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巖茶的香氣,不分對錯,只分有無?

武夷巖茶的香氣,不分對錯,只分有無?

《1》

有一回,和老同學一起喝茶。

那天在外面,他帶了一盒老叢水仙。

說是領導轉送給他的,看茶葉的包裝,感覺應該是比較好的茶。

言罷,他從隨身帶的公文包內,拿出來那盒子包裝精美的某牌老叢。

至於具體的牌子,麻花就匿了。以免得遭別人的臭雞蛋。

單從包裝看,確實不錯。

設計簡約,送禮高端有檔次,看著挑不出毛病。

可是這泡來一喝,立刻就感覺到不對勁。

這怎麼連喝了三泡茶,老叢水仙的叢香都沒出來哇?

還在感受茶湯回味的老同學,表示疑惑。

“我覺得香氣特別好,蘭花香特別濃。”

“它的花香要比鐵觀音還贊。”

“香型不同而已,哪來對錯?”

武夷巖茶的香氣,不分對錯,只分有無?

武夷巖茶的香氣,不分對錯,只分有無?

《2》

武夷巖茶,茶香不論對錯,只分有無?

一句話道明瞭。這壓根不科學!

舉一個例子,你到外面點一道紅燒肉。

結果上菜後,夾一筷子嘗味,發現一點都沒有肉味。

反而是,全部都是豆腐味。

這時身旁的人和你說:

“我覺得味道不錯啊,紅燒豆腐很入味。”

“它的豆腐味,特別好啊。”

“吃飯吃菜開心就好,有沒有肉味沒區別。”

……

話說到這,如果是身處這樣的情境,你會有什麼想法?

若是按麻花的性格,肯定得大罵。

這是什麼***黑店!

豆腐換成了肉價錢,一點也不划算。

尤其是,現在的二師兄肉價那麼高的情況。

好不容易吃一頓肉,結果全換成了豆腐,簡直讓人氣憤得想要掀桌。

故事講完了,回到正題,答案特別分明。

武夷巖茶的香氣,明明白白的就是要分好壞、分對錯。

要不然,喝到了一款沒桂皮香的肉桂,或者遇上沒有叢香的老叢水仙。

這明裡暗裡的,完全太吃虧!

武夷巖茶的香氣,不分對錯,只分有無?

武夷巖茶的香氣,不分對錯,只分有無?

《3》

叢香,是老叢水仙的標識,不可或缺。

武夷水仙的品種香,以幽然的蘭花香著稱。

空谷生幽蘭。

高雅的蘭香,是水仙的代表。

但是,具體到老叢水仙上。

叢香則是水仙樹齡足夠的見證!

一般情況下,普通樹齡的水仙,沒有叢香。

只有達到30年以上,達到高叢級別的水仙,才能透露些許的叢香。

薑桂之性,老而彌堅。

水仙,作為小喬木的茶樹品種,可以存活很多年。

當水仙在不斷的生長積累的過程中,歷經歲月悠悠。

年齡過了一甲子,達到60年及以上樹齡的水仙,叢香表現較濃郁。

叢香,對水仙而言是一種高級感的香氣。

叢香的感覺,既不是所謂的苔蘚味,更不是一般的粽葉味。

具體的判斷茶湯內的叢香,聞起來更像老木頭、老森林的氣息。

在有機會的情況下,喝一泡標準的慧苑老叢水仙。

那縈繞在杯蓋,釋放在湯水內的叢香,完全是標準的典型示範!

細啜茶湯,能夠感受到清涼的、幽深的、類似原始山林的氣息。

無數的高大樹木,在吐露著獨有的林木氣息。

遙遙的,遠遠的,香氣特別持久。

連續吞嚥好幾口茶湯後,嘴巴里像含了一塊沉香木,不停的發散著絲絲縷縷的香味。

喉嚨內,清涼感以及回味的甘香,化成一片!

當一款老叢水仙沒有叢香時,它是不能被原諒的。

因為,這樣的水仙樹齡根本不達標。

名為“老叢”,而無“叢香”之實,完全是弄虛作假!

