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身教」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1.教育


上個月很偶然地跟一位中學教育機構的老師有一次短暫的聊天,過程中他說的幾句話不由得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現在當然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我也常常會教導我的學生好好學習,但是我真的不喜歡學習……”

我猛然間又想起,上學期時,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我跟一位在我校進行考研機構宣傳的老師有了一次對“教育”認知的溝通。

我首先表達了我的觀點——

“在我看來,如果想從事教育這一行業,立志教書育人,那麼對自身的三觀、素質、修養的要求應該是非常高的;而且,從事所有與人相處的行業,尤其是教育這類極具特殊性的,對於教育者本身的性格與心理健康程度要求也是極高的;在此基礎上,再要求學識之上的高度。”

而那位老師通過他的自身經歷,肯定了我的觀點——

“是這樣。其實我就是師範學校畢業的,也考了教師資格證,但是後來發現自己的各方面還是不適合做老師,難以靜心,也不夠有耐心……於是現在就在考研培訓機構工作。”

當我們談“教育”時,我們究竟在談什麼?

2.身教重於言傳

教育,廣義上指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

通過這一定義可推知,任何能影響人身心發展的行為都可稱之為“教育”

,但是,“影響”這個詞卻充滿了不確定性,因為它存在著無限的方向,而“正”與“負”是其中最極端的兩個。

而影響教育成果的因素究竟是什麼?

從過程來看,我認為主要的兩部分為:言傳與身教。

而在我看來,後者要比前者重要得多。

或許你聽說過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而他兩次更名的故事,也從一位教育家的角度說明了這一點。

淺談「身教」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陶行知原名陶文俊。1910年在金陵大學讀書時,敬慕王陽明的哲學思想,奉“知為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為至理名言,於是改名為陶知行

後來在曉莊學校工作期間,他的思想在實踐中發生鉅變,對知行關係有了新的認識。他說,對王陽明的觀點,“餘體驗所得,適為其反。”他認為,弗蘭克林、瓦特等人都是先有實踐,而後才有了新的發明創造的。於是決定把以前信仰的觀點倒轉過來,確認“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1931年他寫了一首短詩《三代人》:“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到1934年7月16日,他在《生活教育》半月刊上公開聲明,改名為

陶行知。

他曾解釋說,我的理論就是行、知、行。行是知之始,知又可以反過來引導行。改名字是力求名實相符。

而在教育過程中,微觀來看,我認為“行是知之始”,即先引導學生實踐,繼而在動手的過程中得出結論是最好的教學思路;

宏觀來看,身教重於言傳。

3. 學校教育中的『身教』

對於學校與機構教育而言,回到開頭的那次對話,事實上,我並不認為一個不愛學習的老師可以從根本上使他的學生熱愛學習,最多是短期內是他“願意”學習“知識”,而不是引導學生享受徜徉在知識海洋的樂趣中,更無法啟發其“終身學習”的觀念。

而且學校教育的特殊性在於教育過程與教學成果中間存在遲滯性。

其中遲滯性表現於在校的義務教育僅有十二年,而學生經過這十二義務教育的培養之後究竟成為了怎樣的一個人,是表現在其生命中的每時每刻的。


淺談「身教」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我國教育現狀表明當今在校教育側重於“教書”,即教授知識,在“育人”方面,存在著嚴重缺口。且近幾年的無數時事案例表明,很多優秀的教師因為堅守“育人”的初心,故嚴格要求學生,未曾想這一行為竟導致其被辱罵、毆打,甚至喪命。本身足夠優秀的教師便十分稀缺,而這一另眾人心寒之舉,將動搖更多懷赤誠之心的教師對於教育的堅定。

因此,對於學校教育的成果,最大的期待只能放在知識方面,而現狀也的確如此,各學校總是看中“升學率”的,而對於一個人在除知識外其他方面的發展,便必須追溯家庭教育。

4.家庭教育中的『身教』

不論是我在書中讀到的案例,還是在生活中瞭解的各種經歷,都指向一個結論——

孩子的發展父母雙方的綜合素質及夫妻相處模式二者間保持著高度的一致性。

極其樸素地來講,有什麼樣的因,就會有什麼樣的果——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


淺談「身教」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具體來看,如果一個家庭中父母雙方都為知識分子,那麼孩子在知識方面大概率將不會差很多,具體表現為學習成績優異、考取名校等;

