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兒童是如何被啟蒙的?

這是 文度·送讀 的第 8

篇文章

今天推薦的好書是

美國塞思·勒若的

《兒童文學史》

從《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兒童是如何被啟蒙的?


△ 點擊視頻觀看本期“文度送讀”

本期“文度送讀”,為大家推薦的好書是美國塞思·勒若的《兒童文學史:從〈伊索寓言〉到 〈哈利·波特〉》,本書由文度記聯合啟蒙編譯所共同贈送。

要寫一本兒童文學史,首先要界定兒童文學的範疇。在本書中作者區分出兩種主張,一種認為兒童文學由“為”兒童寫的書組成,另一種認為它由“被”兒童閱讀的書組成,而本書作者是從“接受史”的角度來寫,分析書籍如何影響和塑造兒童。

在我們的印象中,兒童文學好像跟簡單和幼稚聯繫在一起。但從《伊索寓言》到現在兩千多年的兒童閱讀和教育史,它的形式早已成熟,並一直塑造著孩子。

如果說歲月促使了兒童的成熟,那麼它同時也奪走了一些人以新奇眼光看世界的能力,而這可能恰恰是兒童文學送給孩子的一份禮物。

在每一個臨睡的夜晚,當父母拿起一本童書念給孩子聽,這就是一場啟蒙的開始,而本書在試圖發現這些啟蒙的結果。

關注“文度送讀”活動,世界讀書日,我們一起讀書遊世界!


從《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兒童是如何被啟蒙的?

兒童文學史:從《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 作者:塞思·勒若(美) 出品:啟蒙編譯所/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在4•23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

文度記聯合多家知名出版社

策劃“文度送讀”活動

“百餘本好書,免費贈送”

自4月14日起

我們每天推薦 1 種好書

免費送出10本,結緣有緣人!

更多好書送讀

敬請持續關注“文度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