上調研結果,並給予評價。

T: So, a bunny cop, so far, it’s one of the impossible dreams. Let’s think about it and dig deeper.

People have impossible dreams all the time. Back then, there were great people and ideas, Alexander Graham Bell with his telephone and Thomas Edison with the light bulb. Do you know any other famous scientists with great inventions or discoveries?

Because of these inventions, we are now living in a better world and everything is possible. With 3D printing, we can print pizzas, cars and even body parts. Do you know any other new technology or smart design that makes our life easier?

[設計意圖]

本環節檢查學生的課前預習任務,課前有一半學生拿到子話題1的任務卡(見圖2),另一半負責子話題2,課上對該任務進行翻轉。

张译匀 | 电影教学如何开展?看注重主题意义探究的多模态语篇教学尝试

圖2. 子話題1“科學家和發明”的任務卡

教師的過渡語引導學生建構textto-world connections,同時也為後續探究觀點類的子話題3和子話題4做好鋪墊。教師在任務卡上指導學生使用互聯網搜索引擎,通過輸入關鍵詞、進入目標網頁來查找所需信息,這個過程突出了學會學習的重要性。學生不僅需要在學英語、用英語的過程中使用學習策略,而且要形成學習英語的能力,為自主學習和可持續學習創造有利條件(程曉堂、趙思奇,2016)。

Step 4 網上調研,拓展認知

教師啟發學生思考子話題3和子話題4。學生拿出任務卡(見圖3),對其中一個子話題進行網上調研,完成後可以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张译匀 | 电影教学如何开展?看注重主题意义探究的多模态语篇教学尝试

圖3. 子話題3和子話題4的任務卡

教師邀請學生分享並點評。學生在閱讀網頁文章時,需要理解作者的觀點並進行評判和篩選,還要用自己的語言記錄,在分享時作為自己觀點的佐證。

T:We’ve talked about examples of impossible dreams. But success doesn’t come from dream and luck, it comes from hard work. What actions should we take to make our dreams come true? If we look at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ory, wha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dreams? Will your dreams change from time to time? Is it ever a good idea to give up on a dream?

[設計意圖]

本環節繼續培養學生的元認知策略,同時激發學生的思辨能力,推動學生對主題探究的深度學習,學以致用並能創新遷移。二選一的設計也是為了放手讓學生自主建構意義,避免教師用自己的解讀代替學生的探究(董金標,2019)。

Step 5 總結

教師點評學生髮言,並進行總結。

T: It’s good to have dreams, but not all of the hopes and dreams will come ture as we wish.

Just like in the movie, Judy fulfills her dream through hard work and determination, while her parents give up their dreams but still live a happy life too.

In today’s lesson we talked about impossible dreams and four sub-topics. I hope you can think positively and live your dreams in the future.

Use the Internet after class to learn more (know more facts about what’s happening) and think better (展示圖4), because we know about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s and ideas.

张译匀 | 电影教学如何开展?看注重主题意义探究的多模态语篇教学尝试

圖4. 課上的Prezi 全景圖

[設計意圖]

教師運用影片中的情節和人物再次突出語篇與主題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語篇提供主題,同時深入的主題意義探究也是能夠呼應和體現語篇文本的。另外,教師在總結中再次鼓勵學生關注和發展學習策略。

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中,教師運用多模態語篇(電影和網頁)為學生的語言學習和思維發展創設了真實的情境。

在主題意義探究方面,教師通過研讀文本,設計語言學習和話題討論的活動,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進行意義探究。

在分析觀點視角時,教師保持中立,鼓勵並保護學生的不同立場,允許多元價值觀,讓學生在參與互動中主動發現、拓展認知、追本溯源,構建更豐富的精神文化和思維品質。

在備課過程中,筆者曾思考過子話題的設計問題,例如:為什麼非要保留四個?為什麼其中三個突出了夢想的重要性和作用?為什麼比例不是二比二?正如前文所述,追求夢想本身是一個正向價值觀,需要被鼓勵和提倡。

此外,教師在挑選給學生推薦的目標網頁時需要閱讀大量的相關話題的信息,網絡上很容易找到探討夢想意義的文章,而關於放棄夢想的就比較少。比如輸入關鍵詞“放棄夢想”,搜索結果中就會有“為什麼不該輕易放棄夢想”的網頁。這既是主流價值趨向的體現,也是真實的調研過程(學生學習和發現的過程)。但教師在課上仍保留了關於放棄夢想的討論,這不僅是語篇提供的人物觀點和思維角度,而且要培養學生思辨力,也要求我們能夠站在主流價值的對立面去思考問題。因此,四個子話題的分配就確定了。四個子話題的內容囊括了從古到今的信息梳理,有事實、有觀點,有世界觀、有方法論,有贊成的理由,也有警示的聲音。