如果一個家庭中父母恩愛,疼愛孩子,家庭關係很好,那麼孩子往往心理健康程度高,在成年後也能處理好自己的親密關係。

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上兩點中,我並未提到經濟因素的影響。我為何要強調這點,有這麼一個簡單的例子:

同樣是開頭那位老師,他以前帶了一個學生,學生不僅僅在學習成績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在性格方面也有一些怪異,在聽到他的一系列描述時,我便問了一些他的家庭情況

而這位老師答道,

“他的父母沒問題,都很成功,都是成功的企業家。”

但是,父母的經濟能力強大可以說明他們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沒有問題嗎?

教育固然需要金錢,但是教育分為很多方面,金錢只能買來高質量的教學資源,來輔助孩子在知識方面的學習,在除知識外的其他方面,比如學習興趣的激發、好奇心的保持,還有更重要的如何去愛、如何應對親密關係、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等一系列方面,金錢有什麼用?

前幾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夫妻學歷差距大是什麼體驗?”

在高贊回答中,答主是博士,他的老婆是中專學歷。妻子家庭的經濟狀況也很一般,但是,她的原生家庭非常幸福,父母恩愛,也關愛孩子。

當那位答主在工作或生活中因為煩心事產生負面情緒時,妻子總是很願意傾聽,並且理解與支持他,而且她很會照顧家、很會做飯。

總之二人的生活十分幸福,答主有這麼一段話:

“我父母的婚姻對我的性格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而我老婆的原生家庭比我要好得多。

如果父母才是孩子的老師,那麼她受到的教育要比我受到的多,我在她面前才是文盲。”

孩子的性格如何,是由父母決定的。


淺談「身教」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而我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也強調“身教重於言傳”,是因為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意識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對自己的性格以及親密關係造成了很大的消極影響,比如缺愛對於自身成長的破壞性影響,但是,當他們在於父母進行溝通時——

嚴重的話,父母會認為他們的每一句話都是在苛責與抱怨;

在好一些的情況中,父母會理解,但是由於年紀對於其生理及心理的固化,他們已無法改變自身已經固化的相處模式。

最關鍵的地方在這裡——他們自己無法做到管理情緒,但是,當你對他們有情緒的時候,他們會要求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父母做不到“身教”,即一個不會管理自身情緒的父親或母親,甚至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自然從小不會教自己的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當孩子漸漸長大,像他一樣不會控制情緒時——

這時,父母便出來“言傳”——“我跟你講,你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實在是一件諷刺的事。

我並不是說這句話的內容有什麼問題,相反,這句話沒有任何問題,因為如果我們在成年後發現自己無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那我們就應該不斷反觀自己的行為,自己在什麼情況下會發怒、在什麼情緒下會開心、在什麼情景下會難過,從而通過閱讀、諮詢等方式利用心理學知識來自我治癒。

問題在於,要求我們做到這件事的人,是並不會做這件事的人。

而這是生活中很多問題的根源,比如有的父母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要求被自己拋棄的孩子為其養老送終、要求自己很少關愛過的孩子學會感恩與愛;比如很多自身品德不端的老師要求學生要品行端正……

更加諷刺的是,前段時間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振華被曝出猥褻兒童,而他竟曾獲全國勞動模範、中華慈善突出貢獻人物等殊榮。如果就事論事,不提及其對於企業的貢獻,只談後者“慈善”,與其所做之事相關聯,實在足夠諷刺了。

最後,切勿曲解“要求我們做到這件事的人,是並不會做這件事的人”這一觀點,比如假設這樣一個情景:

如果父母的文化程度不夠高,當他們在要求孩子認真學習某一知識時,如果孩子以“你們都不會的知識為什麼讓我們學?”來抗拒學習,這便是另外一個問題了。因為對於學習某一知識而言,這是老師應該悉心教授並引導的。

這時,如果老師只是知道學習在功利方面的重要性,自身卻並不熱愛學習、敬畏知識,那便是一件很糟糕的事了。

總之,對於教育而言,唯有學校老師與孩子父母均提高自身素質,真正保持言傳身教的一致性,才能更好的育人,使孩子健康成長。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