武夷巖茶的香氣,不分對錯,只分有無?

武夷巖茶的香氣,不分對錯,只分有無?

《4》

和老叢水仙的叢香,情況類似。

喝肉桂的時候,必須一定要有桂皮香。

原因無它,桂皮香屬於肉桂的品種香。

不論是任何山場,任何工藝,任何火功的肉桂,都不能缺少桂皮香。

一款沒有桂皮香的肉桂,喝起來根本沒半點“肉味”。

這樣的喝茶,一點也沒有意思。

近一兩年喝茶,麻花常聽到身邊的朋友感慨。

現在的肉桂,能夠喝到純正桂皮香的,越來越少了。

why?

因為市面上不少的肉桂,大部分喝起來,是濃濃的花香、胭脂水粉香、甜香。

經過沖泡後,一揭蓋,就能聞到濃濃的高揚香氣。

對於不少新手而言,這樣花香馥郁的肉桂,符合他們心中“香不過肉桂”的 要求。

覺得這樣的茶不錯,至少茶香可以。

然,對於有一定喝茶功力的人。

但凡是一嘗茶湯,就能感覺到不對勁——真正的肉桂不應該是這樣的味!

真正高品質的肉桂,不應當出現這樣香得膩人的花香。

除非是,拼進了大量的高香小品種。

才會將肉桂原本的桂皮香,大量的稀釋。

以至於,聞起來一點兒也不明顯。

“香不過肉桂”的真正釋意,不是因為肉桂的花香很好,而是桂皮香比較尖銳。

在一眾以花香見長的巖茶中,茶香有個性,有特點。

故而,能夠脫穎而出,嶄露頭角。

沒有桂皮香的“肉桂”,真實身份成謎。

論喝茶的性價比,真真是一點兒也不高!

武夷巖茶的香氣,不分對錯,只分有無?

武夷巖茶的香氣,不分對錯,只分有無?

《5》

巖茶的香氣,不單單是分香型的不同。

分花香、果香、桂皮香、當歸香、焦糖香……

與此同時,還區分香氣的對與錯。

按照正常的情況,巖茶發酵程度輕一些,容易出現花香。

而發酵重一些,則是果香更明顯。

這裡的花香,包括的內容很多。

七里香、梔子香、玉蘭香、茉莉香、蘭花香、洋槐花香、含笑花香……

總而言之,以“品具巖骨花香”為代表的巖茶,花香的類型與類別,豐富異常。

至於果香,同樣有許多不同。

細緻的劃分,有蜜桃香、油奈香、蜜瓜香、芒果香、雪梨香……

以肉桂舉例子。

蜜桃香肉桂,是大夥兒們在平時的茶桌上,較為常見。

其實,對於肉桂而言,蜜桃香屬於一種稀罕的香氣,得來不容易。

需要肉桂本身的山場足夠好,內在物質積累豐沛。

並且在製茶加工時,製茶師傅的手藝成熟、老道、功力紮實。

唯有製茶記憶足夠嫻熟,才能讓肉桂的發酵程度恰好到到位。

既能發酵出清甜的水蜜桃香,又不至於發酵過頭,導致茶香大變。

以麻花的喝茶親歷,大部分在泡袋包裝上標註“蜜桃香”的肉桂。

等到喝起來,其實不過是一股子蜜餞香、乾果香。

和真正的新鮮水蜜桃香,差距有點遠。

若不信,茶友們可以在喝茶時,認真的感受和體會。

在茶香上混淆不清,弄虛作假,實在是巖茶圈的怪現象!

武夷巖茶的香氣,不分對錯,只分有無?

武夷巖茶的香氣,不分對錯,只分有無?

《6》

當肉桂沒有桂皮香。

當老叢水仙,變得沒有叢香。

這樣一來,巖茶圈子就要亂套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不懂茶,不懂巖茶的時候。

自然不知道,一款巖茶沒有標誌性香氣,是件多麼遺憾的事。

喝巖茶,並非是有香氣就足夠。

還要求香氣正,味道正。

用這樣的標準喝巖茶,才能摸得準門道,不會太吃虧!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