因此,在本節課中,多模態語篇的教學內容和聚焦主題意義探究的活動設計都是為了讓學習真實發生,讓思辨真正產生。

張譯勻,北京四中英語教師。

以上內容摘自《英語學習》2020年第3期“教學前言”欄目,原題為《注重主題意義探究的多模態語篇教學嘗試——以電影〈瘋狂動物城〉片段教學為例》。文章版權歸《英語學習》所有,歡迎分享本文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回復“轉載”。

參考文獻

  • 陳新忠. 2018. 高中英語教學中語篇的主題與主題意義[J]. 英語學習(下半月刊), (11): 8—10

  • 程曉堂, 趙思奇. 2016.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 課程·教材·教法, (5): 79—86

  • 董金標. 2019. 基於主題意義探究的閱讀教學實踐與策略[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 (2): 41—47

  • 龍晉巧. 2019. 基於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教學實施方法[J]. 中學外語教與學, (4): 11

  • 餘勝泉. 2017. “互聯網+”時代,教育走向何方?[J]. 中國德育, (14): 46—50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趙珺|如何在初中英語視聽說課上,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 呂劍 | 如何在課堂上進行基於主題意義探究的《新概念英語》教學?

  • 童湘暉 | 利用基於主題意義的複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 專業素質提升第2期|經典篇章+獨家練習,英語教師如何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內含第1期答案)

  • 劉寶胤 | 自然拼讀教材和讀物,怎麼選?

  • 張燕英|如何在初中英語的單詞、聽說、閱讀教學中滲透拼讀?

  • 宅家充電特別策劃|讀書正當時,12位英語教育大咖為您推薦14本好書!

春日讀書季

《英語學習》“春日讀書季”

“How to Read a Book”活動正式啟動!

你真的會閱讀嗎?

你真的知道如何把握一本好書的精華嗎?

是否因為不得章法、盲目讀書而收穫甚微?

如何才能有效地將別人的智慧變成自己的?

專業書是不是真的“難以下嚥、高不可攀”?

數字時代,你真的在進行高效閱讀嗎?

作為老師,如何帶領學生愛閱讀、會閱讀?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回覆“讀書”獲取活動的詳細信息!

张译匀 | 电影教学如何开展?看注重主题意义探究的多模态语篇教学尝试

新刊導讀

张译匀 | 电影教学如何开展?看注重主题意义探究的多模态语篇教学尝试

2020年3月刊

點擊此處直達3月新刊導讀

“產出導向法”與“金課”的構建——文秋芳教授論壇發言簡述

畢爭 | “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的解讀與應用

薛海燕 | 基於“產出導向法”的高中英語讀寫教學

程惠雲等 | 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學英語閱讀活動(下)

李寶榮 | 基於主題意義的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吳其堯 |《國王英語》(The King’s English):我所得益的一本英文用法書

《英語學習》雜誌訂閱方式

一、郵局訂閱

郵發代號:82-523

國內統一刊號:CN11-1254/H

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2-5553

  1. 各地郵局期刊徵訂處

  2. 訂閱撥打中國郵政官方電話11185訂閱

  3. 中國郵政微商城在線訂閱(包郵)http://mall.11185.cn/wx/#/bkGoodsDetails?spuId=112979&businessId=BK&openId=oAjSbjmTKfeg1idEQ913riF1mJX8&shareFlag=false

二、外研書店官方微店(推薦)

  • 2020年各期新刊:

    https://k.ruyu.com/LEa7T7j3

三、天貓訂閱

  • 複製下方網址到瀏覽器立即訂閱: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20m.1000858.1000725.6.709c22aeZ3woxo&id=538588660526&user_id=2631547670&cat_id=2&is_b=1&rn=318bd287f0e2da7c522c04101be71e59

张译匀 | 电影教学如何开展?看注重主题意义探究的多模态语篇教学尝试

http://yyxi.cbpt.cnki.net/

《英語學習》雜誌“教學前沿”欄目誠徵稿件,本欄目著重關注具有創新性的教學設計、教學難點突破方式及教學策略集錦等,呈現形式為教學課例或教學研究等。

想了解更詳細的

!特別提示!

我刊不以任何方式收取版面費、審稿費

张译匀 | 电影教学如何开展?看注重主题意义探究的多模态语篇教学尝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