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刀鱼人工养殖路漫漫其修远兮

去年,有媒体披露“长江刀鱼人工驯养取得成功”的消息,我感到惊讶,因为长江刀鱼需要洄游大海呀,人工养殖怎么让刀鱼洄游大海呢?第二个就人工繁育刀鱼苗子二代、子三代的问题,长江刀鱼离水即死,很难提取鱼卵进行人工繁殖,要想说“长江刀鱼养殖成功”,必须攻克“刀鱼洄游”、“刀鱼人工繁殖”两大难题,否则,不能算“人工养殖成功”。到长江抓野生刀鱼来驯养算是人工养殖的全部吗?只能人工养殖取得进展。

长江刀鱼人工养殖路漫漫其修远兮


一、刀鱼有应激反应,人工提取鱼卵非常困难

在长江边生活的人都知道,长江刀鱼,离水即死,小时候,这个季节,我们当地有人 扳罾,刀鱼在罾网里活蹦乱跳的,是“应激反应”,可装入水桶里不到几分钱就死亡了。现在人工驯养的刀鱼大多都是在长江偷捕的刀鱼苗,人工驯养成活率只有20%左右,一些养殖场通过人工驯养一段时间后,等刀鱼怀卵后,人工提取刀鱼卵,可刀鱼仍然有激烈反应,不肯配合,打完催产针后,就在饲养人工手中不停挣扎,鱼卵还没有排出来,刀鱼就死亡了,因此,刀鱼人工孵化育苗,仍然没有被人类完全攻克。去年江苏有养殖场说成功解决了刀鱼应激反应了,通过人工干预,使刀鱼应激反应明显下降,尽管如此,刀鱼大规模人工养殖技术还不成熟,而且很难掌握。而养殖刀鱼产量少,价格与野生刀鱼差不多,人工养殖刀鱼没有洄游,基本上与“河刀”味道差不多。

长江刀鱼人工养殖路漫漫其修远兮


二、刀鱼人工养殖洄游问题仍然无法解决

长江刀鱼每年在长江交配产卵孵化成小鱼花,再洄游到大海生产发育,所以味道鲜美,人工养殖目前仍然无法解决洄游问题。每年“清明”节气前后,长江刀鱼从黄海出发,经长江口,顺江而上,在江苏、安徽长江江面产卵繁殖。因此,刀鱼只能在大海里生长,在长江里产卵,人工养殖这水质也无法与海里水质相比。长江刀鱼人工养殖只能远离嘈杂、喧嚣之地,减少刀鱼应激反应,有拖拉机经过,刀鱼都会蹦出水面岸上死亡,只有解决刀鱼洄游问题,才能算人工养殖成功,解决刀鱼孵化问题,才能向长江增殖放流,长江刀鱼才能恢复增长。长江刀鱼人工养殖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长江刀鱼人工养殖路漫漫其修远兮


三、长江刀鱼人工繁殖研究值得搞下去,非常有意义

长江刀鱼人工繁殖研究非常有意义,解决了人工育苗,就可以向长江增殖放流,也就解决刀鱼野生资源枯竭问题,也解决了洄游问题,刀鱼价格才能降下来。在上世纪70年代长江刀鱼每年捕捞量近3700吨,然而如今,刀鱼年捕捞量已经不足10吨了。刀鱼产卵过程中是拼命,产卵过程就是死亡过程,产完卵很多刀鱼就会死亡。人工捕捞容易将应激反应的小刀鱼苗弄死,刀鱼吃的是活物,不动的死虫是不吃的,人工养殖仍然需要很多难题需要攻克,长江刀鱼从保护角度,应该进行人工繁殖、养殖研究,但大规模养殖必须解决孵化育苗、生殖洄游、饲料来源问题。刀鱼应激反应,在人工驯养三年后,应激反应可能逐步减少。人工养殖应该跳出养殖场养殖的“狭小思维”,应该在长江养殖,让刀鱼洄游大海生长,我们人工只需要帮助孵化、增殖放流就行了。

长江刀鱼人工养殖路漫漫其修远兮


四、人工养殖成本太大,技术尚未日臻完善,人工养殖刀鱼要想得到消费者认可、养殖户认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去年有人将“湖刀”、“海刀”当“江刀”销售,当人工养殖的“江刀”销售,价格400元/斤,不是专家,没见过“江刀”的人是很难区别的,只有吃的时候才品尝出与长江野生刀鱼不是一个味,长江开始长达10年禁渔,长江刀鱼将会告别我们的餐桌,如果现在说有“江刀”卖,一定是忽悠人的,消费者一定要谨防上当受骗。人工养殖技术还需要完善,养殖成本大,养殖户投资养殖也要谨慎,防控风险,长江刀鱼人工养殖必须真正解决生殖洄游问题才算成功,仿洄游养殖不是真正的洄游,不是让刀鱼循环游动,而是生殖上,生态上,刀鱼习性的一个过程,这能仿得了吗?因此,刀鱼人工养殖仍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有消费者认可、养殖者认可,市场认可了,才算人工养殖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